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工业,盲目崇洋,妄自菲薄,不利自主品牌发展。B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避免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C为了写好作文,青丘白浅不惜寻章摘句,终于写出了令夜华君拍手叫绝的美文。D有部分中国人,以为出了几次国,见识了外国的“月亮”,就对自己的国家吹毛求疵,而忽视祖国的发展与变化。2 .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的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B卖白菜选自莫言文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C兴化籍的三位作家:毕飞宇、庞余亮、朱辉一起游览了“千垛菜花”景区。D“你疯了!”鲁智胜不死不活地说,“人家大工厂不是慈善机构,什么人都照顾。”3 .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节选部分通过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和友谊,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B话剧陈毅市长的作者是当代剧作家沙叶新,课文在成功塑造陈毅和齐仰之的形象中,个性化的语言起了重要作用。C江村小景,作者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诗人、剧作家。这幕独幕剧通过一个家庭中兄弟互相残杀的故事,抨击了兵祸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控诉了战争的罪行。D一厘米这篇课文是百集电视连续剧咱老百姓的节选,所写的是一件小事,却反映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如何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灵,如何培养孩子的精神人格,一个人应该怎样对待尊严的问题。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能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D能否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是学习进步的重要条件。二、字词书写5 . (题文)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3个错别字,在方格内订正。身居简出不屑置辩黯然失色大廷广众随声附和突如奇来金碧辉煌可望不可即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三月的薄唇路来森整个春天里,一向觉得,最迷人的还是春三月。像一位女子,轻启了她的朱唇:柔软、红艳、醇香,还有一份淡淡的迷茫,一份默默的怀想。“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似柳,柳似风,一个劲地“软”。那“杨柳风”,就该是三月的风了。三月的风,不凉不热,不呛不硬,轻轻的,浅浅的,柔柔的。风,吹过水面,水面就荡起层层细浅的波纹,如一个人儿,淡淡的浅笑;风,吹过山坡,山坡就皴出绿意茵茵,似是为谁铺展了一片温柔的情怀;风,吹过枝头,枝头就绽放开花儿朵朵,似是大地举起了华灯万盏;风,吹到一只鸟儿的身上,鸟儿会在天空,划出锐利、清脆的音响;风,吹上人的脸庞,宛如一双柔软的手轻轻抚过,那份温情与和煦,直让人心荡神驰。人该是醉的,醉在这煦暖的三月春风里。早晨,一起床,推开窗户,一场春雨,正淅淅沥沥地落着。举首望天,天空的云,只是浅浅的,绝对没有那种黑云压顶的郁闷感。雨,落得不大,细密、缠绵,仿佛是裹带着万般柔情,人的心中,有一种小溪流淌般的愉悦感;空气里,荡看浅薄的水汽,一阵阵地,抚着人的脸庞,滑滑的,有一种丝绸的质感。看看庭院,地面是湿湿的,但那种湿,丝毫没有黏稠感,那是一种酥软的润湿,“春雨如酥”,或许就是这种效果。细细看去,墙角的小草,刚刚钻出地面,嫩嫩的绿,像点点繁星,逼人眼目;庭院中的树木,被细雨滋润着,树皮发着明亮的光泽。一树桃花,正开着,那种薄薄的白,是如此的娇嫩,使人不敢靠得太近,怕呵出的气息,会弹破了它的柔瓣。那雨,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一切,淅渐沥沥沥地落着,总是那样细,那样柔,那样的情意流转,用它轻柔的情愫,润湿这三月的薄唇。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站立村头,抬头望山,你就能感受到,三月的春山,该是怎样的春意迷蒙,像美人浅浅的眼眉儿。山,就在近处,并不渺茫。不过,山高,你得抬头望山。山上的树,还没有全绿,只是零零星星地发出一些嫩芽,所以,山,依旧疏朗,给人一种明净、通透的感觉。但疏朗中,点缀着的那些点点的绿,就给山增加了盎然的生气。你静静地望着,迷离中,仿佛那绿色,正在缓慢地生长,一簇簇,一团团,很快就朦胧了整个山头。那,就是生机。也许,大地轻翕一下它的嘴唇,春山,就焕发出一派明媚。太阳已经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满山坡。你能看到山坡上那些清浅的绿。青草,还是一簇簇的,还不能蔓延成片,更不能绿满天涯。那一簇簇的嫩草,也许只有在阳光下才能看得清楚,远看,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光点,斑斑驳驳地铺在那儿。虽然浅,虽然薄,可,就是绿,就是亮,有一份耀人眼目的灿然,那是只有春草才有的色彩。“草色遥看近却无”,大概就是这般情味。看看村头,几株桃树,立在那儿。树皮光滑而明净,散着殷殷的光泽;桃花打着苞,正含苞待放,花苞透着浅浅的、薄薄的红,像是女的唇。不,是三月的薄唇:柔柔,肉肉,软软。6 . 文章主要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7 .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风的?有什么作用?8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9 . 怎么理解“三月的薄唇”这个题目?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 嚣赵长天(1)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2)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3)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4)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5)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6)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7)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8)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9)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10)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11)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12)“有人敲门!”他喊起来。(13)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14)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15)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16)“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17)“门别开得太大!”(18)“找根棍子撑住!”(19)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20)他朝后看看。“开啦! ”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21)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22)“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23)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24)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25)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26)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27)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28)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29)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30)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有删改)10 .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11 . 文章叙写了关于基地小试验队的4件事情,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补足空缺。(1)基地小试验队员口渴想喝水,哪怕一口水也好;(2)_(3)_(4)蒙古族同胞得救,基地小试验队员也吃到最甜最美的西瓜解渴。12 . 赏析下列两个句子。(文中划“”句子)(1)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从修辞角度分析)(2)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从加点词角度分析)13 . 找出文中划波浪线句子,为什么他们觉得当时吃的西瓜“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14 .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守住信念才有成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甚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外界稍有诱惑,往往就会偏离人生轨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新闻,说是一个富家子弟,经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把数吨水泥倾倒在邻居门前。警方破案后,揭出的案由令人啼笑皆非:原来是个恶作剧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有篇文章走出沙漠,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着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又是3天过去了,人已渴到生理极限,大家都死死盯着那壶水。可助教呢,死活不肯让大家喝,说还没到最后关头,并不断催促大家:“趁体力还行,再走一程,再走一程到了前面,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家又艰难地朝前跋涉就在大家就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里,其实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诫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 . 文章开头引用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坚信革命必胜的事例有何作用?16 . 全文主要运用了_论证方法和_论证方法。17 . 选文论证语言极富特色,请对下面这句作简要分析。 “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东阿王:曹植。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18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上下一白(_)(2)从武林门而西(_)(3)才一举头(_)(4)即棹小舟入湖(_)19 .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泥于掌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C从武林门而西 子何恃而往D则已心飞湖上也 至则无可用。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2)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_(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_21 . 湖心亭看雪及初至西湖记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请简要谈谈作者在描绘雪景时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句子默写22 . (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盼望着,盼望着,_,_。(朱自清春)(4)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_,_。(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包含着思乡的泪水。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田家即事利登小雨初晴岁事新,一犁江上趁初春。豆畦种罢无人守,缚得黄茅更似人。(注)岁事:农事。江上:江边的田。黄茅:黄草扎成的人。23 . 用自己的话解释“缚得黄茅更似人”的原因。24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综合性学习某班学生在学习了鲁迅先生的系列作品后,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请你跟随他们的学习实践回答问题。25 . 同学们阅读了北京鲁迅博物馆简介,你认为下面文段中的字音、字形及横线处标点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鲁迅博物馆现为司局级公益性事业单位, (l)属于国家文物局,是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填标点)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内。A阜f立属顿号、B阜f隶属逗号,C阜f立属逗号,D阜f隶属顿号、26 . 一位同学准备将介绍鲁迅博物馆的信息编辑并发到微信群中,请你帮助他将下面各短句加以组织并整理成一个长句。鲁迅博物馆是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鲁迅先生值得人们纪念和学习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巨人中国人民为此而建立了博物馆答:_27 . 同学们将鲁迅作品整理成一副对联,请你在横线处填写合适内容使对联完整。举世如野草彷徨,南腔北调,三闲二心,尽是可怜阿Q相;独身向热风,故事新编,总求不使死魂灵。28 . 同学们参观了鲁迅故居。故居北屋后面一间仅有八平米的斗室(俗称“老虎尾巴”),就是当年鲁迅的工作室兼卧室,摆设十分简单而紧凑。北窗下,两条长凳搭上两块木板就是床,垫的和盖的都很薄,冬天“老虎尾巴”里也不单独生火,是和中间吃饭的屋子共用一个炉子。鲁迅曾经说过:“一个独身的生活,决不能常往安逸方面着想的,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籐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鲁迅正是这样,简朴的生活,勤奋忘我的工作,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确“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1)同学们由以上介绍想到了如下成语,其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坚苦卓绝C. 敝帚自珍D.淡泊明志(2)鲁迅先生说:“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此句使用比喻手法,表明自己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却将最有价值的东西献给他人。B.此句鲁迅将自己和牛作比较,表明了自己“谦受益,满招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