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用学,.,2,莫里斯(符号理论基础1938),卡纳普,巴尔希勒尔,“不知使用语境,便无从得知确切意义”的句子。(语用学研究对象具体化),蒙塔古(纯语用学)(英)盖兹达,.,3,语用学的研究方法,纯语用学(形式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4,描写语用学,语言中的有些现象时有从语用角度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用语用学去解释语言现象比用语义学去解释显得更充分和简便。,句子意义与说话人使用这个句子表示的实际含义有时是有距离的,语用学却能帮助听话人接上这段距离。,语用学中的语境因素能决定人们对话语作出不同反应和使句子结构的功能产生变化,.,5,语用学研究的五方面列文森(levinson)1983,A.指示语.DeixisB.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C.前提.Presupposition(预设)D.言语行为.SpeechactsE.会话结构.Coversationalstructure,.,6,语境,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932年初版;1979年新一版):“修辞学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凡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7,陈望道“六何说”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8,语境是人们运用的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我们认为“语境”是言语环境。1.上下文语境(Context,由语言因素构成)2.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由非语言因素构成)3.民族文化传统语境,.,9,会话含义,1.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格赖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完成了从意义(meaning)到含义(implicature)的过渡。发展了一种新的推理形式,即语用推理。2.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10,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列文森三原则:1.量原则(Q原则)说话人不少、受话人不多2.信息原则(I原则)说话人不多、受话人不少3.方式原则(M原则)常规、非常规,.,11,三原则运用的顺序,列文森指明:量原则、信息原则、方式原则这三个原则的运用是有顺序的,总的来说是:量原则方式原则信息原则,.,12,预设,德国哲学家弗雷格(GottlobFrege)1892年意义和所指(OnSenseandReference)Voraussetzung(德文,指“预设”)1905年罗素(BertrandRussell)1950年斯特劳森(P.F.Strawson),.,13,蕴涵(entailment)预设(presupposition)列文森: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由语言词语的语义详尽说明来预测预设的理论。这样的一种理论在本质上是混合型的:预设将不自成一类,而是语义学和语用学之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一种结果。(levison,S.C.1983:Pragmat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4,言语行为,1955年奥斯汀(J.L.Austin)(1911-1960)英国哲学家。言语行为理论(theroyofspeechact)施为句(performativesentenceorperformativeutterance,简称performative),.,15,奥斯汀言语行为三分说,叙事行为thelocutionaryact施事行为theillocutionaryact成事行为theperlocutionaryact,.,16,赛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赛尔(JohnR.Searle,1932-)美国语言哲学家。句义的研究和言语行为的研究不是两种独立的研究,而是从两种不同的视角所做的同一的研究。(Sear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