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读“死”书与读“活”书蒋孔阳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就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选自蒋孔阳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有修改)1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 . 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A科学上的创造发明,都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B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主要例子是“四人帮”时的“假、大、空”。C“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D“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者引用这句话主要是强调,阅读的关键是人的心理。3 . 文章段说“自然是读“活书好”,段又说“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这是为什么呢?简答。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这使我记起幼时曾猜过一个谜,谜语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此后我就留心这八条脚的“诸葛亮”怎样捉拿飞将,并且看出,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如果蚊蚋等小虫飞去,触在网上,急待挣扎时,蜘蛛忽然赶到,急忙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或者就吸食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中央或檐下去了。好像我们咬片面包或饼干似的不费力气。如果投入网里的不是这等小虫,却是气力较大的飞虫,它急忙跑来,便放出丝来,用脚拿了丝向飞虫去缚,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例如蜜蜂;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地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看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有时捆缚的丝密到像一个布袋。蜜蜂被包在这样的袋中时,往往还会发吱吱的微声。但是小孩们常爱蜜蜂,不喜欢蜘蛛,如被他们看见,往往把蜜蜂救下来了。但是最难捉的是披甲的飞将,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被兜住了,但是它的甲很厚,很重;不但如此,而且它的力气很耐久。它的六条脚东一推西一撑,好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了。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蜘蛛只能怅然地在网上望一望。这倒还没有什么要紧,最可怕的是碰见蜾蠃。它静悄悄地忽然来了;振动它的翅膀,剌剌地向网里去一撞,急又离开。网起了振动,蜘蛛以为已有物网住,匆匆地赶去捕捉时,不提防蜾蠃用了最敏捷的手段,突然把它用足抱住,迅速飞去。蜘蛛被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 (节选自周建人的蜘蛛)4 . 下列关于“蜘蛛捕捉食物情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写蜘蛛捉小蚊蚋,突出蜘蛛的感觉灵敏、行动迅速的特点。B写蜘蛛捕捉“力气较大的飞虫”,使用的是“捆缚法”。C写蜘蛛捕捉“带枪的”“飞将”使的是“游击战”,描写了蜘蛛谨慎而又机智果敢的情态。D蜘蛛捕捉失败时的“怅然”以及被蜾蠃捕食的“难得幸免”,看出作者对蜘蛛的不满。5 . 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写作者幼时猜过的谜,从而引出说明的对象蜘蛛。B选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内容的。C第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分类别、打比方、举例子。D第段画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兼有科学的准确性和描写的生动性特点。6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蜘蛛有各种各样捉拿飞将的方法。B小孩们常爱蜜蜂,如被他们看见蜜蜂被蜘蛛网包住,往往会把蜜蜂救下来。C蜘蛛容易捉披甲的飞将,因为披甲的飞将的甲很厚,很重。D蜘蛛被蜾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二、对比阅读阅读(甲)词(乙)文,完成小题(甲)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乙)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7 . (乙)文的作者是_朝的_(人名),(甲)词的作者是和(乙)文作者同朝代的_(人名)。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日星隐曜,山岳潜形。9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中“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说主人公迎着微风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杆上。B(甲)词上阕情景交融,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油然而生;下阕抒情,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C(乙)文中“进亦忧”呼应上文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亦忧”呼应上文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乙)文作者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多种表达方式,阐发自己的人生见解。10 . (乙)文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1)迁客骚人的情:_。(2)古仁人的情:_。(3)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_。三、句子默写11 . 默写。(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2)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江山如此多娇,_。(4)所以动心忍性,_。(5)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_。(6)永结无情游,_。(7)求之不得,_。(8)云横秦岭家何在?_。(9)陛下亦宜自谋,_,察纳雅言。(10)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_。四、诗歌鉴赏12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诗人选用梅子、_、_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对标题中“闲”字的理解。五、名著阅读13 . 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词有多种词牌,词牌规定了各种词的文字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等。B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故又称“苏东坡”。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便是苏轼的传记。他与父亲苏辙、弟弟苏洵合称“三苏”,都位列“唐宋八大家”。C送东阳马生序马说陋室铭中,“序”“说”“铭”分别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序”多用来作为临别赠言,“说”可以叙事兼议论,而“铭”一般是用韵的。D孟子的文章喜欢用比喻说理,能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同时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体现了这两个特点。(2)在儒林外史中,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对象。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出身于安徽全椒一个“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的。六、综合性学习14 .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话交友】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出自于孔子家语的这段话,阐释了怎样的一种交友之道?谈谈你的理解。_【活动二:话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出现真实姓名以及考生相关信息;50字左右。我想对_说:_【活动三:品名著】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这段文字选自于_,让“我”产生“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的感觉的是什么事情?_15 . 近年来,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飘过,成为各大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1)了解共享单车你在一处共享单车投放点看到了“绿色出行,乐在骑中”的广告语。请对这则广告语的妙处进行点评。(2)使用共享单车一次,你看到邻居阿姨把共享单车停放在小区的楼梯间,而未归还到投放点,你应该怎样劝说她?(3)宣传共享单车为让“环保出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