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菌技术原则,1,是指在医疗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等。,一、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无菌技术,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及传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2,一、无菌技术的基本概念,无菌物品-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无菌区-指经过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有菌区-是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是经过灭菌处理而被污染的区域,3,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环境清洁、干燥、宽敞,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扫地及更换床单,减少人群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操作环境清洁,工作人员准备,操作前工作人员衣帽穿戴整洁,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4,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物品保管,(1)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储存在离地高于台20CM、离顶50CM、离墙远于5CM处,以减少来自地面、屋顶、墙的污染;无菌物品不能暴露在空气中。,(2)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粘贴化学指示胶带;,(3)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安放;,(4)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标志明显;,(5)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7天,无菌物品过期、潮湿均应重新灭菌处理。,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5,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取无菌物品,(1)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20cm),(2)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水平,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3)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6,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无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更换,并重新灭菌。,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7,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无菌容器的使用铺无菌盘取无菌溶液戴无菌手套,8,(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种类临床上常用的无菌持物钳有卵圆钳、三叉钳和长、短镊子四种目的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9,(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方法一:消毒液浸泡法,1、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浸泡在内盛消毒液的大口有盖容器内,2、容器深度与钳长度比例适合,3、消毒液面浸没无菌持物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长度的12,5、容器及无菌持物钳应保持无菌,每周消毒、灭菌两次,同时更换消毒液。手术室、门诊换药室、注射室等每日消毒、灭菌。,4、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以免相互碰撞,打开,使钳端分开,,垫无菌纱布,2无菌持物钳(镊)的存放,10,(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方法二:干燥保存法,将盛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干罐保存在无菌包内,在集中治疗前开包,4小时更换一次,干罐,2无菌持物钳(镊)的存放,1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1)先将容器盖打开,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不可以触及容器口缘。,(2)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闭合垂直取、放,1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3)避免持物钳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如远处夹物连容器一起搬移。,13,(4)使用完毕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钳端打开,以便充分接触消毒液。,(5)不可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换药或消毒皮肤。,14,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2不能夹取油纱布。3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4打开包装后的干镊子.持物钳4小时更换。5检查包裹无破损.潮湿.3M胶带是否变色。6取无菌钳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的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15,(二)无菌容器的使用法,1打开无菌容器,开:从对侧往近侧盖:从近侧往对侧,内面朝上,从侧面开、关,不能跨越无菌区,无菌容器一经开盖后,24小时内有效,区分无菌区和非无菌区,16,无菌容器的使用,2持无菌容器法,手托底部,手指不能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17,(三)铺无菌盘,无菌盘是用无菌治疗巾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的一个区域,用来放置无菌物品。,18,(三)铺无菌盘,19,注意事项,1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的有效期为4小时。,20,(四)取无菌溶液法,擦净、核对、检查,消毒、开瓶,冲洗瓶口,手握标签倒液,21,注意事项,1认真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溶液质量,确信质量可靠后,方可使用。2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量于无菌容器内3倒溶液时,不得浸湿瓶签,液体不得溅出。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