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第5讲:声的利用与噪声的控制(教师版)_第1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5讲:声的利用与噪声的控制(教师版)_第2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5讲:声的利用与噪声的控制(教师版)_第3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5讲:声的利用与噪声的控制(教师版)_第4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5讲:声的利用与噪声的控制(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的利用与噪声的控制 _ 1.理解什么是噪音、噪音等级划分。 2.知道噪音危害、及噪音的控制途径。 3.声音的利用、回声测距。 一.噪声:1.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 产生的声音。2.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 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3.噪声强弱的表示:通常度量度量声音强度用分贝(dB)表示。 隔音室10分贝;一般安静的环境30-50分贝;一般谈话60分贝街道、汽车里70-90分贝二.噪声的控制和利用1. 噪声的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 传播途径处减弱; 人耳处减弱 。2.声的利用: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回声定位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题型一:声音利用例1.下列事例中,属于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有( )A买西瓜时,拍拍西瓜听听声音就可知道西瓜是否是熟的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C老师听到教室里的说话声就知道是那位同学在说话D利用“B超”可以确定胎儿的发育状况解析:是否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首先要明确怎样才叫传递能量它与声能传递信息是声的两个不同的应用声传递信 息指通过声音告诉我们某个事件或者消息,而声传递能量指通过声的方式传递一种类似于力量的东西,它可以造成一些除感官以外的其它影响A是利用声音特征来 区分成熟西瓜与未成熟西瓜,属于信息方面的利用;B是利用超声除去体内结石,属于传递能量方面的利用;C是根据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来区分是那位 同学在说话,属于传递信息方面的利用;D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例子例2.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物体上的污垢B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附近的烛焰,烛焰会不断摇晃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解析:A、利用超声波清洗物体上的污垢,是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B、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附近的烛焰,烛焰会不断摇晃,是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传递能量给烛焰,使烛焰不断摇晃,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通过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给我们,从而判断工件是否损伤,故D符合题意;故选D例3.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人可以听到10万赫兹的声波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C90dB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环境D月球上两宇航员利用声波进行面对面交流解析:A、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因此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该选项说法正确;C、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学习环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直接传播,因此宇航员必须通过无线电交谈,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题型二:噪声防治例4.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解析: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防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阻断噪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防止噪声的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例5.(2015河池)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解析: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正确;真空不能传播声音,B错误;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C错误;“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错误。答案:A 例6.(2014广安)我市为迎接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做了大量的工作,控制噪声污染就是其中一项,我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 减弱噪声 解析: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阻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dB(分贝);传播过程中 基础演练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2.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A110dB B。50dB C。70dB D。90dB3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圆球形的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结石粉碎,这主要是利用()A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声波具有巨大的能量C声音传播得快 D声源的振动4.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5.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B市区内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6.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7噪声是发声体做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传播的。8.到很嘈杂的马路边去感觉一下,估计这时声音大约在_dB。9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减弱,乙在_减弱,丙在_减弱10.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_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_减弱噪声。参考答案:1B 2 B 3B 4C 5B 6B7.无规则 空气 8. 909.“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声源处 传播过程处 人耳处巩固提高1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多选)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C火车的鸣笛声D公园里悠扬的声音2.声波能够传递能量,下列实例中不是应用这一原理的是( )A. 利用“声呐”装置在海洋中探测鱼群的位置 B. 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C. 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配件 D. 鞭炮声把玻璃震碎3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要求声音的强度不能超过A70dB B50Db C90dB D30dB4为了保护听力,声音强度不能超过A90dB B70dB C110dB D30dB5.下列事实中,应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1)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2)超声波洁牙;(3)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4)超声波雾化;(5)“B超”检查病人的某部位;(6)晚上拍手,走廊灯自动亮了。A.(1)(2)(3)(4) B.(1)(2)(3) C.(1)(2)(3)(4)(6) D.(1)(2)(3)(4)(5)(6)6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多选)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7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D. 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主要是为了减弱声波的反射9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是指发声体做_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做单位。要保证睡眠和休息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dB,要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dB. 10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_处减弱噪声参考答案:1BC 2A 3B 4A 5C 6ABC 7B 8D9.无规则振动,分贝,50,7010. 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1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B.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2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C.带耳塞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3.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4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5以下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时,关上门窗 B市区里要种草植树 C戴上防止噪声的耳塞 D市区里汽车喇叭禁鸣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7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8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减弱,乙在_减弱,丙在_减弱 参考答案:1C 2B 3D 4B 5D 6B 7B 8.“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_1.(2015长沙)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全封闭隔音表示声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音的传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4(2分)(2015吉林)听到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5(2015乐山)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D声音是一种波6(2分)(2015巴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 B. 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7(2分)(2015威海)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8. (2015泉州)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属于从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 临街房子的窗户装上双层玻璃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城市高架桥道路两旁建隔音墙D.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带有耳罩9. (2015潍坊)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下列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10(2015河南)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l所示的标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