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在活动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高屋建瓴,观点鲜明,引起了听众的热烈反响。B他十分仰慕那位科学家,而当他真的见到科学家时,却有点诚惶诚恐。C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D这本小说虽没有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读者的青睐。2 . 依次填入下面的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辟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的司马迁吗?“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A淡远深远怀远B怀远淡远深远C怀远深远淡远D深远怀远淡远3 . 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交流水浒传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小林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C武松,是梁山好汉中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替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风雪山神庙,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被逼上梁山。D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4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A东方歌舞团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C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D管教人员对犯罪青少年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使自己加深了对问题的认识,提高了觉悟。5 . 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要塞(si)凛列振聋发聩锐不可当(dng)B颁发(fn)仲栽殚精竭虑屏息敛声(lin)C悄然(qio)镌刻眼花撩乱摧枯拉朽(xi)D翘首(qio)凌空惨绝人寰一丝不苟(gu)6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搓(ch)捻恍然大悟脑髓(su)花枝招展B确凿(zo)不求什解淋(ln)漓喜出望外C倜傥(dng)花团锦簇竹筛(si)恍然大悟D斑蝥(mo)咄咄逼人睫(ji)毛美不胜收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天道立秋(张承志)(1)那一年立秋日,是个神秘的日子。(2)年复一年地,北京人渐浙开始从春末就恐怖地等着入伏。一天天地熬,直到今年是一刻刻地熬。长长无尽的北京苦夏,在这一回简直到了极致。(3)一点一点地挨着时间;无法读书,无法伏案。不仅是在白昼,夜间也是潮闷难言,漆黑中的灼烤实在是太可怕了。(4)我有时独自坐在这种黑热里,心尖有一块红红的煤火,永无停止地折磨着自己。似乎又全靠着它,人才能与这巨大的黑热抗衡。久久坐着,像是对峙。(5)天亮以后几个时辰,大地便又堕入凶狠的暴烤。有谁能尽知我们的苦夏呢?(6)街上老外,满脸汗水。(7)度夏的滋味、中国人是说不出的。(8)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绝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怀疑没有天理了。(9)可是,那一天是立秋。上午我麻木地走进太阳的暴烤。我已经不信任节气,不相信北京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毒日头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待,没有想象那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10)火一样的上午,过去了。(11)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只是挤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唯一的度命方式。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12)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我觉得胜利的感觉浮在自己颊上。生命又战胜了,我默想,这样活着如同战士。(13)下午的阳光开始显得五彩摈纷,美丽得让人忘却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见一丝温柔。如同一个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女性的唤声一样。即使如此在那个瞬间里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它。(14)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北京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讯号。我差一点喊出来,一切是这样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15)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爽开始疾疾运行。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按动了一个无形的天道的开关,把怜悯和公正一同随着凉爽送进了这个苦难世界。蓝天顿失了那种炫目的光亮,此刻蓝色纯正。风升得更高,连梢尖上的叶片也在凝思-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16)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17)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凉爽溶化着抚摸着我。它是证人,它证明我坚持到了今天。(18)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判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大的掌握之中。(19)从那一刻立秋之后,我和北京人便享受着凉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20)回想以前许多年都没有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没有感性。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残酷的苦夏吧,也许是因为从小缺少关于天道的教育。(21)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爽,我久久感动着。从那立秋的时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想证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证明的艰难。(22)因为,中国早就证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7 . 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8 . 下面是文中关于“凉爽”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9 . 阅读散文可以沿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陈述你的理解和思考。“我”:我是证人,我证明天理的真实。“我”: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我”: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_。10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材料二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 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材料三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过了冬至大一岁”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请结合天道立秋和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70字以内)(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旧土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的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勒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又被埋到这片地下。地被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有闲过,会老了吗?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在抽芽,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每一捧旧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旧土,无不经受了数亿年的风霜雪雨,无不经受了数不清的践踏和摧残,无不见证、饱尝和承载了死的悲惨、血泪与世间残酷。被屠刀,被烈火,甚至被炮弹蹂躏过的泥土,喝过雨水,照样会活,照样会新,像新的泥土一样。这就是旧土。旧土承载世间万物,承受了天地间风雨雷电的摧残,承受了人和动物的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发生在大地上的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恶。尽管它是负重和苦难的,但旧土不旧,旧土在一滴水的滋润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精灵。我膜拜大地,敬仰旧土。(文/宁新路有删改)11 . (小题1)第段中作者说“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作者为什么埋怨父亲?12 . (小题2)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13 .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14 . (小题4)怎么理解第段“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这个句子的含意?15 . (小题5)请对第段这老田里的泥土“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作简要品析。16 . (小题6)把文章结尾段删去好不好?请简要分析。17 . (小题7)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旧土与水?请说出理由。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伤仲永(节选)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8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含义。(1)父利其然也(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3)卒之为众人(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9 . 将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0 . 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21 . 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四、句子默写22 . 经典诗文默写。少壮不努力,。(汉乐府长歌行)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从望岳中“,”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3 .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_,以一个“_”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4 . 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名著阅读名著阅读25 . 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情节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财物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B众多的土著人包围了“诺第留斯”号潜艇,尼摩船长很镇定,他将电接通到潜艇的平台,把土著人吓走了。C“我”在海底散步时看到了灿烂的美景,并把心中的新奇感觉用一种约定的记号告诉了康塞尔。D确定了南极点后,尼摩船长将一面中央绣着一个金色字母“N”的黑旗展开来,他称“南极”是“我的新领地”。26 . 在托列斯海峡,“诺第留斯”号潜艇遇到_的险情;艇上的人在红海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面对冰山的围困,艇上的人用_方法自救。七、综合性学习27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每有雨滴飘落之时,便是灵魂荡涤污(gu)之日。它落在屋檐上,让黛瓦更蓝;落在窗台上,让雕窗棂框更艳;落在草木山川中,能让碧空澄( ch)无尘;若落在眼眸,落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