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于2010年6月2日,为加强序言、中医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医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药品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有关部门专家共同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 指导原则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中成药概况,第二部分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是各种中药的特点、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管理。3、前言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医药临床应用管理需求而制定的临床应用中医药基本原则。 各中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应符合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当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辨证的方式识别疾病的治疗。4、前言、第三部分各论为更好地说明各种中医药的特点,列举了一些中医药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不含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中医药。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和使用管理,应在指导原则提出具体要求的同时,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 (卫医政发200871号)执行。5、第一部分中成药概况,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疾病预防的制剂。 中医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药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些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必须根据中医理论选药或结合病证选药。6、第一部分中医药概要,中医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标签和说明书中注明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能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对于中药汤剂,中成药不需要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对急症患者需要治疗和长期治疗的患者方便,而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保管、携带方便。 根据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来,中成药形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了大量的新剂形,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根据中医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时间、作用特点也不同。 因此,正确选择中医药,首先要了解中医药的常用剂型。8、1、中成药常用剂型,(一)固体制剂固体制剂型为中成药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便于携带使用。 1 .散剂:指将生药或生药提取物粉碎、均匀混合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散剂粉末颗粒粒径小,易分散,效果快。 外用散剂复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 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可控,婴幼儿服用方便。 还要注意分散剂分散度大对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的影响。9、1、中医药常用剂型,2 .颗粒剂:指将中药提取物和合适的辅料或中药微粉体制成一定粒度的颗粒剂型。 颗粒剂保持汤剂作用快的特点,克服汤剂临时使用时煎煮不方便的缺点,味道好,体积小,容易吸湿。 根据辅助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型和有糖颗粒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型品种不断增多。10、一、中药剂型、3 .胶囊剂:指用合适的方法加工药剂后加入合适的辅助剂填充中空胶囊或软胶囊材料的制剂,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囊)和肠溶性胶囊等,主要口服。胶囊剂复盖了药物的不良气味,对可提高易吞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药物颗粒进行一定程度的涂层,也可定时释放药物。11,一,中药剂型,4 .丸剂:是指在生药的微粉或生药提取物中加入适当的粘合剂或其他辅助材料的球形或球形制剂,可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类型。 其中,蜜丸分为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含量少的水丸比蜜丸崩解快,容易吸收的胶丸释放药缓慢,适合含有毒性成分和药物性强的成分处方的蜡丸缓释,长期,可得到肠溶解效果,适合于毒性和刺激性大的药物处方的浓缩丸服用量较大、12、一、中药剂型、5 .滴丸剂是指中草药以适当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与适当的基质加热熔融混炼后,滴入不相溶系统的冷凝液中,使其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球形制剂。 滴丸剂服用方便,可消化、吞咽,效果快。 6 .片剂:药剂提取物,或者在药剂提取物中混合药剂微粉末,或者药剂微粉末和适当辅助材料加压而成的片制剂。 主要供内服,也有外用和其他特殊用途者。 其质量稳定,便于携带和使用。 根据中草药的处理过程,可分为全粉片、半浸泡片、浸泡片和精制片。13、一、中药剂型7 .糊剂:以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胶质,浓缩干燥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富含动物水解蛋白类等营养物质。 作为传统的补益药,穿很多衣服。 8 .栓剂:将生药提取物或生药微粉末与适当的基质混合,用于通道的制剂。 局部给药型和全身给药型均用于全身给药时,不通过胃,肝脏无最初效果,因此生物利用度优于口服,适用于胃刺激性和对肝脏副作用小的同时不服药的患者。 9 .丹剂:指由汞和某种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烧制而成的不同晶体形状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 该剂型含汞,毒性强,只能外用。14、一、中药剂型10 .糊剂:通过将生药提取物、生药和/或化学药品贴在作为适当基质和基材的皮肤上,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种片状外用剂。 包括橡胶膏、巴布膏、贴剂等。 膏剂用法简便,兼具外治和内治功能。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巴布膏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加入药物的外用剂,与传统的中药膏剂相比,具有能够迅速、持续地释放出基剂中的有效成分、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稳定、使用舒适等优点。 涂膜剂:由中草药提取物或中草药微粉末和适当的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可用于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创伤科、烧伤科、皮肤科、妇科等。 作用时间长,可在伤口形成保护膜,具有保护伤口的作用。 一些膜剂,特别是鼻腔、皮肤药膜起全身作用。 15、一、中药剂型,(二)半固体剂型1 .饮片:将生药用水煎煮,取煎熬液浓缩,加入蜜或糖(或使糖转化)制成的浓厚的半流体制剂。 适用于慢性病和长期连续服药需要的疾病,传统膏滋也属于该剂型,以滋补作用为主兼具治疗作用。 2、软膏剂:生药提取物,或生药微粉末和适当基质混合的半固体外用剂。 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乳剂基质。 3、凝胶化剂:由生药提取物和适当基质制成的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浓厚液体制剂。 可根据基质分为水溶性凝胶和油性凝胶。 适用于皮肤粘膜和腔道给药。、16、1、中药剂型、(3)液体制剂1 .合剂:指生药的水或其他溶剂,用适当的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是根据汤剂改良的剂型,易于吸收,可以长期贮藏。 口服液:在合剂中加入矫味剂,单量填充,灭菌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 口感好,近年无糖型口服液增多。 3 .酒剂:用蒸馏酒提取生药的澄清液体制剂。 酒很容易吸收。 儿童、孕妇及酒精过敏者不得服用。17,一,中药剂型,4 .酊剂: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生药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有效成分含量高,用量少,不易发霉。 儿童、孕妇及酒精过敏者不得服用。 5 .糖浆剂:含中草药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适合儿童使用,糖尿病人谨慎使用。 6、注射剂:指药物提取纯化后注入体内的溶液、乳液及临床应用前制备的溶液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药效迅速,适用于昏迷、急病、重症、无法吞咽或消化道损伤的患者。18、一、中药剂型、(四)气体剂型气溶胶:将药剂提取物、药剂微粉末和适当的放射剂封入具备特殊阀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通过放射剂的压力使内容物呈雾状、泡状或其他形态喷出的制剂。 其中以泡沫形式喷出的可以说是泡沫剂。 不含放射剂,以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以雾状等形式喷出内容物的制剂作为喷雾剂。 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肤、粘膜或腔道给药。19、2 .中成药的分类、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中成药的效果,可分为以下20种:1.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泻剂:寒、温、湿、水、攻击和辅助兼备。 3 .和解剂:和解少阳,和谐肝脾,和谐胃肠。 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 祛暑剂:祛暑清热、祛暑表、祛暑利湿、祛暑益气。20、2 .中药分类,6 .温里剂:温中去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7 .表里双解: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8 .补益剂:补气、补血、血气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9 .安神剂:重镇安神,滋养安神。 开眼剂:凉开,温开。 11 .固涩剂: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止遗、集肺止血、固崩止带。 12、理气剂: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21、2 .中成药分类,13 .理血剂: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症、散瘀止痛、活血通络、肌续骨)、止血(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14 .风疗剂:疏散外风,平消内风。 15 .干燥剂:清宣润、滋阴润。 16 .去湿剂:燥湿和中、清热去湿、利水渗透湿、温化水湿、去风胜湿。 22、2 .中成药分类,17 .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干化痰、温化寒痰、化痰消风。 18 .止咳平喘剂: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止痰、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 19 .消化剂:消化迟缓,健脾消食。 20 .杀虫剂:驱虫止痛,杀虫止痒。23、3 .中成药安全性,中成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合理应用表明中成药安全性高。 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择药、用法用量、用途、禁忌证、合并药等多方面,其中有问题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是中医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二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医药也不例外,中医药起着防治疾病的作用,引起副作用。、24、3 .中医药安全、1 .中医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中医药本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2)特异性体质对特定药物的不容忍、过敏等(3)处方药物症状不一致,如辨证不正确, 或者掌握不准确的适应症(4)长期或超用量的药物,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医药,如朱砂、雄黄、蟾蜍、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会中毒(5)不合适的中药或中西药并用。25、3 .中药安全性2 .中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种,临床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和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症状的不良反应。26、3 .中医药安全、3 .临床预防中医药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药品观察和中医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医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注意药物过敏史。 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仔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3)辨证药采用合理剂量和疗程。 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器官损伤功能不足的患者,应注意用药方法。 (4)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要注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副作用。 (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加强安全性指标监测。27、第二部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原则,一、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基本原则1 .辨证药根据中医理论,识别、分析病情,对症状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2、辨证并用药物识别疾病的药物对中医疾病和西医明确诊断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择相应的中医药。 临床使用中医药时,中医辨证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西医辨证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可以选择相应的中医药,但仅凭西医诊断不能选择中医药。 28、第二部分中医药临床应用原则,3 .剂型的选择应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和各种剂型特征,选择合适的剂型。 4 .用量确定有明确用量的,慎重超额使用。 在用量范围较大的中医药中,老年人的用量应该取较小的值。 5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经口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的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采用静脉注射或点滴给药。29、第二部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原则,6 .也可使用中药注射剂: (1)给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过敏体质者应慎重使用。 (2)以药品说明书严格规定的功能为主,辩证用药,禁止超功能主要用药。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推荐量、制备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过量、过早点滴和长期连续给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配伍,慎重合用。 长期使用时,每个疗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药物监护。 在用药过程中应仔细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中止,必要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尤其对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士及首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30、第二部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原则、第二、联合用药原则(第一)中成药联合使用1 .病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据的,可以联合使用多种中成药。 2、多种中医药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和增效减毒原则。 功能相同或几乎相同的中医药原则上不得重复使用。 3、药物性严重或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4、药品并用时,要注意中医药各药味、各成分之间的配伍禁忌。 5 .一些病证可以并用中医药内服和外用药。31、第二部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原则,中药注射剂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2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用应遵循主治医生效果的互补和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国内安全保卫-国内安全保卫案例研究》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院净化区施工合同
- 2025年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农林企业运营模拟与项目评估实训》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州房地产买卖合同
- 钢板桩出售施工合同
- 2025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实验与制作实训》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围墙建设分包施工合同
- 违法建筑项目施工合同
- 陀螺仪施工合同
- 清运小区垃圾合同范本
- 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徐州市联盟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试数学试卷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网络直播与运营》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案例分析
- 2025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医院消防改造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 2024年医院财务预算编制方案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学堂在线 大数据机器学习 章节测试答案
- 放射人员职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二手车交易平台用户行为分析及市场拓展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