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安全与用药安全_第1页
病人安全与用药安全_第2页
病人安全与用药安全_第3页
病人安全与用药安全_第4页
病人安全与用药安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人安全与用药安全,MEINV 2013年4月22日,中国医院协会发布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目标一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 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标二 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三 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 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 医嘱目标四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 式发生错误目标五 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 制的基本要求,中国医院协会发布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目标六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目标八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目标九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目标十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目标二 提高用药安全,2.1 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2.2 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2.3 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 格核对程 序,且有签字证明2.4 在开据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 意药物配伍禁忌,目标二 提高用药安全,2.5 输液操作规范与安全管理制度、有预防输液反 应措施、医院能集中配制、或病区有配制专用 设施2.6 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 程序,医师、护士知晓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 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2.7 临床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 方法、药品信息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 导2.8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用药安全问题,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决定临床用药必须关注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可能由药物本身固有的药理作用或毒性作用所致不良反应(ADR)造成,亦可能由药物制剂的质量低下或假劣药物引发临床伤害造成。此外、临床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s)亦是造成临床用药安全性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临床常见用药错误,错用药物;错用药物剂型、规格或剂量;错用给药途径、给药速率、给药时间和频度;错用给药周期;药物调配错误(药物浓度配制错误);用药方法错误(如混悬剂服用前未经摇匀);药物用于已知对该药过敏的患者;过度使用注射制剂,特别是过度使用静脉注射制剂等。,导致临床用药错误的相关因素,医药工作者工作负荷过重、过于疲劳;医药工作者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经验;医药工作者间工作交流不充分(处方医嘱字迹潦草、语言表述不清);医药工作者工作环境不佳(光线不足,噪音太大或工作受到频繁干扰),导致临床用药错误的相关因素,处方用药种类过多;处方配制、药物应用过程中需要频繁换算剂量;药名、包装和标签的近似,造成用药混淆;医院缺乏有效的药事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工作程序,是导致临床用药错误发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主要药物不良事件,2001年 ADR监测发现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可能会引起白血病2002年 发现苯甲醇肌注可能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症2003年 发现甘露聚糖肽的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死亡2006年 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2006年 SFDA根据ADR监测情况,暂停了鱼腥草注射液7个注射品种的使用和审批2006年 SFDA通报“警惕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阿昔洛韦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关联、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2007年 上海甲氨蝶呤事件2008年 刺五加事件、茵栀黄事件2009年 双黄连事件,苯甲醇致儿童臀肌挛缩症,药物性耳聋,环丙沙星致皮下出血,谁的责任?,以上严重事件给我们的思考药品是治病防病的,为什么会出现 如此严重的事件?,常见急救药物的应用及护理,抢救药物特点:,起效快量效关系明确用于抢救危重病人要求使用时准确无误,抢救药物的分类:,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降压类药物电解质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其他类药物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注意事项:,稀释液正确给药剂量准确控制速度心电监护纠正酸中毒不与碱性药物合用,药物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半衰期短,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 ),1、作用: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能直接兴奋和受体。2、临床应用: (1) 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可以静脉注射或气管内给药,偶尔也可以心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剂量是1mg ,每23分钟一次。亦可1mg 、3mg、5mg间隔23分钟给入。 (2)抢救过敏性休克:能收缩血管,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可以缓解过敏性休克所致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用法:0.51mg 皮下注射或小剂量静脉滴注。,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 ),(3)解除支气管哮喘: 能兴奋 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缓解哮喘。同时,能收缩肺血管,改善其它支气管扩张剂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用法:皮下注射,每次0.25mg 0.5mg,极量1mg 。(4)与局麻药物配伍应用。(5)局部止血用。,一、肾上腺素(Adrenaline ),3、护理: (1) 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甲亢及外伤性休克等禁用。 (2) 不良反应:头痛,心悸、血压升高、面色苍白、震颤等。 (3) 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4)用本药可增加心肌及全身耗氧量,故需充分给氧。,二、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主要用于兴奋受体。 (1)心脏:对心脏作用较肾上腺素强,但产生窒颤机会比肾上腺素少,前者由于兴奋心脏1受体,后者由于对心脏正位起搏点比肾上腺素强。 (2)血管和血压:使骨骼肌血管扩张(兴奋受体)由于心脏兴奋作用致收缩压上升,由于外周阻力下降,舒张压下降,使脉压差加大。 (3)支气管;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2受体较肾上腺素强,俣对血管无收缩作用,所以对减轻水肿不如肾上腺素。 代谢:促糖原、脂肪分解。,二、异丙肾上腺素,2、临床应用 心脏骤停、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及中毒性休克。 3、护理 (1)心绞痛、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嗜咯细胞瘤等禁用; (2)不良反应:头痛、心悸、头晕、喉干、恶心、胸痛、气短; (3)密切观察心电图、脉搏、血压的变化,根据病人的病情调整浓度和剂量。 (4)若心率大于110次/分,心电图异常或病人有胸痛时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生。 (5)连续使用可产生耐药性。,三、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于1受体。 (1)血管:兴奋1受体,除冠状血管外,全身小劫掠,小静脉均收缩,使外周阻力增高。 (2)血压;小剂量时,因使心脏兴奋,血管收缩,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脉压加大,但剂量过大,外周阻力明显增高,在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同时,脉压变小。 2、临床用途 (1)抗休克;目前在休克的治疗中已不中主要地位。 (2)上消化道出血:稀释后口服用于胃、食道扩张破裂出血。,三、去甲肾上腺素,3、护理 (1)高血压、动脉硬化和无尿病人忌用; (2)不良反应: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尿少、尿闭急性肾功能衰竭,头痛,高血压,反射性心动过缓; (3)注射时选用直、大、弹性好的静脉,加强观察,如果出现皮肤苍白和疼痛时,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4)注射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5)抢救时避免长时间使用,以免毛细血管灌注不良导致不可逆死亡。,四、阿托品(Atropine),1、药理作用:与乙酰胆碱竞争M受体,阻断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 (1)平滑肌痉挛:松驰痉挛状态或过度兴奋状态的内脏平滑肌。 (2)抑制腺体分泌: (3)对眼的作用:A、散瞳 B、眼压升高C、调节麻痹, (4)对心血管系统:,四、阿托品(Atropine),2、临床作用: (1)缓解内脏绞痛: (2)全麻前给药, (3)眼科的应用: (4)搞心律失常: (5)抗休克: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四、阿托品(Atropine),3、护理 (1)禁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 ; (2)不良反应:口干、瞳孔散大、皮肤潮红、心率加快、烦躁; (3)静脉注射时速度宜慢,观察有无过量及中毒。,五、多巴胺(Dopamine ),1、药理作用:小剂量兴奋受体,大剂量兴奋受体。 2、临床应用: (1) 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以中、大剂量为主)。 (2) 治疗心功能不全(以中、小剂量为主) (3) 因肾动脉血流减少相关的水肿 (小剂量)。 (4) 治疗肾功能不全(以小剂量为主,现不主张用于急性肾功不全的 少尿期)。3、护理: (1) 周围血管性疾病应用时应注意周围循环,以免缺血、坏死。 (2) 注意注射部位血管的刺激。 (3) 不良反应:大剂量可使呼吸加速、心律失常。 (4) 使用前应补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不宜与碱性相配伍,六、间羟胺(Metaraminol ),1、药理作用:兴奋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 对受体有弱的兴奋作用。升压效果比去甲弱但持久。有中度加强心脏收缩的作用,可增加脑和冠状血流量。 2、临床应用:用于休克和低血压的治疗,有效治疗剂量是5-10ug/kg/min。 (常与多巴胺合用,其比例是3:2)。3、护理: (1)不良反应: 头痛、潮红、出汗、震颤。 (2)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糖尿病忌用。 (3)不宜与碱性药物合用,可分解。 (4)连续使用可出现快速耐药现象,有蓄积作用。,七、洛贝林(Lobeline),1、药理作用:治疗量时对呼吸中枢无直接兴奋作用,由于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作用快、弱、持续时间短。 2、临床用途:主要用于新生儿窒息,二氧化硫的中毒及各种疾病衰竭,儿科适用。 3、护理: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呛咳、心悸,大剂量可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呼吸抑制。,八、可拉明又名尼可刹米,1、药理作用: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也有较弱的兴奋作用。 2、临床用途: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对肺心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及吗啡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效果较好。 3、护理同洛贝林。,九、利多卡因(Lidocaine ),1、药理作用:B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抑制心脏自律性,降低心肌应激性,提高心室致颤阈,不延长Q-T间期。2、临床应用: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频发室早,室颤。3、护理: (1)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昏、低血压,嗜睡或抽搐。大剂量可引起心脏骤停。 (2) 静脉用药过程中,注意血压心电图,防止过量中毒。 (3)有特异反应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肝病、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禁用。,十、胺碘酮 (Amiodarone ),1、药理作用:具有选择性冠脉扩张作用,能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耗氧量,减慢传导。属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心肌的不应期,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2、临床应用:治疗严重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3、护理: (1)静脉注射的副作用是:低血压和静脉炎,与浓度及速度有关,与剂量无关。 (2)长期口服的副作用是:甲亢或甲低最常见,肺间质纤维化最严重,此外尚有肝功损害及周围神经病变。 (3)禁用于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碘过敏,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4)使用本品可出现光过敏反应。,十一、硝酸甘油(Nitrolycerin),1、药理作用: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主要扩张小静脉,此外对冠状 动脉有选择性扩张作用,大剂量有扩张小动脉的作用。2、临床应用: (1)心绞痛、心肌梗死。 (2)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高血压危象。3、护理: (1)片剂应避光保存,以免失效,使用时应含服。 (2)不良反应:头痛、头胀、视物模糊、恶心、口干。 (3)静脉用药时要注意血压及心率变化。 (4)心动过缓及严重的心动过速、低血压忌用。,十二、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1、作用: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对周围血管有较强烈的扩张作 用,对动、静脉均有扩张作用,作用时间短。2、应用: (1)高血压危象。 (2)手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 (3)治疗心力衰竭。3、护理 (1)不良反应: 低血压、心动过速。 (2)长时间应用时,24小时需更换,防止氰化物中毒。 (3)应用时应避光保存。应用中要监测血压和心率。,十三、西地兰(Deslanoside),1、药理作用:强心甙类药物作用。 (1)增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 (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 (3)对传导系统影响:2、临床用途: (1)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心衰首选药。 (2)某些心律失常: A、房颤抑制房室传导; B、房扑缩短心房肌不应期,引起更多折返,使房扑变为房颤而易控制心室率; C、室上性阵发性心支心动过速兴奋迷走神经反射而控制发作。,十三、西地兰(Deslanoside),3、护理: (1)严重心肌损坏者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心动过缓,黄视绿视。 (3)禁于钙注射剂合用, (4)稀释后注射时间大于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