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教案设计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 教案设计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复述时用自己的话讲述,能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2.多种形式朗读,读准确、读流利。3.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形声字里同一偏旁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的构字规律。4.了解并运用拟声词,巧用一对反义词拟题,体会其中的趣味,学习转述的方法。5.积累古诗文,在反复朗诵中体会作者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运用拟声词;学习转述,注意改变人称,去掉语气词。教学策略1.识字利用偏旁识字:“咳嗽、呕吐、唠叨、嘀咕”这几个词语都带有口字旁,表示与嘴巴有关。“谚、谣、诫、辩”这几个字都带有言字旁,表明与语言有关。其中“吐”字是多音字。“辩、辨、辫”形相似,用选字填词的方式辨析。2.词句段运用运用仿写的方法,模仿范例使用拟声词,体会拟声词的作用。仔细观察所给故事题目的特点,仿写几个类似的题目。创设情境学习转述别人的话,关注内容、人称和语气,将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3.积累古诗回忆以前学过的白居易的诗词,介绍大林寺的地理位置,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借助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记忆背诵,积累白居易的诗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2.读词串识字,认识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3.认识拟声词,学习运用拟声词,增强表达效果。教学过程板块一 交流收获,学习总结1.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1)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几篇课文?(2)你对哪一篇课文印象最深?说说你的理由。(3)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复述,进行了复述故事比赛。谁讲得好?说说理由。(4)关于复述,你学到了什么?小组之间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复述的要求、复述的方法、复述的步骤等方面引导学生总结。(5)播放课本“交流平台”中的三个学生说的话的音频。2.教师小结并出示复述要求、方法、步骤的思维导图。课件出示:3.推荐讲故事的网址或音频。【设计意图】复述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知识与方法需要不断地总结,也需要不断地借鉴、模仿,更需要不断地练习。本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说、画结合,静态文字与动态音频结合,打开学生的思路,学习总结的方法。板块二 词串识字,集中学习1.识记带有口字旁的词语。(1)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咕(2)学生自读。(3)教师正音。“嗽”读平舌音。“咕”在这儿读轻声。识记多音字。 吐 t(吐气)(呕吐)(4)观察特点,发现规律。师: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用动作演示。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有口字旁,都与口的动作有关,口字旁都在字的左边。(5)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带有口字旁的词语?预设:呼吸、吓唬、哮喘、叱咤、哽咽、喷嚏。2.识记带有言字旁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课件出示:语 言 告 论(1)学生自读。(2)师:观察这四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词语中的字都含有“讠”)(3)教师相机指导识记词语。字谜识记:“诫”,少说话。“谚”读四声yn,不能读成二声。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谚语:我们学过哪些谚语?你能背诵一两条吗?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有天气谚语、农业谚语、哲理谚语等。谣言:你听过什么样的谣言?谣言可信吗?告诫:诫,有劝诫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这段时间,老师经常告诫你们什么呢?(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老师经常告诫我们不要_。(4)“辩”的形近字辨析。师:观察“辩”,这个字的部首是什么?找一找“辩”的形近字。(课件出示习题)课件出示: 辩 辨 辫( )论 ( )析 ( )别 分( ) 争( ) ( )子 3.扩词积累。学生开火车组词。【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要素作为主要材料。“识字加油站”中就是将带有相同偏旁的生字连字成词,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口”与“讠”提示汉字的意思,使抽象的生字变得形象、可感。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使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与生活经验挂钩,从而知其意、懂其情、读出味、记得牢。板块三 读词句段,学习运用1.读句子,体会拟声词的表达特点。(1)课件出示句子,朗读题目和内容。课件出示:读一读,体会两个句子中加点部分表现的情景,再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l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l 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交流体会。(3)师生合作体会句子。第一句是第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里的,“噌”是个拟声词,它与“一下子跳起来”这个动作连在一块,表现出急性子顾客的急。第二句中的“扑通一声”形象地写出了椰子掉进水里的声音,也说明椰子掉进水里很突然。2.交流自己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学生读读自己查找到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或者你的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拟声词给句子增添的色彩和情趣,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3.创设情境,试用拟声词。(1)课件出示拟声词。课件出示:l 乒 乓 哧 唰 哗 嘭 嘘 咻l 扑哧 吱呀 滴答 扑通 咕嘟 轰隆 喵呜l 哗哗 汪汪 咩咩 咚咚 啾啾 嗡嗡l 咕咕咕 笃笃笃 咚咚咚(2)观察这些拟声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3)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拟声词口头说句子,把句子说通顺,并选择一两句写下来。(4)加个拟声词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顾客把一卷布料“_”一声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老虎和贼“_”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泥水,“_”的撞在了一块儿。(5)教师巡视检查,适时指导。【设计意图】在句子中体会词语的含义是三年级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方法之一。从课本范例入手,体会拟声词的作用,接着让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拟声词的句子,做到了将书本与积累相结合。接着又出示多种形式的拟声词:一个字的,两个字的,AA式的,AAA式的,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有利于学生积累。从这些词语中选一个词语说话写话,由知识的掌握提升到能力的具备,为习作积累好词佳句。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发现故事题目包含的趣味,结合阅读经验交流自己积累的有趣的题目,与同学交流。2.学会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3.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体会诗意和情感。积累古诗。教学过程板块一 细读题目,发现趣味1.感受故事题目包含的趣味。(1)课件出示故事的题目。课件出示: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胖驴和瘦马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狼 大方的魔法师和小气的巫婆(2)读题找趣。教师指名读故事的题目,并引导思考:这些题目有趣在哪里?题目里的一对反义词是什么?这些词语对应的人物是谁?(3)交流趣题。说说自己觉得好玩有趣的题目。学生自由交流。(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开心的蚂蚁和伤心的大象骄傲的公鸡和谦虚的孔雀)(4)尝试取名。试着给自己想象的童话故事取个类似的有趣的题目。给自己的故事定一对性格相反的或者长相互相颠倒的人物。示例:警察和小偷、老鹰和兔子、老板和员工。给人物加上一对意思相反或有巨大反差的词语。教师提示:选的词语一定要有反差,故事才会有趣味。【设计意图】故事的题目是故事的眼睛,题目富有趣味,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板块由发现已给题目的趣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拟写有趣的题目,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对上一次习作课的进一步提升,挖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板块二 转述话语,活用语言1.创设情境,角色表演。胡老师对着张同学说:“我批改了你们的习作之后,发现黄同学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你看,这是他的作文。”张同学接过老师递过来的本子看了看,说:“写得真好,您给他批了一百分。”张回到了教室,走到了黄课桌前。张说:“刚刚胡老师夸你呢。”黄说:“胡老师夸我什么?”张说:“胡老师夸你的习作写得好,说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2.了解转述。(1)刚才胡老师说了什么?把胡老师说的话写在本子上。课件出示:胡老师对张说:“我批改了你们的习作之后,发现黄同学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2)张是怎样把胡老师的话转述给黄听的?和刚才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张对黄说:“胡老师批改了我们的习作之后,发现你编的童话故事特别有趣。”(3)对比句子,发现异同。教师引导:说话的内容相同,但是对象不同,人称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转述。(4)课件出示课本中的示例,引导发现异同。课件出示:l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l 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3.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习题,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转述。课件出示:l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l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4.“悄悄话”游戏,口头转述。(1)每个小组派一个同学上台来,老师对这个同学说一段话,请这个同学转述给下一位同学听,下一位同学再转给下下一位同学听。“悄悄话”传话内容:胡老师对同学们说:“明天下午我要去教育局开会,下午第一节语文课临时换成音乐课。”胡老师对同学们说:“朱同学参加学校独唱比赛得了一等奖,你们给他办个庆祝会吧。”(2)游戏结束后,评比优秀话务员。【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语言,还要用语言。转述句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创设情景,贴近生活,对比异同,找到转述句与原句的变化,“悄悄话”游戏创造使用转述句的情境。一系列活动后,学生对转述由了解到熟悉再到得心应手。板块三 日积月累,背诵古诗1.自由读古诗。(1)师:谁能背诵以前学过的白居易的古诗?教师指名背诵;学生齐诵或接诵。(2)课件出示古诗大林寺桃花。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3)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节奏。课件出示: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4)教师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课件出示: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江州(现在的九江)庐山大林寺即景吟成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写初夏四月诗人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的花卉已经凋谢,但他在山寺中意外看到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诗中写出了诗人触目所见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惊讶与欣喜之情。全诗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趣味横生,是唐代绝句中的一首珍品。(5)词语理解。(课件出示词语注释)课件出示:始:才,刚刚。 觅:寻找。 尽:指花凋谢了。 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结束了。 不知:岂料,想不到。(6)结合课本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人间四月里,山下的花儿都已凋零,而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常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想不到它已经转到这里来了。2.背诵积累。(1)背诵古诗。(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背诵情况。(3)积累写景古诗。(课件出示诗句)课件出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设计意图】朗读古诗,读出诗情,解说词语,借助图片理解诗意,把握古诗所描写的意境,讲述古诗背后的故事,体悟作者的感情,拓展白居易其他的写景诗句,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让学生亲近古诗,喜欢古诗,进而生发对经典文化的热爱。教学反思1.改变了单调枯燥的分析。我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纲,以自主习得语文知识点为目,结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认知特点,用一个发散式的问题,涵盖要点,建立起科学的教学程序,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然后顺势拓展。这样便从单一的知识点中跳出来,站在语文的广度、高度上来实施教学策略。2.以趣外导,以学内收。在“识字加油站”中,引导学生找一找每组字的异同点,并用这些形近字、同音字口头组词,比一比哪一小组组词最正确、最多,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非常积极主动、有兴趣,也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转述”这一环节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现场表演,在互动中体会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