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原市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多芬,在追梦的路上,双耳失聪,但他这个名字,却流芳百世,妇孺皆知。B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发展下去。C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D在辉煌共和国读书活动中,我市涌现了500 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空军紧跟世界空天领域发展趋势,推动空军军事理论、备战训练、人才装备等。B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包罗万象的进口产品吸引人们驻足观赏。C这些绿色健康食品,将增加广大人民的生活品质。D杭州育才学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时间大约一个月左右。3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明代万历年间,陶瓷大师吴十九创制了一款“卵幕杯”,“薄如鹅卵之幕,莹白可爱”。这种脆弱又坚韧的美,靠的是利胚师傅的功夫。景德镇的薄胎瓷源于宋代影青瓷,那时这种瓷器就有“滋润透影,薄轻灵巧”之说。说的就是吴大师能将茶杯的厚度,利薄到犹如鹅蛋壳里面的那层卵衣。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出的器型还是厚墩墩的,碗口、碗腰、碗底处留有少许蓄泥。利胚师博的工作则是尽可能地削薄胚体,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一只 100 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下不到20 克。ABCD4 . 几次拿起十字路口的顽童这本书又放下,因为不时会有画面打断我的思路,那是在我18年的教书生涯中遇到的一个个顽童的画面。有意思的是,其他学生凝固在我记忆中的是“图片”形象;而他们却是“视频”故事,他们所占据的老师“内存”实在比其他孩子要大得多。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漫长的教学生涯给“我”留下很多回忆。B顽童让“我”想起曾经发生的许多故事。C顽皮学生留给“我”的印象更为生动深刻。D这本书触动“我”对教学生涯的许多联想。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猹(ch)纪弦(xun)晶莹(yng)忿忿然(fn)B髀(b)藻荇(xng)幽邃(shu)泰然处之(ch)C廿(nin)娴熟(xin)烙印(lo)五行缺土(hng)D黛(di)矜持(jn)深湛(zhn)光彩熠熠(y)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有麦青青于野刘新昌深冬,读老树画画,读到一句“有麦青青于野,有你在我心头”,心底温泉一般,汩出一汪暖意。悸动的心,立刻想起家乡的冬野里,那一垄垄泛着春绿的麦子。家乡的麦田,是冬日里最蓬勃的一抹亮色。如果有时间,一个人慢悠悠地走在田埂上,空气清冽,视野开阔,远山近水,屋舍阡陌,皆是一部黑白默片,肃穆清寒。唯有这青青小麦,鲜亮亮地撩动你的心,那一片片嫩绿的麦叶,像绿色的火焰,在你的视野里熊熊燃烧。麦子耐寒,跟梅花一样,喜欢雪。当雪降临时,梅花喜欢将孤傲写在枝头,而麦子呢,卑微地匍匐起来,跟大地亲吻。因此,雪地里,看到梅花,人会觉得冷,而看见麦苗呢,就会觉得暖,其实,这是一种视觉体验。但父亲却将这种体验拟人化了,他说,麦子是个朴实的阿哥,它秋天发芽,冬天成长,春天拔节、夏天成熟,普通,却给人一种安全感。而梅花呢,是个冷艳的贵妇,它疏影横斜,不蔓不枝,孤傲清冷,香冰气寒,美艳,却给人一种距离感。我觉得,这是父亲最诗意的一次表达,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用多年的生活体验,感悟出诗一样的语言,他也像麦子一样,用他的勤劳,朴实和坚韧,让我们五姊妹有了一种最实在的安全感。记得小时候,父亲爱种麦。每年秋天,农闲时节,别人已在家享受清闲,而父亲,却转入另外一个战场,他将房前屋后的土地,一寸一寸,深耕细翻,然后,播麦种,盖薄膜。父亲说,除了水稻,麦子和农民最心意相通,只要你够勤快,懂节气,能准时把它播种到土壤里,它就不会辜负你的期盼。干旱也好,冰灾也罢,春天一到,麦苗总会生机盎然地出现在你的视野里,给你长出白面馒头和幸福日子。那些年,每到三四月份,大米总是青黄不接,别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而我们家,总能吃到香甜酥糯的馒头、馍馍、面疙瘩。后来,上学了,读课文,读到“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心里竟沁润出一种温润润的熨帖感和稳妥妥的踏实感。不过,雪地里,也有些小“破坏分子”,总在打着麦苗的主意,比如几只田鼠,或一只野兔,悄悄地钻进麦田里,躲在积雪下,偷偷啃噬麦苗。父亲见了,也不去赶,只是嗔怪地喊冰天雪地的,吃点叶子赶紧回家吧。而我,趁父亲不注意,总用弹弓射那些鬼头鬼脑的家伙。有一年,下雪后,我在麦田四周,放了八个老鼠夹子,第二天一大早去看,我的乖乖,八个夹子,夹了两只兔子,七只田鼠,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那两只田鼠是怎么同时踏进“雷池”的。现在,我们五姊妹都已成家立业,父亲也老了,身体已不允许再种麦田了,但每每看到有麦青青于野,我就觉得,不管生活怎样艰难,前面总有一片绿油油的希望在等着。注:老树画画,网名,又名老树,原名刘树勇,画家。6 . 文章开头引用老树的诗句“有麦青青于野,有你在我心头”有何好处?7 . 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8 . 文章不仅写麦子,还写了父亲,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有关父亲的细节。_父亲爱种麦子养家_9 . 赏析下面的句子。干旱也好、冰灾也罢,春天一到,麦苗总会生机盎然地出现在你的视野里,给你长出白面馒头和幸福日子。10 . 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但每每看到有麦青青于野,我就觉得,不管生活怎样艰难,前面总有一片绿油油的希望在等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我的父亲粱漱溟我父亲天资不高,但秉性笃实。他心里相当精明,但很少见之于行事。他为别人最不可及之处,是意趣超俗,满腔热忱。我最初的思想和做人,受父亲影响最大者,就在这里。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兄妹共四人,我排行第二。父亲对我们是宽大和慈祥的,尤其对我。儿时记忆,大哥挨父亲的打,仅有几次,被厉声训斥的事很少;而我则一次挨打的事也没有发生过。我小时候既呆笨,又执拗,应属“该打”之列,但父亲却对我绝少正言厉色的教训。父亲对我的教育,与其说是教训,毋宁说是提醒和暗示。我儿时完全没有感觉到来自严父的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和威迫,他从未以端凝严肃的神气对待儿童或少年。有这么一件印象极深的小事。大约在我八九岁时,我自己积蓄得一小串钱(用麻线贯串之铜钱),常挂在身边玩。有一天忽然不见,各处询问,并向家人吵闹,终不可得。隔天父亲在庭前桃树枝上发现,心知是我自己遗忘。他不斥责,亦不喊我来看,却铺纸写了一段话,大意是说他有一小儿自己将钱挂在树上,却到处询问,吵闹不休。如此糊涂,真不应该。写完后交与我看,亦不作声。我一下子呆住了,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愧,追悔自己的举动。这桩事很能说明父亲对我的管教方法。在我七八岁至十二三岁之间,我所受父亲的教诲,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一是听他讲戏。父亲平日喜欢看戏,常以戏中的故事、人物讲给儿女们听;孩子们也常随他去看戏,但大都似懂非懂。再是同他上街,购买日用品或办一些零碎事,借此练习经理事务,懂得社会人情。三是经常听他对我们生活和做人的告诫。例如关于清洁卫生及如何照料身体,如何尊长爱幼等事,他都极为耐心而细致地嘱告我们。到我十四岁以后,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诸行事。父亲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不同意的,也只是让我知道他不同意而已,却从不加以干涉或制止。当我十七岁和十八九岁时,有些关系颇大而与他见解相左之事(如我加入京津同盟会,参加辛亥年革命党的活动),他仍不加干涉。就在父亲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自以为是,自以为非,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自强。11 . 请联系全文概括选文第节在全文中的作用。12 . 文末作者阐述“就在父亲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自以为是,自以为非,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自强”,结合选文内容归纳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他现在哪些方面?13 . 请结合上下文语境,品味文中划线句子和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我小时候既呆笨,又执拗,应属“该打”之列。(2)我一下子呆住了跑去一探即得。14 . 月迹中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月亮,发现美,把孩子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界。文中的“父亲”用这种方法引导儿子感知、反思、成长,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他们这种教育方式的认知。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1)有约不来过夜半,_。 (赵师秀约客)(2)故园东望路漫漫,_。 (岑参逢入京使)(3)正是江南好风景,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春潮带雨晚来急,_。 (韦应物滁州西涧)(5)_,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6)江山代有才人出,_。 (赵翼论诗)(7)峨眉山月半轮秋,_。 (李白峨眉山月歌)(8)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9)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在木兰诗里面,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四、诗歌鉴赏16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B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D因思杜陵梦,鬼雁满回塘。(2)诗句“马作的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曾巩绝弊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选自宋史曾巩传(注释)福:福州。主守:寺院住持。赇(qi)请:通过贿赂托人办事。俾:使。徼(yo)求:要求;请求。鬻(y):卖。直:通“值”。17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僧利/其富饶B以绝左右徼/求之弊C岁鬻园/蔬收其直D巩/俾其徒相推择18 . 解释加点词。识(_) 以(_) 绝(_)19 .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2)岁鬻园蔬收其直20 . 读了文章,你觉得曾巩是个怎样的人?六、综合性学习2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2018年初,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这是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原创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让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问题一:节目名为“经典咏流传”,请你围绕“咏”字谈谈对题目的理解。问题二:下面为节目主题曲的歌词,请从歌词中任选两处,写出相关连续的两句诗。“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特别想念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社区建设与居民行为影响分析-洞察阐释
- 3D城市模型的动态更新机制-洞察阐释
- 物联网技术在食品消费行为分析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从经典物理到量子革命的电磁学发展史-洞察阐释
- 不可逆过程与化妆品成分检测技术-洞察阐释
- 无麸质烘焙食品的结构与形态创新-洞察阐释
- 沉浸体验-虚拟现实社交互动中的沉浸体验研究-洞察阐释
- 微纳米加工技术革新-洞察阐释
- GB/T 45635-2025进出境特殊物品经营和使用生物安全风险控制规范
- GB/T 45530-2025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 轨道工程施工课件
- 初学者必看-骨科读片课件
- 25Hz相敏轨道电路
- 银行抢劫预案演练
- 质量工艺问题反馈单模板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3.4 第1课时 羧酸 学案
- 最全深圳市工改工案例分析
- 高边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 GB∕T 37821-2019 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规范
- 公共场所卫生 可吸入颗粒物PM10 方法验证报告
- 医院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