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讲座_第1页
幼小衔接讲座_第2页
幼小衔接讲座_第3页
幼小衔接讲座_第4页
幼小衔接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顺利起飞!,入学后学生状态对比,适应能力良好的学生表现:规范、责任意识强;听课习惯好,注意力比较集中,发言积极;作业工整、漂亮;努力执行老师发出的各个指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适应能力一般的学生表现: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能按老师的指令行事,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但是,他们一般都比较淡漠,比较被动,表现不够积极,把学习当成迫不得已的任务,1.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2.依赖性太强。,3.缺少耐心,坐不住。,4.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5.缺乏自信,害怕学习。,不适应的学生表现,做一个幼儿与小学生到底有哪些不同?,1.学习环境不同。,2.学习内容不同。,3.学习形式不同。,4.作息时间不同,5.交往不同,班级得星制度,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形式的不同,在3-6岁阶段幼儿的学习靠操作掌握80%靠看掌握10%,靠听掌握10%,在小学阶段50%靠听讲,50%靠板书和课本,7:50到校冬令作息时间一二年级周一到周四3:05放学周五3:25放学,夏令作息时间一二年级周一到周四3:25放学周五3:45放学,重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阅读习惯,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1.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安排好家庭的学习生活。,2.家长要信任孩子,把他们当成小学生,看成是长大了的孩子。,3.关注孩子作业的一头一尾。,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1.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年级必读本,一年级选读本,其他注意事项,知识文具家校联系,yun,火情九力车辆里果为万奶及,一抵二压三衬托,【握笔姿势歌】:老大老二对对齐,手指之间留缝隙,老三下面来帮忙,老四老五往里藏。笔靠虎口真舒服,头正身直脚放平。,太大,刚好,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孩子。而往往我们会认为,孩子上了学,吃穿问题由家长解决,而教育问题全部由教师去管。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材的关键。,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走进同一个学校,同一间教室,接受同样的教育,接受教育的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大优大劣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故事:妈妈的家长会,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到家里,她却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商有问题,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校的5天交给我们,在家的2天怎么办?5+2=(),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