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处方设计与制备PPT李东宇.ppt_第1页
阿司匹林处方设计与制备PPT李东宇.ppt_第2页
阿司匹林处方设计与制备PPT李东宇.ppt_第3页
阿司匹林处方设计与制备PPT李东宇.ppt_第4页
阿司匹林处方设计与制备PPT李东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司匹林处方设计与制备,目录,1阿司匹林的性质2制备阿司匹林实验器材3制备阿司匹林的物料4处方设计5制备工艺6总结,阿司匹林的性质,1、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遇湿气即缓缓水解。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溶解,在水或无水乙醚中微溶;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溶解,但同时分解。2、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稳定性:生物学特性: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镇痛作用;阿司匹林还通过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等的合成起镇痛、抗炎和抗风湿作用,,实验器材,单冲压片机崩解仪脆碎度测试仪硬度仪分析天平烘箱量筒搪瓷盘加热套烧杯搅拌棒100目筛200目筛,阿司匹林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乙醇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酒石酸液体石蜡滑石粉,物料成分,处方,阿司匹林淀粉酒石酸滑石粉羧甲基纤维素钠蒸馏水,300g84g4.2g12g19.8g适量制成1000片每片0.3g,制备工艺,称取适量阿司匹林用力研磨成细粉过100目筛得阿司匹林细粉300g.阿司匹林粉和30g淀粉以等量递加法混合过100目筛,放置搪瓷盘中;称取酒石酸4.2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与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制成软材过20目筛,制粒颗粒于4060.c干燥后再经20目筛整粒,将此颗粒于剩余的54g干淀粉和12g滑石粉混匀后压片。,阿司匹林的历史,阿司匹林是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它诞生于1899年3月6日。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所用的仪器必须干燥2.水杨酸的称量为减重称量3.转移乙酸酐和浓硫酸均在通风橱进行乙酸酐用移液管浓硫酸用滴管转移4.圆底烧瓶加入水杨酸和乙酸酐后先摇匀之后再滴加5滴用硫酸之后装上球形冷凝管等待水杨酸全部溶解注水杨酸和乙酸酐反应比较混合后即出现白色沉淀并非是水杨酸未溶5.恒温水浴时应该不断振荡6.反应结束后要等反应物稍微冷却之后再加入烧杯7.抽滤粗产品时一定要将酸洗净防止重结晶过程发生副反应OOHOH浓H2SO4OOC2H5OHH2OCH3CH2OH8.重结晶时用滴管向溶液中加水至微浑浑浊短时间内不消失且此操作应在水浴锅外滴加待溶液微浑后应补加2ml水9.关于抽滤时洗涤抽滤粗产品用蒸馏水而重结晶时用滤液洗涤圆底烧瓶洗涤时应先拨开吸滤瓶上的橡皮管加少量水滤液在滤饼上溶剂用以使晶体刚好湿润为宜再接上橡皮管将溶剂抽干。,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主要应用,(1)、镇痛、解热(2)、消炎、抗风湿(3)、关节炎(4)、抗血栓(5)、临床上还应用于(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的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阿司匹林的合成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以醋酐为酰化剂,与水杨酸羟基酰化成酯。传统的合成阿司匹林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它存在如下缺点。1)收率较低(65%70%),腐蚀设备,有排酸污染。2)操作条件要求严格。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要严格控制其加入速度和搅拌速度,否则会导致反应物碳化。3)粗产品干燥时,由于硫酸分离不完全而导致部分产品氧化,引起产品成色不好。4)产品不能加热干燥,否则产品中残余的浓硫酸会催化乙酰水杨酸水解成水杨酸。因而寻找一类新的催化活性高、环保型的催化剂来代替质子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已成为人们研究的新课题。综合文献分析可知,改进后的催化剂大体可分为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和其他类型催化剂。,实验总结,我们在实验室做的实验是出略地制备阿司匹林的,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