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总复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提高)_第1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提高)_第2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提高)_第3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提高)_第4页
高考数学总复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提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冲刺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编稿:孙永钊 审稿:张林娟【高考展望】命题角度:该部分的命题就是围绕两个点展开第一个点是围绕排列,组合展开,设计利用排列组合和两个基本原理求解的实际计数问题的试题,目的是考查对排列组合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查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试题都是选择题或者填空题,难度中等或者偏易;第二点是围绕二项式定理展开,涉及利用二项式的通项公式计算二项式中特定项的系数、常数项、系数和等试题,目的是考查对二项式定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的运算求解能力,试题也都是选择题或者填空题,难度中等预计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基本方向不变,即考查简单的计数问题、二项式定理的简单应用,但由于排列,组合试题的特点,也不排除出现难度稍大的试题的可能复习建议:该部分的复习以基本问题为主,要点有两个:一个是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想,即分类与分步的思想,使学生在解题时有正确的思维方向;一个是掌握好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的应用,这是二项式定理的考查核心【知识升华】一、排列与组合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是关于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两者的区别在于分步计数原理和分步有关,分类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2、排列与组合主要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部分或全部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求共有多少种方法的问题.区别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要看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属于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的属于组合问题.3、排列与组合的主要公式排列数公式: (mn)A=n! =n(n1)(n2) 21.组合数公式:(mn).组合数性质:(mn). 4、分类应在同一标准下进行,确保“不漏”、“不重”,分步要做到“步骤连续”和“步骤独立”,并能完成事项.5、界定“元素与位置”要辩证地看待,“特殊元素”、“特殊位置”可直接优先安排,也可间接处理. 6、解排列组合综合问题注意先选后排的原则,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利用分类思想转化为简单问题求解.7、常见的解题策略有以下几种:(1)特殊元素优先安排的策略;(2)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的策略;(3)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的策略;(4)正难则反、等价转化的策略;(5)相邻问题捆绑处理的策略;(6)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的策略;(7)定序问题除法处理的策略;(8)分排问题直排处理的策略;(9)“小集团”排列问题中先整体后局部的策略;(10)构造模型的策略.二、二项式定理1、二项式定理(a +b)n =Can +Can1b+Canrbr +Cbn,其中各项系数就是组合数C,展开式共有n+1项,第r+1项是Tr+1 =Canrbr.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展开式的第r+1项Tr+1=Canrbr(r=0,1,n)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3、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在二项式展开式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即C= C(r=0,1,2,n).若n是偶数,则中间项(第项)的二项公式系数最大,其值为C;若n是奇数,则中间两项(第项和第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并且最大,其值为C= C.所有二项式系数和等于2n,即C+CC+C=2n.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即C+C+=C+C+=2n1.4、二项式定理解题:四大热点,四条规律:(1)四大热点:通项运用型;系数配对型;系数和差型;综合应用型.(2)四条规律:常规问题通项分析法;系数和差赋值法;近似问题截项法;整除(或余数)问题展开法. 【典型例题】类型一、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例1】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涂在“田”字形的4个小方格内,每格涂一种颜色,相邻两格涂不同的颜色,如果颜色可以反复使用,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思路点拨】颜色可以反复使用,即说明在不相邻的小方格内可以使用同一种颜色,首先确定第一个小方格的涂法,再考虑其相邻的两个小方格的涂法【解析】如图所示,将4个小方格依次编号为1,2,3,4,第1个小方格可以从5种颜色中任取一种颜色涂上,有5种不同的涂法1234当第2、第3个小方格涂不同颜色时,有12(种)不同的涂法,第4个小方格有3种不同的涂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可知,有5123180(种)不同的涂法;当第2个、第3个小方格涂相同颜色时,有4种涂法,由于相邻两格不同色,因此,第4个小方格也有4种不同的涂法,由分步计数原理可知,有54480(种)不同涂法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得,共有18080260(种)不同的涂法【总结升华】涂色问题的解决方法(1)涂色问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只能按照题目的实际情况,结合两个原理与排列组合的知识灵活处理,其难点是对相邻区域颜色不同的处理,解决的方法往往要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根据“两个原理”计算(2)本题也可以考虑对使用的颜色的种数进行分类,如果使用2种颜色,则只能是第1,4涂一种、第2,3涂一种,方法数是20;若是使用3种颜色,若第1,2,3方格不同色,第4个方格只能和第1个方格相同,方法数是60,如果第1,2,3方格只用两种颜色,则第4个方格只能用第3种颜色,方法数是3260;如果使用4种颜色,方法数是120.根据加法原理总的涂法种数是260.举一反三:【变式】1某次活动中,有30个人排成6行5列,现要从中选出3人进行礼仪表演,要求这3人任意2人不同行也不同列,则不同的选法种数为_(用数字作答)【答案】7 200【解析】其中最先选出的一个有30种方法,此时这个人所在的行和列不能再选人,还剩一个5行4列的队形,选第二个人有20种方法,此时该人所在的行和列不能再选人,还剩一个4行3列的队形,此时第三个人的选法有12种,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总的选法种数是3020127 200.【例2】若从1,2,3,9这9个整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A60种 B63种 C65种 D66种【思路点拨】分情况讨论:四数和为偶数其中奇数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 (结论)分类选取,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求之;【答案】D 【解析】要使所取出的4个数的和为偶数,则对其中取出的数字奇数和偶数的个数有要求,所以按照取出的数字奇偶数的个数分类.1,2,3,9这9个整数中有5个奇数,4个偶数要想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则取法有三类:4个都是偶数:1种;2个偶数,2个奇数:60种;4个都是奇数:5种不同的取法共有66种【总结升华】两个基本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根据,在计数问题中一般是先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然后对于每一类的计数问题再分步完成,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出每类的数目,最后使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到结果举一反三:【变式】在小语种提前招生考试中,某学校获得5个推荐名额,其中俄语2名,日语2名,西班牙语1名并且日语和俄语都要求必须有男生参加学校通过选拔定下3男2女共5个推荐对象,则不同的推荐方法共有()A20种 B22种 C24种 D26种【答案】C【解析】三个男生每个语种各推荐一人共有种推荐方法,三个男生只参加日语和俄语推荐共有种推荐方法,总的推荐方法共有24(种),选C.【例3】某人设计一项单人游戏,规则如下:先将一棋子放在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边长为3个单位)的顶点A处,然后通过掷骰子来确定棋子沿正方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行走的单位,如果掷出的点数为i(i1,2,6),则棋子就按逆时针方向行走i个单位,一直循环下去则某人抛掷三次骰子后棋子恰好又回到点A处的所有不同走法共有()A22种 B24种 C25种 D36种【思路点拨】掷三次骰子,点数最多为18,因此回到点A处只能是一次,而不能是回到点A后再次回到点A.由于正方形的周长为12,即说明三次掷的骰子点数之和为12,设三次点数分别为a,b,c,即方程abc12的满足1a,b,c6的解的组数即为所求的走法我们可以先固定其中的一个点数,分类求解另外的点数的各种可能情况【答案】C【解析】根据分析,a1,则bc11,只能是(5,6),(6,5),2种情况;a2,则bc10,只能是(4,6),(5,5),(6,4),3种情况;若a3,则bc9,只能是(3,6),(4,5),(5,4),(6,3),4种情况;a4,则bc8,只能是(2,6),(3,5),(4,4),(5,3),(6,2),5种情况;a5,则bc7,只能是(1,6),(2,5),(3,4),(4,3),(5,2),(6,1),6种情况;a6,则bc6,只能是(1,5),(2,4),(3,3),(4,2),(5,1),5种情况故总计23456525种可能【总结升华】本题的设计极为巧妙,在必修3的教材中就有投掷骰子求点数之和的例子,这里把这个问题进行变通,问题就相当于在固定第一次投掷结果的情况下,分别求投掷两次骰子其点数之和是6,7,8,9,10,11的情况有多少种举一反三:【变式】某次活动中,有30个人排成6行5列,现要从中选出3人进行礼仪表演,要求这3人任意2人不同行也不同列,则不同的选法种数为_(用数字作答)【答案】1200【解析】其中最先选出的一个有30种方法,此时这个人所在的行和列共10个位置不能再选人,还剩一个5行4列的队形,选第二个人有20种方法,此时该人所在的行和列不能再选人,还剩一个4行3列的队形,此时第三个人的选法有12种,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总的选法种数是1200种类型二、排列与组合【例4】(1)从甲、乙等5个人中选出3人排成一列,则甲不在排头的排法种数是A12B24C36D48(2)值域为2,5,10,其对应关系为yx21的函数的个数为A1 B27 C39 D8【思路点拨】(1)分“选甲”与“不选甲”两类进行讨论;(2)根据函数的值域,求出函数定义域中可能包含的元素,分类讨论确定其定义域【答案】(1)D(2)B【解析】(1)若选甲,则有种排法;若不选甲,则有A种排法,则共有48(种)(2)分别由x212,x215,x2110解得x1,x2,x3,由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中元素的选取分四种情况:取三个元素:有8(种);取四个元素:先从1,2,3三组中选取一组C,再从剩下的两组中选两个元素,故共有12(种);取五个元素:6(种);取六个元素:1种由分类计数原理,共有8126127(种)【总结升华】排列、组合问题的解法:解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题要从“分析”、“分辨”、“分类”、“分步”的角度入手“分析”就是找出题目的条件、结论哪些是“元素”,哪些是“位置”;“分辨”就是辨别是排列还是组合,对某些元素的位置有无限制等;“分类”就是对于较复杂的应用题中的元素往往分成互相排斥的几类,然后逐类解决;“分步”就是把问题化成几个互相联系的步骤,而每一步都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然后逐步解决举一反三:【变式1】某班级要从4名男生、2名女生中选派4人参加某次社区服务,如果要求至少有1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派方案种数为A14 B24 C28 D48【答案】A【解析】选1名女生的方案有:种;选2名女生的方案有:种;故至少选1名女生共有:14种方案【变式2】用0,1,2,3,4排成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要求偶数字相邻,奇数字也相邻,则这样的五位数的个数是A36 B32 C24 D20【答案】D【解析】0,1,2,3,4五个数字,偶数字相邻,奇数字也相邻的排法共有种排法,其中0在首位的排法有种,所以共有20个五位数【例5】将5名支教志愿者分配到3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分1人,至多分2人,且其中甲、乙2人不到同一所学校,则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A78种 B36种 C60种 D72种【思路点拨】先分组、再分配,求出甲乙分到同一学校数目,再根据间接法求解【答案】D【解析】先不考虑甲、乙2人是否分到同一所学校,共有不同的分配方法:种;其中,甲、乙2人分到同一所学校,有不同的分配方法:种,故甲、乙2人不分到同一所学校,不同的分配方法有72种故选D.【总结升华】本题为分配问题,当元素个数多于分配位置时要先把元素进行分组,组数与分配位置相同,然后再进行分配,在分组时如果有元素个数相等的小组,有几个就要除以几的阶乘举一反三:【变式】 (1)某市端午期间安排甲、乙等6支队伍参加端午赛龙舟比赛,若在安排比赛赛道时不将甲安排在第一及第二赛道上,且甲和乙不相邻,则不同的安排方法有()A96种 B192种C216种 D312种(2)从5名学生中任选4名分别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科竞赛,且每科竞赛只有1人参加,若甲不参加生物竞赛,则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_种【答案】(1)D(2)96【解析】(1)若甲在第三、四、五道,则乙的安排方法有三种,此时方法数是33216;若甲在第六道,则乙的安排方法有四种,此时的方法数是496.故总数为21696312.(2)选出的4名学生如果不含甲,则方法数为24;选出的5名学生如果含甲,选法为,甲的参赛方法数是3,其余3个学生全排列,方法数是372.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总的方法数是247296.例6 (2015 朝阳区模拟)如果在一周内安排三所学校的学生参观某展览馆,每天最多只安排一所学校,要求甲学校连续参观两天,其余两所学校均只参观一天,那么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种【答案】120【思路点拨】本题中甲学校情况特殊,故应先安排甲学校,再安排另两所学样,甲学校的安排方法要用列举法,而其它两个学校用排列数计数即可【解析】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先安排甲学校参观,共六种安排方法;第二步安排另外两所学校,共有A52安排方法,故不同的安排种法有6A52=120,故答案为120【总结升华】计数问题一般要先求解且有特殊要求的对象,再安排其它举一反三:【变式1】(2015 上海高考)在报名的3名男老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 .(结果用数值表示)【答案】120【解析】根据题意,报名的有3名男教师和6名女教师,共9名教师,在9名老师中选取5人,参加义务献血,有种;其中只有女教师的有种情况;则男、女教师都有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126-6=120种.【例7高清视频:复数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例6 课程ID:369691】在直线中,a,b,c是取自集合中的3个不同元素,并且该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那么这样的直线有多少条?【思路点拨】把决定“直线条数”的特征性质,转化为对“a,b,c”的情况讨论。【解析】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并且为锐角。则tan=0,不妨设ab,那么b0当c0时,则a有3种取法,b有3种取法,c有4种取法,并且其中任意两条直线不重合,所以这样的直线有334=36条当c=0时, a有3种取法,b有3种取法, 其中直线:3x-3y=0,2x-2y=0,x-y=0重合,所以这样的直线有33-2=7条故符合条件的直线有7+36=43条类型三、二项式定理【例8】(1)(x2)6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_(用数字作答)(2)已知(1x)5a0a1xa2x2a3x3a4x4a5x5,则(a0a2a4)(a1a3a5)的值等于_【思路点拨】(1)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解;(2)采用赋值法,分别求出a0a2a4和a1a3a5.【答案】(1)160(2)256【解析】(1)(x2)6的展开式中通项公式为Tr1x6r(2)r,令r3,得T4x3(2)3160x3,所以x3的系数是160.(2)分别令x1、x1得a0a1a2a3a4a50.a0a1a2a3a4a532,由此解得a0a2a416,a1a3a516,(a0a2a4)(a1a3a5)256.【总结升华】五招制胜,解决二项式问题二项式定理是一个恒等式,应对二项式定理问题主要有五种方法:(1)特定项问题通项公式法;(2)系数和与差型问题赋值法;(3)近似问题截项法;(4)整除(或余数)问题展开法;(5)最值问题不等式法在二项式定理问题中,常见的误区有:(1)二项展开式的通项Tk1中,项数与k的关系搞不清;(2)二项式系数与各项的系数混淆不清;(3)在展开二项式(ab)n或求特定项时,忽略中间的“”号举一反三:【变式】二项式(1sin x)n的展开式中,末尾两项的系数之和为7,且系数最大的一项的值为,则x在0,2内的值为_【答案】或【解析】(1sin x)n的展开式中末尾两项的系数和为n17,n6,则(1sin x)6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一项为T4(sin x)3,(sin x)3,sin x.又x0,2,x或【例9】(1)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A3 B2 C2 D3(2)设aZ,且0a13,若512 012a能被13整除,则a()A0 B1 C11 D12【思路点拨】(1)要求展开式中常数项需使用多项式乘法法则 ,先求展开式中x2的系数和常数项,再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得结果;(2)要求a值需知512 012被13除所得余数,先变形514131后使用二项式定理得之,再根据余数确定a值【答案】(1)D(2)D【解析】(1)因为,又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2,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5,故二项式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253.(2)512012aa(1341)2 012a(1134)2012a14(134)2 (134)2 012,显然当a113k,kZ,即a113k,kZ时,512 012a13k134 (134)1(134)2 011,能被13整除因为aZ,且0a13, 所以a12.故选D.【总结升华】两个二项式相乘时求其中某项的系数,需要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此时要注意不要漏掉了其中的项,要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二项式定理解决整除性问题时,需要构造二项式,基本原则是根据除数对已知式进行变换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那么正数p的值是()A1 B2 C3 D4(2)若(x21)5a0a1x2a2x4a5x10,则a0a1a2a3a4a5_.【答案】(1)C (2)0【解析】(1)由题意得:,整理得p481,又p为正数,解得p3,选C.(2)令xi(i为虚数单位),a0a1a2a3a4a5(i21)50.例3 若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_【答案】令x1求出各项系数和确定n值,根据二项式的通项公式求解常数项540【解析】令x1得二项式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是2n,由此得n6.根据二项式的特点,其常数项一定是中间项,这个常数项是540.【总结升华】注意二项式各项系数之和与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的区别,这个题目这两个和相等,但很多是不相等的【例10】在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 (A)-15 (B)85 (C)-120 (D)274【答案】A【解析】本题可通过选括号(即5个括号中4个提供,其余1个提供常数)的思路来完成。故含的项的系数为类型四、排列组合综合问题【例11】某中学高三年级共有12个班级,在即将进行的月考中,拟安排12个班主任老师监考数学,每班1人,要求有且只有8个班级是自己的班主任老师监考,则不同的监考安排方案共有()A4455种 B495种C4950种 D7425种【思路点拨】分两个步骤,第一步,使8个班的班主任老师监考自己的班级,第二步,剩下的四位班主任老师,都不监考自己的班级【解析】 A从12位老师中选出8位,他们各自监考自己的班级,方法数是;剩下的四位老师都不监考自己的班级,记四位老师分别为甲,乙,丙,丁,他们各自的班级分别为A,B,C,D,则甲只能在B,C,D中选一个,有方法数3,假设甲在B,此时若乙在A,则丙丁只能互换班级,若乙在C,D之一,有2种方法,如假设乙在C,则只能是丙在D,丁在A,故这时的安排方法数是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