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0002.2-2003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相比于《GB 10002.2-1988》,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性质变化:从原来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意味着该标准的应用由强制执行变为推荐使用,为行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灵活性。

  2. 技术内容更新:新版标准根据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对PVC-U管件的材质要求、性能指标进行了修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增加了对管件耐压强度、抗冲击性、耐腐蚀性及使用寿命的要求。

  3. 检测方法优化:详细规定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和试验条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包括对管件尺寸、外观、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测手段进行了细化和规范。

  4. 环保要求提升: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需求,新标准可能加入了对生产过程和产品本身环保性能的要求,如限制某些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管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5. 适用范围明确:对给水用PVC-U管件的适用范围、使用条件做了更清晰的界定,有助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正确选用合适的管件类型和规格。

  6. 标准结构和表述: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得内容更加条理化,便于阅读理解。同时,采用更加规范和明确的语言表述,提升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3-10-20 颁布
  • 2004-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标准规范文件:GB-T10002.2-2003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_第1页
标准规范文件:GB-T10002.2-2003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_第2页
标准规范文件:GB-T10002.2-2003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_第3页
标准规范文件:GB-T10002.2-2003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标准规范文件:GB-T10002.2-2003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目次一前言1 范围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13 材料 , , 一14 产品分类 , , 15 技术要求 , , , 26 试验方法 , , , , 67 检验规则 , , 78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 , . . . . . . . , . . . . . . . . . . 8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管件安装尺寸 . . . . . . . . 9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系统适应性试验方法 一 2 6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 章条对照 3 5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3 6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月 U舀 G B / T 1 0 0 0 2 是由两部分组成: G B / T 1 0 0 0 2 . 1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 V C - U) 管材 ; G B / T 1 0 0 0 2 . 2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 V C - U ) 管件 本部分是G B / T 1 0 0 0 2 . 2 。本部分修改采用 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和管件第3 部分: 管件和连接件 。 在采用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 时, 本部分作了一些修改。有关编辑性和技术性的差异在附录C和附录D中给出了一览表, 以供参考。 本部分代替G B / T 1 0 0 0 2 . 2 -1 9 8 8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 本部分的主要修定内容有: 参照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 , 增加了“ 材料” 一章, 见第3 章; 参照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 , 修改了弹性密封圈承口管件配合尺寸; 参照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 , 扩大粘接式管件和弹性密封圈式管件的管径范围; 参照 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 , 将维卡软化温度要求由7 2 0C提高到7 4 0C, 并取消了密度及吸水性的试 验要求 ; 参照 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 , 增加了 1 0 0 0 h液压试验; 修改了卫生性能要求; 等同采用 I S O 4 4 2 2 - 5 : 1 9 9 6 , 增加了系统适用性要求。 本部分的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A、 附录C 、 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T C 4 8 )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成都川路塑胶集团、 南亚塑胶管件( 厦门) 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贾立蓉、 贾苇、 刘秋凝、 潘必纯、 许盛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G B / T 1 0 0 0 2 . 2 - - 1 9 8 8 e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给 水 用 硬 聚 氯 乙烯 ( P V C - U ) 管 件范 围 G B / T 1 0 0 0 2 的本部分规定了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 经注塑成型和用管材弯制成型的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物内或埋地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与G B / T 1 0 0 0 2 . 1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 V C - U ) 管材 配套使用。 本部分规定的管件适用于压力下输送饮用水和一般用途水, 水温不超过4 5 0C, 本部分不适用于热气焊和热板焊接管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 B / T 1 0 0 0 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 / T 2 8 2 8 - - 1 9 8 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 B / T 2 9 1 8 -1 9 9 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i d t I S O 2 9 1 : 1 9 9 7 ) G B / T 4 6 1 5 -1 9 8 4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 G B / T 6 1 1 1 -2 0 0 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G B / T 7 3 0 6 . 1 -2 0 0 0 5 5 0C 密封螺纹尺寸第 1 部分, 圆柱内螺纹和圆锥外螺纹 G B / T 8 8 0 1 硬聚氯乙烯管件坠落试验方法 G B / T 8 8 0 2 -2 0 0 1 热塑性塑料管材、 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 e q v I S O 2 5 0 7 : 1 9 9 5 ) G B / T 8 8 0 3 -2 0 0 1 注塑成型硬质聚氯乙烯( P V C - U ) , 氯化聚氯乙烯( P V C - C ) 、 丙烯睛一 丁二烯一 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A B S ) 和丙烯睛一 苯乙烯一 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 A S A ) 管件热烘箱试验方法 G B / T 8 8 0 6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e q v I S O 3 1 2 6 : 1 9 7 4 ) G B / T 9 1 1 3 . 1 -2 0 0 0 整体钢制管法兰 G B / T 1 0 0 0 2 . 1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 V C - U) 管材 G B / T 1 0 7 9 8 -2 0 0 1 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 i d t I S O 4 0 6 5 : 1 9 9 6 ) G B / T 1 7 2 1 9 - - 1 9 9 8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H G / T 3 0 9 1 -2 0 0 0 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Q B / T 2 5 6 8 -2 0 0 0 硬聚氯乙烯( P V C - U ) 管道系统用溶剂型胶粘剂3 材料3 . 1 生产管件的材料为P V C-U混合料。混合料应以P V C树脂为主, 加人为生产符合本部分要求的管件所需的添加剂。树脂必须是卫生级, 加人的添加剂不得使输送介质产生毒性、 引起感官不良感觉或助于微生物生同时不得影响产品的粘接性能以及影响本部分中规定的其他性能。允许使用满足本部分性能要求的本厂的回用料, 不允许使用外部得到的再加工料产 品分类管件按连接方式不同分为粘接式承口管件、 弹性密封圈式承1 1 管件、 螺纹接头管件和法兰连接六2一。内J,.1凡长段4东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管件4 . 2 管件按加工方式不同分为注塑成型管件和管材弯制成型管件。4 . 3 管件的公称压力及温度的折减系数: 公称压力( P N ) 指管件输送2 0 水的最大工作压力。当输水温度不同时, 应按表1 给出的不同温度的折减系数( f) 修正工作压力 用折减系数乘以 公称压力得到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表 1 折减系数温度/ 折减系数 八0 t 镇2 512 5 t 簇3 50 . 83 5 t (4 50 . 6 35 技术要求5 . 1 外观 管件内外表面应光滑, 不允许有脱层、 明显气泡、 痕纹、 冷斑以及色泽不匀等缺陷。5 . 2 注塑成型管件尺寸5 . 2 . 1 管件承插部位以外的主体壁厚不得小于同规格同压力等级管材壁厚5 . 2 . 2 管件插口 平均外径应符合G B / T 1 0 0 0 2 . 1 对管材平均外径及偏差的规定。5 . 2 . 3 粘接式承口管件5 . 2 . 3, 承口配合深度和承口中部平均内径应符合表2 的规定, 示意图见图1 , 图 1 粘接式承口表 2 粘接式承口配合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最小深度 I .承口中部平均内径d ;m i nmaz2 01 6 . 02 0 . 12 0 . 32 51 8 . 52 5 . 12 5 . 33 22 2 . 03 2 . 13 2 . 34 02 6 . 04 0 . 14 0 . 35 03 1 . 05 0 . 15 0 . 36 33 7 . 56 3 . 16 3 . 37 54 3 . 57 5 . 17 5 . 39 05 1 . 09 0 . 19 0 . 31 1 06 1 . 01 1 0 . 11 1 0 . 4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2 ( 续)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 最小深度 L承口中部平均内径 d ,m mm 日X1 2 56 8 . 51 2 5 . 11 2 5 . 41 4 07 6 . 01 4 0 . 21 4 0 . 51 6 08 6 . 01 6 0 . 21 6 0 . 51 8 09 6 . 01 8 0 . 21 8 0 . 62 0 01 0 6 . 02 0 0 . 22 0 0 . 62 2 51 1 8 . 52 2 5 . 32 2 5 . 72 5 01 3 1 . 02 5 0 . 32 5 0 . 82 8 01 4 6 . 02 8 0 . 32 8 0 . 93 1 51 6 3 . 53 1 5 . 43 1 6 . 035 51 8 3 . 535 5 . 53 5 6 . 24 0 02 0 6 . 04 0 0 . 54 0 1 . 5注: 管件中部承口平均内径定义为承口中部( 承口全部深度的一半处) 互相垂直的两直径测量值的算术平 均值5 . 2 . 3 . 2 承口部分的最大锥度见表 3 .表 3 承口锥度公称外径/ mm最大承口锥度 ad镇6 30 0 4 0 7 5 蕊d(3 1 50 0 3 0 3 5 5 (d镇4 0 00 0 1 5 5 . 2 . 3 . 3 粘接式承口的壁厚应不小于主体壁厚要求的7 5 %.5 . 2 . 3 . 4 安装尺寸见附录 A中A . 1 . 1 -A . 1 . 3 ,5 . 2 . 4 弹性密封圈式承口管件5 . 2 . 4 . 1 单承口深度应符合 G B / T 1 0 0 0 2 . 1 对承口尺寸的规定。5 . 2 . 4 . 2 双承口深度应符合表 4的规定, 示意图见图2 e图 2 弹性密封圈式承口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4 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深度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 最小深度 力 万6 34 07 54 29 04 41 1 04 71 2 54 91 405 11 6 05 41 8 05 72 0 06 02 2 56 42 5 06 82 8 07 23 1 57 83 5 58 44 0 09 04 5 09 85 0 01 0 55 6 01 1 46 3 01 2 55 . 2 . 4 . 3 弹性密封圈承口的密封环槽以外任一点的壁厚应不小于主体壁厚, 密封环槽处的壁厚应不小于主体壁厚要求的8 0 %,5 . 2 . 4 . 45 . 2 . 5 安装尺寸见附录A中A . 2 . 1 -A. 2 .法兰连接管件法兰连接尺寸应符合G B / T 9 1 1 3 . 1 -2 0 0 0 0法兰连接变接头管件安装尺寸见附录A中A . 2 . 6 -A . 2 .5 . 2 . 6 螺纹接头管件5 . 2 . 6 . 1 P V C - U螺纹接头管件的螺纹尺寸应符合G B / T 7 3 0 6 . 1 -2 0 0 0 05 . 2 . 6 . 2 P V C - U与金属接头管件的安装尺寸应符合第A . 3 章5 . 3 管材弯制成型管件 弯制成型管件承口尺寸应符合G B / T 1 0 0 0 2 . 1 对承口 尺寸的要求5 . 4 物理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5的规定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5 物理力学性能项 目要求试脸方法维卡软化温度)7 4 0C见 6 . 4烘箱试验符合 G B / T 8 8 0 3 -2 0 0 1见 6 . 5坠落试验无破裂见 6 . 6液压试验公称外径 d试验温度/ 试验压力/ MP a试验时间/ h试验要求见 6 . 7d _ 9 02 03 . 3 6X P N12 . 5 6 X P N1 0 0 0注1 : d 。 指与管件相连的管材的公称外径。注2 : 用管材弯制成型管件只做 1 h 试验注3 : 弯制管件所用的管材应符合G B / T 1 0 0 0 2 . 1 对物理、 力学性能的要求。5 . 5 卫生性能5 . 5 . 1 输送生活饮用水的管件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 B / T 1 7 2 1 9 -1 9 9 8 的规定。5 . 5 . 2 输送生活饮用水的管件的氯乙烯单体含量应不大于1 . 0 m g / k g ,5 . 6 系统适用性 管件与符合G B / T 1 0 0 0 2 . 1 的管材连接后应做系统适用性试验。 连接用胶粘剂应符合Q B / T 2 5 6 8 -2 0 0 0 , 弹性密封圈应符合H G / T 3 0 9 1 -2 0 0 0 ,5 . 6 . 1 弹性密封圈式接头的负压密封性短期试验应符合表 6 和图3 的规定。 表 6 负压密封性短期试验试验温度/ 试验压力/ MP a试验时间试验要求试验方法 T士2( T是 1 7 至 2 3 之间的任一选定温度)见图 3见图 3在图3 所示的每个 1 5 m i n试验时间内, 负压的变化不超过0 . 0 0 5 MP a见第 B . 1 章e / mi n一 。 :龟龟、电、龟、龟.,- 0. 0 8户 / MP a 图 3 负压试验5 . 6 . 2 弹性密封圈式接头的内压和角向挠度密封性短期试验应符合表 7的规定。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7 内压和角向挠度密封性短期试验试验温度/ 试验压力/ MP a试验时间试验要求试验方法 T士2( T是 1 7 至2 3 之间的任一选定温度)根据 图 4和公式Q) 计算见 图 4在整个试验周期内连接部位无渗漏见第 B . 2 章2 . 521 . 7I 5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 0 0图 4 内压和角向挠度试验P r= fxP N 功1 , I n (1) 式中: P r 试验压力; P N 公称压力; 了 一 系数。5 . 6 . 3 端部承载和端部非承载接头的密封性长期压力试验应符合表8 的规定 表 8 密封性长期压力试验试样试验温度/ 试验压力/ MP a试验时间/ 卜试验要求试验方法承口管材或管件2 01 . 7 XP N1 0 0 0试验周期内连接部分无渗漏见第 B . 3 章4 01 . 4 5又P N1 0 0 0注: 测试承口管件在计算中采用管件的P N额定值; 测试整体式承口 管材, 则采用管材的P N额定值。5 . 6 . 4 末端承载连接件的密封性和强度压力弯曲试验应无渗漏、 开裂, 管件受力部位的变形应小于3 0 。试验方法见第 B . 4章。6 试验方法6 . 1 试样调节 按G B / T 2 9 1 8 -1 9 9 8 规定, 在 2 3 士2 下对试样进行状态调节 2 4 h以上6 . 2 外观检查 用肉眼直接观察。6 . 3 尺寸测量 按G B / T 8 8 0 6 规定测定壁厚和插口平均外径, 用精度不低于。0 2 m m的量具测量其他尺寸。6 . 4 维卡软化温度 按 G B / T 8 8 0 2 -2 0 0 1 测试。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6 . 5 烘箱试验 按 G B / T 8 8 0 3 -2 0 0 1 测试6 . 6 坠落试验 按 G B / T 8 8 0 1 钡 d 试。6 . 7 液压试验6 . 7 . 1 试样 试样由管段和管件组成。管件试样数量一个。 试样组装可采用粘接形式或机械连接形式, 所有与管件连接的管材应倒角。若采用粘接连接应有1 0 天的干燥时间。6 . 7 . 2 试验装置 装置应能将试样与施压设备连接, 并保证在试压时间内不阻碍管件承口以外部分的自由变形。6 . 7 . 3 试验方法 按G B / T 6 1 1 1 规定测试。如果出现管段破裂或粘接处渗漏则试验应重做。6 . 8 卫生性能试验6 . 8 . 1 按 G B / T 1 7 2 1 9 -1 9 9 8 测定。6 . 8 . 2 按 G B / T 4 6 1 5 -1 9 8 4 测定氯乙烯单体含量。6 . 9 系统适用性6 . 9 . 1 弯制管件所用的管材按第 B . 1 -B . 2 章规定测试。6 . 9 . 2 注塑成型管件按第 B . 2 - - B . 4 章规定测试。7 检验规则7 . 1 产品出厂检验 产品需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7 . 2 组批 用相同原料、 配方和工艺生产的同一规格的管件作为一批。当d 镇3 2 m m时, 每批数量不超过2 0 0 0 0 ( 2 万) 个; 当d3 2 m m时, 每批数量不超过5 0 0 0 个。 如果生产7 天仍不足批量, 以7 天产量为一批。一次交付可由一批或多批组成, 交付时注明批号, 同一交付批号产品为一个交付检验批。7 . 3 分组 按表 9 规定对管件进行分组 表 9 管件的尺寸分组尺寸组公称外径/ m m1d簇9 02d9 07 . 4 定型检验 定型检验的项目为第 5 章的全部技术要求。首次投产或产品结构设计发生变化时, 按表 9的规定选取每一尺寸组中任意规格的管件与相应规格管材组合进行检验。7 . 5 出厂检验7 . 5 . 1 出厂检验项目为 5 . 1 , 5 . 2 , 5 . 3 及 5 . 4中的烘箱和坠落试验。7 . 5 . 2 5 . 1 , 5 . 2 , 5 . 3 按G B / T 2 8 2 8 -1 9 8 7 , 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取一般检验水平工 , 合格质量水平 6 . 5 , 抽样方案见表 1 0 .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1 0 抽样方案批量范 围 N样本大小 n合格判定数A不合格判定数R ,镇1 5 08121 5 1 - 2 8 01 3232 8 1 一 5 0 02 0345 0 1 一 1 2 0 03 2561 2 0 1 - 3 2 0 05 0783 2 0 1 - 1 0 0 0 08 01 0111 0 0 0 1 一 3 5 0 0 01 2 51 41 57 . 5 . 37 . 6 在计数抽样合格的产品中, 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 进行 5 . 4中的烘箱和坠落试验。型式检验7 . 6 . 1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 5 章中除5 . 6 的全部技术要求。一般情况下每两年至少一次。若有以下情况之一 ,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当原料、 配方、 设备发生较大变化时; b ) 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d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7 . 6 . 2 按7 . 5 . 2 规定对5 . 1 , 5 . 2 , 5 . 3 项进行检验, 在检验合格的样品中, 按表9 规定在每一尺寸组中选取任意规格的足够样品, 进行 5 . 4 , 5 . 5 中各项性能的检验。7 . 7 判定规则项目5 . 1 , 5 . 2 , 5 . 3 中任一条不符合表 1 0 规定时, 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不到指标时, 则在该批中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的复验, 如仍不合格,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批 。r 。物理力学性能中有一项达则判该批为不合格批。卫生8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8 . 1 标志8 . 1 . 1 产品应有下列永久标志。 a ) 商标; b ) 材料名称: 应注明为 P VC U; c ) 产品规格: 应注明公称外径、 公称压力; d ) 本部分编号。8 . 1 . 2 产品包装应有下列标志。 a ) 生产厂名, 厂址; b ) 产品名称: 应注明 P V C - U饮水用; c ) 商标 ; d ) 管件类型和规格; e ) 生产日 期或生产批号。8 . 2 包装 管件按类型和规格分别包装, 一般情况下每个包装质量不超过2 5 k g8 . 3 运输 管件在运输时, 不得曝晒、 站污、 重压、 抛摔和损伤。8 . 4 贮存 管件应贮存在库房内, 合理放置, 远离热源。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管件安装尺寸A . 1 粘接式承口管件的安装尺寸A . 1 . 1 弯头 、 三通和接头 安装尺寸见图A . 1 和表 A . 1 .a ) 9 0 0 弯头b ) 4 5 0 弯头c ) 9 0 。 三通d ) 4 5 。 三通e ) 直接头09 0 。 长弯头图 A .弯头、 三通和接头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1 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管件类型9 0 0 弯头4 5 0 弯头9 o 0 三通 4 5三通Z Z ,直接头9 。 长弯头安装长度 22 01 1 士 5 1 ;1 1 士 2 7 _+ ;6 士 3 + i4 0 士 2 51 3 . 5 士 6 + ; 1 3 . 5 士 尸3 3 1 ,7 1 ;3 士 25 0 士 3 21 7 + ; 7 , 5 士 61 7 士 丫4 2 +_ ,8 + i3 士 66 4 + ; 4 02 1 士 :9 . 5 士 2 1 士 5 1 士 ;1 0 士 ;3 土 :8 0 士 5 02 6 士 犷n. 5 + 护2 6 ,6 3 士 ;1 2 士 3 + ;1 0 0 士 : 56 33 2 . 5 + ; “1 4 ;3 2 . 5 7 9 + 31 4 + ;3 士 11 2 6 _+ ; 7 53 8 . 5 土 常1 65 士 梦3 8 . 5 士 士“士 ;1 7 + ; 士 于1 5 0 + ;9 04 6 士 1 9 . 5 士 ;4 6 士 1 1 2 绍2 。 士 15 士 11 8 0 士 1 1 05 6 上 2 3 . 5 = ;5 6 士 全1 3 7 士 32 4 士 6 士 2 2 0 ; ;1 2 56 3 , 5 士 2 7 士 6 3 . 5 士 1 5 7 士 ; 52 7 士 6 士 贾2 5 0 士 1 4 07 1 士 3 0 士 ;7 1 士 ;1 7 5 士 ; ,3 0 士 8 士 早2 8 0 士 :1 6 08 1 士 3 4 + ;8 1 士 2 0 0 _ ,3 5 士 :8 士 3 2 0 士 2 0 01 0 1 士 丫4 3 ;1 0 1 士 :8 = ;2 2 51 1 4 士 04 8 士 01 1 4 士 01 0 _ ;A . 1 . 2 变径接头一长型 安装尺寸见图 A . 2 a ) 和表 A . 2 .b)a )图 A . 2 变径接头t o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2 长型变径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d ,2 53 24 05 06 37 59 01 1 01 2 51 4 01 6 0安装长度 2士 1士 1 . 5士22 06 . 581 01 32 581 01 21 6 . 53 21 01 31 6 . 51 8 . 54 01 31 6 . 51 8 . 52 35 01 6 . 51 8 . 52 32 7631 8 . 52 32 73 1 . 57 52 32 73 1 . 53 59 02 73 1 . 53 54 01 1 03 1 . 53 54 01 2 53 54 01 4 04 0A . 1 . 3 变径接头一短型 安装尺寸见图A . 2 b ) 和表A . 3 o 表 A . 3 短型变径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d .d202 53 24 05 0637 59 01 1 01 251 4 01 6 0安装长度2 士12 02 . 561 01 52 53 . 57 . 51 2 . 51 93 2491 5 . 52 1 . 54 051 1 . 51 7 . 52 55 06 . 51 2 . 52 03 06 361 3 . 52 3 . 5317 57 . 51 7 . 52 53 2 . 5g 01 01 7 . 52 53 51 1 07 51 52 51 257 . 51 7 . 51 4 0l一1 0A. 2A. 2 .弹性密封圈式承口管件安装尺寸 双承 口管件安装尺寸见图 A . 3 及表 A . 4 .r 1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图 A . 3 双承口管件表 A . 4 双承口管件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 6 37 59 01 1 01 2 51 4 01 6 02 0 02 2 5Z m233445567A . 2 . 2 三承口管件 安装尺寸见图A . 4 和表A . 5 .图 A . 4 三承口管件表 A . 5 三承口管件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Z m ,:2。 L:d d ,6 36 36 33 27 57 57 53 86 36 33 89 06 36 3457 57 5459 09 04 5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5 ( 续)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氛Z ,d试1 1 06 36 35 57 57 55 59 09 05 51 1 01 1 05 5( 1 2 5 )6 36 36 37 57 56 39 09 06 31 1 01 1 06 31 2 51 2 56 31 4 06 36 37 07 57 57 09 09 07 01 1 01 1 07 0( 1 2 5 )1 2 57 01 4 01 4 07 01 6 0( 6 3 )6 38 0( 7 5 )7 58 09 09 08 01 1 01 1 08 0( 1 2 5 )1 2 58 01 4 01 4 08 01 6 01 6 08 0( 2 0 0 )9 09 01 0 01 1 011 01 0 01 2 51 2 51 0 01 4 01 4 01 001 6 01 6 01 0 02 0 02 0 01 0 02 2 5( 6 3 )6 31 1 3( 7 5 )7 51 1 39 09 01 1 31 1 01 1 01 1 3( 1 2 5 )1 2 51 1 31 4 01 4 01 1 31 3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5 ( 续)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Z - Z.二 :d d 2 2 51 6 01 6 01 1 32 0 02 0 01 1 32 2 52 2 51 1 3“ Z . . = d , , 异 径 三 承 管 件 的 安 装Z 与 正 三 承 管 件的 安 装 尺 寸Z 确 定 方 式 相 同 。b 乙 二 , = 0 . 5 d , 并圆 整 进 位A . 2 . 3 异径接头异径接头安装尺寸见图A . 5 和表 A . 6 ,a )bc )d )图 A . 5 异径接头表 A . 6 异径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Z -d d ,abcd756 33663 49 06 341 41 46 275488411 1 07 551 81 8799 051 01 05 3( 1 2 5 )9 051 81 88 11 1 05884 71 4C B / T1 0 0 0 2 . 2 一2 0 0 3表 A . 6(续)单位 为毫米公称外径2 , .dd n labCd1 4 09 072 52 51 0 91 1 071 5l 57 61 2 57885 01 6 01 1 072 52 51 1 31 2 571 81 88 81 4 071 01 06 2( 2 0 0 )1 40l 03 03 O1 3 71 6 0l 02 02 01 0 32 2 51 6 01 03 33 31 5 02 0 0l 0l 31 38 l注 1 : L值应符合 A . 2 . 6 要求。注2 : 图 A . s a)、 图 A . 5 助和图A S 曰为注塑异径接头, 图 A . s d)为管材加工而成的异径接头A . 2 . 4 法兰支管双承口接头三通 安装尺寸见图A6 及表A . 7 。图 A . 6 法兰支管双承口接头三通表 A . 7 法兰支管双承口接头三通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Zm2. 、 二2 卜 。 之d nd n16 36 3631 3 01 7 07 57 57 51 4 01 8 06 36 31 4 01 8 0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7 ( 续)单位 为毫米公称外径Z.,.Z -,.Z _d d ,9 06 36 31 5 01 9 07 57 51 5 01 9 09 09 01 5 01 9 01 1 06 36 31 6 02 0 07 57 51 6 02 0 09 09 01 7 02 1 01 1 01 1 01 8 022 0( 1 2 5 )6 36 31 7 02 1 07 57 51 7 02 1 09 09 01 3 02 2 01 1 01 1 01 9 02 3 01 2 51 2 51 9 02 3 01 4 0636 31 8 02 2 07 57 51 8 02 2 09 09 01 9 02 3 01 1 01 1 02 0 02 4 0( 1 2 5 )1 2 52 0 02 401 4 01 4 02 0 02 4 01 6 06 36 31 9 02 3 07 57 51 9 02 3 09 09 02 0 02 4 01 1 01 1 02 1 02 5 01 2 51 2 52 1 02 5 01 4 01 4 02 1 02 5 01 6 01 6 02 3 02 7 0( 2 0 0 )9 09 02 2 52 6 51 1 01 1 02 3 52 7 51 2 51 2 52 3 52 7 51 4 01 4 023 52 7 51 6 01 6 02 5 52 9 52 0 02 0 02 6 53 0 51 6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7 ( 续)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Z.,.Z l - .2 1 ,. 夕dd ,2 2 5( 6 3 )( 6 3 )2 3 02 7 0( 7 5 )( 7 5 )2 3 02 7 09 09 02 4 02 8 01 1 01 1 02 5 02 9 01 2 51 2 52 5 02 9 01 4 01 4 02 5 02 9 01 6 01 6 02 7 03 1 02 0 02 0 02 8 03 2 02 2 52 2 52 8 03 2 0注 1 : 法兰尺寸应符合G B / T 9 1 1 3 . 1 -2 0 0 0 ,“ Z I - 。 一 或 , 屏径 三 通 的 安 装 尺 寸Z 与 正 三 通 的 安 装 尺 寸Z 确 定 方 式 相 同b Z - . 二 二 Z , . , + 4 0 . . .A . 2 . 5 法兰和承口接头 安装尺寸见图 A . 7 和表 A. 8 .图 A . 7 法兰和承口接头表 A . 8 法兰和承口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6 37 59 01 1 0( 1 2 5 )1 4 01 6 0( 2 0 0 )2 2 5Z -335555566注: 法兰尺寸应符合G B / T 9 1 1 3 . 1 -2 0 0 0A . 2 . 6 法兰和插口接头 安装尺寸见图A . 8 和表A . 9 01 7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图 A . 8 法兰和插口接头表 A . 9 法兰和插口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6 37 59 01 1 0( 1 2 5 )1 4 01 6 0( 2 0 0 )2 2 5Z - ,333 43 53 73 94 04 24 64 9L m ,768 28 99 81 0 41 1 11 211 3 91 51L _ . .9 61 021 0 91 1 81 2 41 3 11 411 5 91 7 1a法兰尺寸应符合G B / T 9 1 1 3 . 1 -2 0 0 06 Z m ; = 0 . 1 d , + 2 6 m mC L 。 In 一 , 二 n 十 C . , , - 4 0 m m , C _ , = 3 5 m m + 0 . 2 5 d, . 应 符 合G B / T 1 0 0 0 2 . 1 的 相 关 要 求.d L m= L m ; + 2 0 m mA . 2 . 7 活套法兰变接头 安装尺寸见图 A . 9 及表 A . 1 0 .图 A . 9 活套法兰变接头I 8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拍活套法兰变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d d ,Z mZ -2 01 6362 52 1363 22 8364 03 6385 04 5386 35 7387 56 9389 08 251 01 1 01 0 251 11 2 51 1 751 11 4 01 3 251 11 6 01 5 25l 12 0 01 8 861 22 2 521 961 2注: d 。 见G B / T 9 1 1 3 . 1 -2 0 0 0 , 其他尺寸根据材质而定。A . 3 螺纹接头管件的安装尺寸A . 3 . 1 活接头 安装尺寸见图A .1 0 及表 A. 1 11 -承口端;2 一 一 P V C螺帽;3 平密封垫圈图 A . 1 0 活接头1 9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们活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Z 1Z ,接头螺帽/ 1 n2 08 士13 士112 58 士 3 土 11 专3 28 1 1 3 土 11 合4 01 0 士 3 土 125 01 2 士 3 士 12 奇6 31 5 士 3 土 12 备注: 螺纹尺寸符合G B / T 7 3 0 6 . 1 - - 2 0 0 0 ,A . 3 . 2 9 0弯头 安装尺寸见图 A .A . 3 . 3 9 0 0 三通 安装尺寸见图A .l l a ) 及表 A . 1 2 .1 1 6 ) 及表 A . 1 2 .a )b )图 A . 1 1 9 0 0 夸头及三通表 A . 1 2 9 0 0 弯头及三通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 螺纹尺寸 d I nZ ,Z ,2 0R C 音1 1 士 11 4 士12 5R C 子1 3 . 5 士 1 7 士 3 2RC11 7 井2 2 士 4 0R C l 夸2 1 士 12 8 士 5 0R C 1 音2 6 士 护3 5 ; 6 3RC23 2 . 5 士 尸4 7 士 z注1 ; 螺纹尺寸符合G B / T 7 3 0 6 . 1 - - 2 0 0 0 ,注2 : 在有内 螺纹的接头端, 应适当加强。2 0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A . 3 . 4 钻结和内螺纹变接头 安装尺寸见图A . 1 2 和表A . 1 3 图 A . 1 2 粘结和内螺纹变接头表 A . 1 3 粘结和内螺纹变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 螺纹尺寸d l nZAbab2 0R C 合R C 音5 士 12 4 士12 5R C 子R C 合5 士 尸2 7 士 32RC1R C 寻5 士 3 2 士 尸4 0R C 4R C IRCI5 士 3 8 写5 0R C I 合R C 1 令7 士 4 6 士 56 3RC2R C I 合7 士 5 7 士 尸注1 ; 螺纹尺寸符合G B / T 7 3 0 6 . 1 -2 0 0 0 .注2 : 在有内螺纹的接头端, 应适当加强。A . 3 . 5 枯结和外螺纹变接头 安装尺寸见图A. 1 3 和表 A. 1 4 .你呐ti X l ti 入勺丫丫户内一v一刁 m图 A . 1 3 粘接和外螺纹变接头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1 4 粘接和外蛆纹变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公称外径 d 一一_l abcb仁2 0R 专“ 音R 令2 3 士 14 2 士 12 2 士 12 5R 寻R 寻R12 5 ,4 7 + 丫2 7 .3 2R1R1R 1 十2 8 只已5 4 ; 名2 9 士 64 0R 1 专R 1 专R 1 合3 1 土 ;6 0 鱿2 9 5 0R 1 合R 1 合R23 2 ;6 6 士 护3 4 ;6 3R2R23 8 + 丫7 8 士 常 ?注: 螺纹尺寸符合G B / T 7 3 0 6 . 1 - - 2 0 0 0 ,A . 36 P V C接头端和金属件接头A . 3 . 6 . 1 1 型金属件上有内螺纹安装尺寸见图 A . 1 4和表 A . 1 5 .A . 3 . 6 . 2 II型金属件上有外螺纹安装尺寸见图 A . 1 4和表 A . 1 5 ,1 型金属件上有内螺纹n型金属件上有外螺纹1 接头端( P V C ) ;2 - - 一 垫圈;3 -接头螺帽( 金属);4 -接头端( 金属内螺纹) ;5 - 一 接头端( 金属外螺纹)图 A . 1 4 P V C接头和金属件接头22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A . 巧P V C和金属接头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接头端( P V C )接头螺帽 M内或外螺纹接头端( 金属) G 1 n公称外径 d Z2 03 士 139X 22 53 士 14 2X2;3 23 士 15 2X214 03 士I6 2X 21 令5 03 士I7 2X 21 音633 士18 2又 23A . 3 . 7 P V C接头端和活动金属蛆帽A . 3 . 7 . 1 短型见图 A . 1 5 a ) 和表 A . 1 6A . 3 . 7 . 2 长型见图 A . 1 5 6 ) 和表 A . 1 7 ea )b )接头端( P V C )_ 一 金属螺帽;3 平密封垫圈。图 A . 1 5 P V C接头和活动金属螺帽2 3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1 6 短型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接头端( 承口)金属螺帽 G I fid Z2 03 士 112 53 士 11 宁3 23 士 11 专4 03 士125 03 士 12 奋6 33 士 12 宁表 A . 1 7 长型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接头端( 承口)接头端( 插口)金属螺帽 G l nd Z d ,Z 12 02 2 土 ;252 3 士 :2 02 6 士 贯13 22 6 4 -2 52 9 士 1 令4 02 8 士 早3 23 2 士 令1 音5 03 1 -4 03 6 ;2A . 3 . 8 P V C套管和活动金属螺帽盖 安装尺寸见图A . 1 6 和表A . 1 8 , 工 型1 -P V C套管;2 一 一 金属螺帽( 特殊结构) ;3 平密封垫圈I I 到图A . 1 6 P V C套管和活动金属螺帽盖2 a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A . 1 8 P V C套管和活动金属螺帽盖安装尺寸单位为毫米P V C管( 承口)P V C管( 承口)金属螺帽 G 1 ndZ 】d ,Z ,2 03 士 1;2 53 士 12 06 士 113 23 士 I2 57 士 1 奇4 03 士I3 27 士 11 音5 03 士 14 08 士 126 33 士 15 01 0 士 12 合25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系统适应性试验方法B . 1 塑料管道系统硬聚氛乙烯( P V C - U ) 管道用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一负压密封试验方法B . 1 . 1 原理 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将P V C - U插口管段插进承口管段中组成试样, 并使两管段轴线成一变形角度, 在规定的两个负压条件下保持规定时间, 试验过程中检查试样是否有渗漏B . 1 . 2 设备B . 1 . 2 . 1 工作架至少包括两个端部固定装置, 其中一个可以移动以使试样连接部位产生偏角, 并可对试样施加负压( 相对真空) 。典型装置如图B . 1 00 . 5 dlooms2)1 一 二二I we 叮匕习_ 一 仁 -.台 11口 刁 一 一 一 止一一 打 一 L 一 一 承口 端面和插口管段密封封头之间的自由长度; dn 管段的公称外径; 1 ) 一 一 侧量的起始点和调整的偏转角度. ( a =2 ) ; 2 ) 一一管系列 S 1 6 或更大的管材, 用一对卡具使管材变形( .h ; B . 1 . 4 . 2 ) . 注: 偏转量f 和偏转角度。 关系为: f -=L s in a ,当. =2 , f = 0 . 0 3 5 L . 图 B . 1 典型的装置图B . 1 . 2 . 2 真空表, 精度为测量值的+1 %eB . 1 . 2 . 3 卡 具, 能在承口规定距离处对插口管段施加变形力。B . 1 . 2 . 4 真空泵, 能保持要求的负压( 见B . 1 . 4 . 6 ) .B . 1 . 2 . 5 隔离阀, 位于试样和真空泵之间。B . 1 . 3 试样 试样应由符合G B / T 1 0 0 0 2 . 1 插口管段插人P V C - U承口管段组成试验中应采用同一公称压力( P N ) 或管系列S的插口管段和承口管段。 在可采用的尺寸范围内, 插口管段平均外径应取偏差范围内的最小值, 承口管段的承口尺寸( 平均内径和密封槽直径) 应取偏差范围内的最大值 插口管段的自由长度I . , 即承口端面和插口管段密封封头之间的距离, 应为管材公称外径的5 倍,且在 5 0 0 mm-1 5 0 0 mm之间。B . 1 . 4 步骤B . 1 . 4 . 1 在工作架的固定装置上固定承口不能有任何变形, 且保持承口 轴线水平, 并调整插口管段轴 2 6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线与承口管段轴线重合B . 1 . 4 . 2 对于管系列 S大于等于 1 6 ( 即薄壁) 的管材, 在距离承 口端面 0 . 5 d 。 处装上一对 1 0 0mm 宽的卡具, 此卡具能使插口管段在垂直面上变形 5 %,B 1 .形力B 14 . 3 对于管系列 S小于 1 6 ( 即厚壁) 的管材 在靠近承口端的卡具侧表面上测量变形, 执行 B . 1 . 4 . 4至 B , 1 . 4 . 6给出的步骤, 不 施加变4 . 4 在不受外力情况下使插口管段偏转角度。 。如果a 02 , 固定管段并继续试验;如果a 2 0 , 继续偏转管材, 直至达到- 2 - , 而后继续试验4 . 5 下述条件下进行 B . 1 . 4 . 6 :a ) 保持插口管段在垂直面的偏转角度并在试验过程中检查和记录渗漏现象;b ) 环境温度恒定在 1 5 0C -2 5 之间, 偏差为士2 *C o4 . 6 对试样施加负压, 直到达到( 0 . 0 l 土。 . 0 0 2 ) MP a ( 见图B . 2 ) .一 。 户 / MP a图 B . 2将试样与真空泵断开, 监测压力 巧 m m负压试验图并记 录压力的任何变化。如果负压的变化超过0 . 0 0 5 MP a , 停止试验。 当负压的变化不超过 。0 0 5 MP a 时, 继续试验, 增加负压到一( 0 . 0 8 士。 . 0 0 2 ) MP a 再次将试样与真空泵断开, 监测压力1 5 m i n 并记录负压的任何变化。 注1第一个负压的绝对压力接近。 . 。 , M l a , 第二个负压的绝对压力接近。0 2 M N 注 2 : 负压的变化不必是线性变化B . 2 塑料管道系统一硬聚氮乙烯( P V C - U ) 管道用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一内压和角向挠度密封试验方法B . 2 . 1 原理 在规定温度范围内, 将P V C - U插口管段插进承口管段中组成试样, 并使两管段轴线成一角度, 在规定内压条件下保持规定时间, 试验过程中检查试样是否有渗漏。B . 2 . 2 试验装置B . 2 . 2 . 1 工作架至少包括两个端部固定装置, 其中一个可以移动以使试样连接部位产生偏角。典型装置如图 B . 3 。G B / T1 0 0 0 22 一Z Q O 3盯. . .,. .助.日 - -, 峋. .,. . ._=J IUi. 口 飞尸 叫 - 肠 一-一,一- . -一 六一 一 式管段的公称外径; L 管段的自由长度; 1)供测量和调节偏转角度口 的参考点(a=2 。 ) 图 B . 3 典型装置图B . 2 . 2 . 2 施压装置, 能对试样施加和保持至少 2 倍试样公称压力的可调内静液压力B . 2 . 23 压力测量装置: 能够测量规定的 静液压值。B . 2 . 3 试样 试验所用插口管段应与承口管段的公称压力一致 插口 管段的自由长度L , 即承口 端面和插口 管段密封封头之间的距离, 应为5 倍管段公称外径d 。 ,且最小 5 0 Omm, 最大不超过 15 0 Om m。 注: 管段的 平均外径么 , 应取符合规定的最小值, 承口 尺寸( 平均内径试 二 , 弹性密封槽直径) 应取生产商说明的最 大值, 以获得极限配合尺寸。B . 2 . 4 步骤B . 2 . 4 . 1 将承口管段固定在工作架上, 不允许有任何变形, 使插口管段与承口管段轴线重合。B . 2 . 4 . 2 通过试验装置使插口管段偏转角度。 , 接头部位不允许施加外力。 如果a =20, 固定管段并继续试验。 如果a P N单位为M P a ;试 - - P V C - U管材的 计算内 径, d , - 2 eP V C - U管材的部分 F计算值见表 B . 1 .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表 B . 1 弯曲力的计算值单位为牛顿PN双承口连接件的弯曲力 F0 . 6 MP a0 . 6 3 M P a0 . 8 MP a1 . 0 MP a1 . 2 5 MN1 . 6 MP ad S 2 0 . 8S 2 0 S1 6S 1 2 . 5Sl oS 811 01 2 51 6 02 0 02 5 031 53 5 54 0 05 0 06 3 01 1 7 91 5 5 52 5 113 8 6 76 0 7 89 5 881 2 3 0 01 5 4 6 82 4 3 1 13 8 3 5 31 2 1 71 5 9 42 6 4 04 01 36 37 69 9 2 31 2 6 471 6 0 5 02 5 2 2 03 9 6 9 01 51 01 9 7 53 1 5 55 3 1 27 7 631 2 3 2 11 5 5 8 71 9 8 3 03 0 7 7 84 8 9 3 9 1 8 3 32 3 8 53 9 5 56 1 2 79 54 01 4 8 1 71 8 7 9 72 3 6 5 43 7 8 9 35 9 6 0 22 2 8 02 9 3 04 8 1 67 5 0 01 1 59 21 8 41 32 3 3 7 72 9 7 9 74 6 6 2 27 3 6 5 12 7 4 83 4 8 95 7 3 88 9 8 91 3 9 5 62 2 2 3 52 8 2 8 435 7 6 55 6 06 4a s为符合 G B / T 1 0 7 9 8 的管材系列B . 4 . 4 . 2 将试样放在低摩擦的支撑上, 并确定管材和连接件的轴线在一条线上( 见图B . 8 ) ,B . 4 . 4 . 3 将试样装满( 2 。 士5 ) 的水, 排尽空气, 在此温度下预处理 6 0 mi n ,B . 4 . 4 . 4 在B . 4 . 4 . 5 中规定的1 5 至2 0 范围内任一温度下进行试验, 保持士2 C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连接件是否有泄漏。B . 4 . 4 . 5 按图B . 9 示意进行试验, 不要求力呈严格线性变化, 液压压力和弯曲 力的变动应控制在护%以内。f盛.TesesesesesP =f-C P N70 I M Pa0 吕M P a一 P M Pa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mi nt卜 图 B . 9 有弯曲力的静液压实验图表 注: 实线代表水压力变化的时间极限( 包括恒定值) , 点线代表弯曲力F ( 不代表具体值) , 压力或力的变化不要求是 严格的线性关系。A点: 在 5 mi n内将水压升至 1 P N, 并保持 5 mi n ,B点: 在 5 mi n内将水压升至 2 . 5 P N, 并保持 5 mi n ,C点: 在 5 mi n内将水压降至 1 P NaD点: 保持水压为 1 P N, 在 5 m i n内施加水平弯曲力F eE点: 在弯曲力F的作用下, 再将 1 P N的水压保持5 m i n 3 3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F点: 将水压泄至大气压, 并确保随后 5 m i n内管材的变形保持不变G点: 在 5 mi n内将水压升至 1 P NH点: 调整弯曲力 F到原来的值( 变形的角度将比原来略大)将 F -H的试验再重复 9 次K点: 在 1 0 次循环之后, 解除弯曲力, 将试样中的水排尽, 对试样施加负压达到( 一0 . 0 1 士0 . 0 0 2 ) MP a ,之后使真空泵与试样脱离, 观察负压1 5 m i n , 然后再施加负压到( -0 . 0 8 士。 . 0 0 2 ) MP a , 使试样与真空泵脱离, 再观察压力 1 5 m i n ,B . 4 . 4 . 6 试验完毕后拆开所有的组装件并检查所有试样 记录破裂或变形的情况G B / T 1 0 0 0 2 . 2 -2 0 0 3 附录C ( 资料性附录)木部分章条编号与 I S O 4 4 2 2 - 3 : 1 9 9 6章条对照表 C . 1 给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 S O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