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儿童自我保护教育及实践的研究 在经济日异繁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儿童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在掀起一个又一个的热浪,而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人们往往片面追求儿童智力的发展,忽视儿童的生存需求,他们对儿童保护有加、宠爱有加,尤其是隔代长辈过分溺爱儿童,事事包办代替,担负起儿童的安全责任,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儿童:“当心”、“太危险”、“不能做”。由于儿童的安全问题已经被父母长辈完全代办了,造成了儿童娇气、依赖性强,面对危险勇敢的精神少,缺乏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造成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差。如果儿童不能区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父母、教师再严密的监护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此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势在必行,让儿童对生活隐患有防范意识,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有较好的自救行为,也就是培养儿童的安全自护意识,是安全教育的根本。儿童自我保护教育需要从儿童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 1.从儿童自我保护能力总体现状分析。 游戏活动自护能力和意外防护能力最好,82.5%的被试得分较高;儿童生活活动自护能力次之,总体也较好,76.7%的被试得分较高;而心理自护能力则较差,仅有24.2%的被试得分较高。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心理自护能力方面,不同年龄组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即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心理自护能力都普遍较差。可见,儿童的心理自护能力整体状况 _。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家长和教师往往是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对其心理健康关注较少有关。而在如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对个人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家长和教师从小就关注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那么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因此,我们建议各位家长和教师应多与孩子交流,鼓励他们把高兴或难过的事情讲出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面对困难等,以提高孩子的心理自护能力。 2.从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年龄状况分析。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在生活活动自护、游戏活动自护和心理自护方面小班与中班、大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中班与大班儿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情况说明,在上述三方面儿童自护能力的发展中,中班是一个转折点,即儿童的自护能力从小班到中班出现了一个飞跃,从中班到大班则平稳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小班儿童在入园前,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包办代替的,他们所受的自护能力方面的教育各有差异,且不系统,加之他们入园后,对新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因而对儿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敏感,故导致他们的自护能力较低,而中班儿童经过了一年的儿童生活,他们不仅能适应儿童的环境,而且也接受了一些系统的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因此其自护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 综上所述,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教给儿童处理各种意外的基本常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更多的自我保护知识、技能,才能使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免遭或减少伤害,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 如何做好这方面的教育,笔者通过长期工作实践,认为首要抓好以下工作: 1.明确儿童安全自护教育内容 儿童应掌握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既包括对自然环境和主体感觉等方面变化(或异常情况)的感知与处理,也包括对社会不安全因素和危险处境的认识与应对。据此,提出如下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 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安全自护教育。 儿童是人类生活中的弱者,由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和体力都未成熟,无法感知和应对日常生活中蕴含着的大量不安全因素,所以首先要进行日常生活环境的安全自护教育。 进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伤;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食品、饮料;不能用牙签剔牙。 睡眠:睡前要洗脸、洗脚、漱口,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 行走: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边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 药物:学会辩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不乱吃药,知道120急救电话,认识防毒标志。 防触电:教育儿童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知道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 开、关门: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抽屉里;知道“安全门”的作用。 (2)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教育 突发性的意外事故是对儿童危害最大的灾难。它不但需要儿童有一定的体力应付,更需要有聪睿灵敏的智力应对。应变能力的培养首当其冲。 防火、防烫伤: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不在火源附近玩耍;教育儿童要知道衣服着火时应迅速浇水并快速脱掉。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知道119火警电话,认识防火标志。 防雷电:知道打雷下雨时,不能在大树及高大的建筑物下避雨;不在雷雨天看电视。 防洪水:了解自救知识,抓住能浮起来的物品,上树或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防地震:了解地震发生时的一些现象,进行简单的自救训练。 防拐骗: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知道110报警电话。 防异物吸入:不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钮扣等放入口、鼻、耳中;不将气球的碎片放入口中倒吸气。 2.开拓各种儿童安全自护教育的途径 (1)在常规教育中进行安全自护意识的渗透。 培养儿童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首先要让儿童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指出安全隐患和危害性,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 儿童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而习惯的养成又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因此,除了提出要求和教给儿童方法外,还应注意督促和检查,经常提醒,使儿童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动。例如,组织儿童观看动画片小明跟谁走了,让儿童知道回家要等父母来接,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利用踏春或春游(秋游),有意识地教育儿童乘车时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在车行驶时吃棒棒糖和乱跑,同时,告诉儿童在野外不乱采花草、种子,强化儿童的安全自护意识。 (2)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安全自护意识的教育 儿童安全自护教育是社区工作中的重要教育工程,要持之以恒,要作为一项课题深入进行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有的放矢,取得成效。并且可以通过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使儿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也为安全行为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3)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安全自护能力的培养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若不经常进行教育,并利用游戏规则约束,则可能造成意外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找娃娃、我家住在哪儿等活动,教育儿童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特征,激发儿童脱险自救的情绪,促使儿童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 利用情境表演游戏乘公共汽车排队,使儿童懂得“上下车不拥挤,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在车内乱跑”等乘车常识;利用角色游戏红绿灯让儿童了解交通规则,外出要跟随大人,不能在马路上玩耍,避免事故的发生,使儿童在他们感兴趣的实践中不断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保持家园安全自护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养儿童安全自护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要求家长配合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为,相当一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之中,社区工作者不便进行具体指导。因此,我们开展了数次家长课堂活动,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传授能力,让儿童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护知识。在家中有许多的安全隐患物品,如热水瓶、电磁炉、煤气灶等,不能因为有隐患就设置各种禁区,而应注意对孩子独立行为能力的培养。如培养他们使用家庭中常用器具的能力、盛倒开水的能力。懂得跌摔伤或砸伤后不能乱擦的知识及用手紧压伤口的止血能力;父母出门在外,儿童独处在家中,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要请可靠的邻居帮忙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文化阵地管理办法
- 产业招商顾问管理办法
- 价格临时补贴管理办法
- 企业员工违纪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激光安全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保安行业地方管理办法
- 产品采购保护管理办法
- 云南外事接待管理办法
- 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 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
- 【超星尔雅学习通】航空概论网课章节答案
- 220KV升压站运行规程(改后)
- 肠系膜脉管系统肿瘤的诊断
- 非标设备制作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爆破工程技考核试卷
- GB/T 9766.6-2021轮胎气门嘴试验方法第6部分:气门芯试验方法
- 粤信签小程序操作使用说明
- 医院季度院感监测信息及分析
- 福建省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考试
- GB∕T 15329-2019 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织物增强液压型 规范
- 《组织机构代码证》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