苏教版 八年级下 记承天寺夜游1 .ppt_第1页
苏教版 八年级下 记承天寺夜游1 .ppt_第2页
苏教版 八年级下 记承天寺夜游1 .ppt_第3页
苏教版 八年级下 记承天寺夜游1 .ppt_第4页
苏教版 八年级下 记承天寺夜游1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我所了解的苏东坡,作者及作品:,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均居于“唐宋八大家”中。他在宋词中有特殊贡献,开创豪放一派,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宋词中的不朽作品。他的散文代表作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等。诗题西林壁中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名句。,背景介绍,元丰二年,苏轼由于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承天寺塔,位于银川市城西承天寺内,俗称“西塔”,是西夏王朝的主要佛寺。始建于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塔通高64.5米,异常俊秀挺拔。,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翻译课文,圈出生字词。,合作讨论、质疑,一、解释画线的字词:1、欣然起行2、念无与乐者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解释多义词1、欣然起行所以然者何三、翻译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走进文本,承天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苏轼)、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和作者对话,1、作者为什么想去夜游承天寺?2、到了承天寺,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闲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原因是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都是被贬之人。,月光好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两人在如此的月色下散步,是多么的有情趣,多么的超凡脱俗。,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呢?:两人都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此中有自嘲、自矜,也有自解、自慰,多种情感融于其间。既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无缘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也透露出自己安闲自适的心境和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月光皎洁,洒满庭院,令人陶醉。,通达乐观,闲,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相关链接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感悟生活,当我们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你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品味赏析,作者笔下的景色娴静优美,认真品味,体会其妙处。运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庭院月色。写月光好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两人在如此的月色下散步,是多么的有情趣,多么的超凡脱俗。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知识积累,古人有不少咏月的佳句,你能写出哪些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月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