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子宫肌瘤_第1页
中西医结合子宫肌瘤_第2页
中西医结合子宫肌瘤_第3页
中西医结合子宫肌瘤_第4页
中西医结合子宫肌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宫肌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妇科教研室,概 说,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其发病率较难统计,根据尸检资料,35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很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较其真实的发病率为低。 中医将本病归属于“癥瘕”,但部分症状与“崩漏”、“月经不调”等病症相关。,正常子宫,各型子宫肌瘤示意图,中医病因病机,常因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瘕,血结为癥。常見的証型为气滞、血瘀、痰湿及湿热。,中医病因病机血瘀,经期产后,或外邪侵袭,或暴怒伤肝,或忧思伤脾,房事不节瘀血内停,凝滞气血,气逆血留,气虚而血滞,渐积成癥,血瘀,中医病因病机痰湿,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健运失职湿浊内停,痰血搏结渐积成癥,痰湿下注聚而为痰,中医病因病机毒热,经期产后余血未尽,外阴不洁或房事不禁,感染湿热毒邪邪与血搏结,结于胞脉而成癥瘕,病因和发病机制,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但17-羟类固醇脱氢酶含量较低,故雌二醇转变为雌酮的量少。合并妊娠时胎盘生乳素有促进雌二醇对肌瘤的作用,故子宫肌瘤生长加快。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病理分类,按肌瘤所在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占92)和宫颈肌瘤(占8)。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3类。 1、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均被肌层包围。占6070。 2、浆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起在子宫表面,约占20。 3、粘膜下肌瘤 肌瘤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仅由粘膜层覆盖,称为粘膜下肌瘤。占1015。 子宫肌瘤常为多个性,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多发性子宫肌瘤。,病理,二、巨检 肌瘤为实质性球形结节,表面光滑,与周围肌组织有明显界限。虽无包膜,但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形成假包膜,手术时容易剥出。肌瘤呈白色,质硬,切面呈漩涡状结构。肌瘤颜色与硬度因纤维组织多少而变化,含平滑肌多,色略红,质较软,纤维组织多则色较白,质较硬。 三、镜检 肌瘤由皱纹状排列的平滑肌纤维相互交叉组成。漩涡状,其间掺有不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大小均匀,呈卵圆形或杆状,核染色较深。,临床表现症状,多无明显症状,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 1、月经改变 为最常见症状。大的肌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一旦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则有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脓血性排液等。 2、腹块 患者常自诉腹部胀大,下腹正中扪及块物,质地坚硬,形态不规则。 3、白带增多 多见于粘膜下肌瘤,如脱出阴道,其表面易感染、坏死,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临床表现症状,4、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患者通常无腹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5、压迫症状 肌瘤压迫膀胱出现尿频、排尿障碍、尿潴留等。压迫输尿管可致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可致排便困难等。6、不孕 压迫输卵管或使宫腔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7、继发性贫血 长期月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严重时有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悸等症状。,与肌瘤大小、位置、数目以及有无变性有关。 腹部扪诊:肌瘤较大在腹部扪及质硬、不规则、结节状块物。 妇科检查:肌壁间肌瘤子宫常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浆膜下肌瘤可扪及质硬、球状块物与子宫有细蒂相连,活动;粘膜下肌瘤子宫多为均匀增大,有时宫口扩张,肌瘤位于宫口内或脱出在阴道内,呈红色、实质、表面光滑,伴感染则表面有渗出液覆盖或溃疡形成,排液有臭味。,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B超 可明确肌瘤大小、数目及部位,可排除卵巢实质性肿瘤。 2、诊断性刮宫 若为粘模下肌瘤、宫腔内有凹凸不平感。 3、宫腔镜检查 可鉴别粘膜下肌瘤及内膜异常等。,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盆腔B超检查,诊断多无困难。,B超见子宫肌瘤,B超见子宫粘膜下肌瘤,鉴别诊断,妊娠子宫 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质软等;而子宫肌瘤无停经史,有月经改变,子宫增大、质硬、表面不规则、结节状突起。肌瘤囊性变可误诊为妊娠子宫,先兆流产也可被误认为子宫肌瘤。借助尿或血HCG测定、型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确诊。卵巢肿瘤 一般无月经改变,多为偏于一侧的囊性肿块,能与子宫分开。实质性卵巢肿瘤可误认为是带蒂浆膜下肌瘤;肌瘤囊性变可被误诊为卵巢囊肿。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行三合诊检查,注意肿块与子宫的关系。必要时行探宫腔术测宫腔长度及方向。对鉴别有困难者应用型超声、腹腔镜检查可确诊。,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 两者均可使子宫增大,经量增多,但子宫腺肌病时,子宫常均匀性增大,子宫肌瘤则表现子宫有局限性、质硬的结节状突起。腺肌病及腺肌瘤患者多数有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子宫很少超过月妊娠大小,且有经期子宫增大、经后缩小的特征。两者鉴别有时较困难。盆腔炎性块物 常有盆腔感染病史。块物边界不清,与子宫粘连或不粘连,有压痛,抗炎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型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鉴别诊断,子宫畸形 双子宫或残角子宫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畸形自幼即有,无月经改变等。型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协助诊断。,粘膜下肌瘤与肌壁间肌瘤并存,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个别红色变性,大的粘膜下肌瘤阴道口脱出,子宫腺肌病,妊娠(16周)并子宫肌瘤(右侧),治疗中医辨证治疗,辨证要点是按包块的性质、大小、部位、病程的长短以及兼证和月经情况辨其在气在血,属痰湿还是湿热。治疗大法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佐以行气化痰,兼调寒热。但又必须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之久暂,酌用攻补,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等法,随证施治。并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一味地猛攻、峻伐,以免损伤元气。,中医辨证论治气滞型,证候特点:小腹有包块,积块不坚,推之可移,时聚时散,或上或下,时感疼痛,痛无定处,小腹胀满,胸闷不舒,精神抑郁,月经不调,舌红,苔薄,脉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方药:香棱丸。 木香,丁香,三棱,莪术,枳壳,青皮,川楝子,小茴香。,中医辨证论治血瘀型,证候特点:小腹有包块,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肌肤少泽,口干不欲饮,月经延后或淋漓不断,面色晦黯,舌紫黯,苔厚而干,脉沉涩有力。 治法:活血破瘀,散结消癥。 方药:桂枝茯苓丸。 桂技,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各等分研细末,炼蜜为丸。,证候特点:小腹有包块,按之不坚,或时作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稠,胸脘痞闷,时欲呕恶,经行衍期,甚或闭而不行,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除湿化痰,散结消癥。 方药:散聚汤。 半夏,橘皮,茯苓,当归,杏仁,桂心,槟榔,甘草。,中医辨证论治痰湿型,证候特点:小腹有包块拒按,下腹及腰骶疼痛,带下量多,色黄或五色杂下,可伴经期提前或延长,经血量多,经前腹痛加重,烦躁易怒,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解毒除湿,破瘀消癥。 方药:银花蕺菜饮加赤芍、牡丹皮、丹参、三棱、莪术、皂角刺。 金银花,蕺菜,土茯苓,炒荆芥,甘草。,中医辨证论治毒热型,治疗注意事项,子宫肌瘤的治疗应分平时、经期不同时期来用药,平时按上述辩证治疗,经期可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来辩证治疗,适当加入益母草、三七、蒲黄等活血止血药。,其他中医疗法,外治法 1. 中药灌肠 2中药热敷 其他中医疗法 1针刺治疗 2醋酸棉酚,西医治疗随访观察,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 若肌瘤小且无症状,通常不需治疗,尤其近绝经年龄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期间若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西医治疗药物治疗,2、药物治疗 肌瘤在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不明显或较轻,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均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1)雄激素 丙酸睾酮25mg肌注,每5日一次,月经来潮时25mg肌注,每日一次共3次,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以免引起男性化。 2)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 适用于治疗小肌瘤(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经量增多或周期缩短、更年期或近绝经期患者以及较大肌瘤手术前应用。 3)其他:如米非司酮 10mg每日一次,连用三个月。,西医治疗手术治疗,3手术治疗 若肌瘤大于2.5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致继发贫血者,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 (1)肌瘤剔除术 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2)子宫切除术 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中西医结合思路,子宫肌瘤的治疗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方法,根据病人年龄、肌瘤大小、部位、症状、有无生育要求等选择不同术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