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学 第二章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类型_第1页
土壤生态学 第二章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类型_第2页
土壤生态学 第二章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类型_第3页
土壤生态学 第二章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类型_第4页
土壤生态学 第二章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类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类型,第一节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第二节土壤生态功能系统的类型第三节土壤生态系统养分运转与调节,.,第一节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一、土壤生态系统垂直分异性近地面大气层:气体组成与湿度在不同高度有差异植被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根系层土壤层:分为A、B、C层,.,二、土壤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异性,土壤是铺盖于陆地表面一个疏松层,除石质山地与水域外,一般是连续的,并随气候、母质、地形起伏在空间格局上呈有规律的变化,称土被结构。土壤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同土被结构有重叠性,也有错开性。土被结构的最小单元称单元土区;一个以上单元土区形成复区;可再形成土壤组合、复合土壤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组成单元即为一个土壤胞体。向上的空间格局上的命名探索中。,.,三、土壤生态系统的时序性地球表层的岩石自从植物着生之日起,土壤开始形成,土壤生态系统随之发展。由于不断的造山运动,地质史上所形成的土壤多被岩石化。只在第三纪末与第四纪初,地壳渐趋稳定后,现代土被方在陆地表面形成,陆地生态系统随之演化。地质学家对地球表面第四纪以来形成的沉积物分别以层序命名为Q1、Q2、Q3、Q4这些母质发育的土壤构成现代土被:如Q1类同砖红壤、Q2类同于红壤、Q3类同黄棕壤或黄褐土、Q4则为冲积物。在第四纪冰川消退及火山间断喷发区,都使土壤发育的时序性很明显。,.,.,第二节土壤生态功能系统的类型,一、能量在系统中转递太阳能为绿色植物吸收利用,经光合作用生成大量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一部分构成生物肢体,一部分消耗于生命过程,一部分则凋落地面或进入土壤,经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归还大气,部分则以腐殖质形式累积于土壤中或以泥炭形式深埋地下,从而构成了碳素循环框架或能量转化的特点我国土壤类型中有机质储量变化随纬度与经度地带的变化而变化土壤有机质储量多寡与土壤潜在肥力有关,.,.,二、营养元素输移类型,1、高度开放的人工调节型:主要是农业生态类型,其生物产品的大部分均移出田界外,只有落叶或部分根茬残留田面或土中。,.,2、中度开放的人工调节类型,例如属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毛竹林类型;草原生态类型,.,3、弱开放人工调节型,营养元素循环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土壤生态系统的构成中土库中营养元素储量及其有效性是影响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土壤库中养分储量因母质与淋溶强度不同而异,含量丰缺与供应强度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一、土壤营养元素含量1、土壤氮库的特点:在大气中N占79%,除N外,还有NH3、NO2等,但生物界除固氮微生物外,大多数植物只能吸收土壤溶液或水体中的硝酸根或铵根离子,以形成植物蛋白。燃烧100公斤秸杆可损失1公斤氮素;各种中氮素储量见:,第三节土壤生态系统养分运转与调节,.,2、土壤磷库特点:土壤中磷素分为有机态与无机态。土壤中磷素含量很低,一般为土体的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所以我国甚至世界上缺磷的耕种土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国明显地区差异,酸性土壤中磷素含量低,中性与碱性土壤中磷素含量高。一般土壤表层全磷(P2O5)为0.60g/kg左右,有效磷为9.27mg/kg左右。3、土壤钾库特点:有三种形式:水溶性态、交换性态与结合态我国土壤中钾素含量与磷素一样,强风化淋溶的酸性突然钾素含量低,反之则高,残积母质钾素含量低,冲积母质钾素含量高。全国突然钾素在表层含量,全钾为17.7g/kg左右,速效钾为128.8mg/kg。,.,二、营养元素输入输出比的调节,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作物产量在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有增高的趋势。在农田生态系统生产潜力不断发挥的同时,土壤供肥能力增强,土壤库中养分储量的不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