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练习卷_第1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练习卷_第2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练习卷_第3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练习卷_第4页
语文六年级上册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六年级上册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练习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语言表达1 . 我能行:说说对“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话的理解。2分_二、现代文阅读2 . 趣味故事: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 )。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来有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1)( )中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是:( )A情绪 B感情 C激情 D热情(2)把文章分 3 部分,并写出各自的意思:第一部分:_第二部分:_第三部分:_(3)本文写的几件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_阅读文章完成练习。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朋友,你要我告诉你关于那个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现在不想说什么话,实在我也不能够说什么。我只给你写下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在万国殡仪馆里面,我和一些年纪差不多的朋友,过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灵堂中静静地躺着那个老人,每天从早到晩,许许多多的人到这里来,一个个地或者五六个人站成一排地向他致最深的敬礼。我立在旁边,我的眼睛把这一切全看进去了。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罢,这是最后的一次了。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的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肩上默默地退去了。两个穿和服的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在惟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我的耳朵是不会误听的,像这样的哭声我每天至少要听到几次。我的眼泪也常常被它引了出来我的眼睛也是不会受骗的。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3 . 短文的结构是( )。A总一分一总B总一分C分一总4 . 短文重点描写了哪些人?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_5 . 短文中的“那个老人”是指_。短文一再强调“我”的耳朵不会误听,“我”的眼睛不会受骗,说明_。6 . 读短文中画“_”的句子,其中的“不同”指的是“相同”指的是_。7 . 下面对短文中画“”的句子理解不准确的是( )。A老人逝世后,有人组织“这一切的人”来这里吊唁,来表达人们的悲痛之情B老人的逝世让“这一切的人”悲痛,正是“这一颗心”牵引着这些人来到这里C老人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每一个人。“这一切的人”是在老人的精神感召下来到这里,为老人送行的8 . 结合下面的资料和你对“那个老人”的了解,谈谈为什么“那个老人”的葬礼会如此隆重。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说,他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他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_外拓展图郑板桥爱子郑板桥不仅是清朝有名的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是深深懂得家教规律的教育家。他非常讲究“爱子之道”。郑板桥在外任职时,曾将他6岁的儿子小宝留在乡下,让他的弟弟郑默代为无抚养,郑默对小宝十分宠爱。小宝常常炫耀道:“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小宝还欺负别人家的孩子,这些事(使、替、让)郑板桥知道了,他心里非常焦急,就给弟弟写信道:“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教更重于养。”他要求弟弟对孩子严加管教。当郑板桥病危(后、时、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突然提出要吃儿子做的馒头,待儿子将馒头送到父亲病床前时,父亲已经断了气。小宝悲痛得大哭起来,忽然发现父亲身边有张纸条,上面写道:“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汉。”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上了“自立”的一课。9 . 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10 . 用“”画出括号里恰当的字。11 . 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将其改写成陈述句。_12 . 简要写出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_三、信息匹配13 . 我还能用“。”“!”“?”各写一句话。!?14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沼泽(zo zho)发怒(n n)畏惧(wi wi)嘲笑(cho co)大型(xn xng)堤坝(t d)15 . 连一连。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月儿天船星星16 .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刻:雕,用刀子挖;时间;形容程度极深;不厚道。1有的人把名字刻人石头,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