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B老舍纪念馆是坐落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D春天到来,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真的是一个百花争艳,风光旖旎的好季节。2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迸溅(bn)忏悔(qin)忧郁(y)B一摞(lu)矜持(jn)伫立(ch)C孱头(chn)执着(zhu)瞬息(shn)D猥琐(wi)赤裸(lu)涉足(sh)3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B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这篇独自,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C短文两篇中的日和月选自散文集龙虎狗,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现当代著名文学家。写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这一笔名。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孟志斌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人们写文章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画龙点睛、洞彻事理,往往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玑,连缀成文,是为阐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连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同理,在文章中,精妙的典故浓缩了丰富的思想,不仅能一字顶十字、一句顶十句,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在古代,文人著述、名士谈吐早把引经据典变成自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春秋时,列国公卿集会,通过讽诵古诗章句以示其志。此后,“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情景更是不胜枚举。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珍宝,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渊源。为何文章大家都乐于引用、化用古语佳句?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融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章句,读来朗朗上口,品之余味无穷,为文章点睛添彩;而经典为大众所共知,引经据典便于读者相互交流、产生与古圣贤灵犀相通之感,所引发的共鸣也是一种心理享受。坚持文化自信,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底气,这底气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从诸子百家到经史子集,从汉赋唐诗到宋明理学,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做到“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要前提。先读典,才谈得上继承弘扬。如果将经典篇章、古语金句等著述放在书架上作摆设,而不装进脑子里,则只能润屋、不能润身。当然,面对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还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只有深知,才能深爱深信,才能从优秀文化的“集成块”中汲取能量、撰写无愧时代的锦绣篇章。4 . 第段文字告诉我们,优秀文化的“集成块”是。(限10个字以内)5 .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用“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证明写文章讲究修辞的重要性。(乙)用文化自信底气的来源阐释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的必要性。(丙)用面对古代典籍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阐释如何用好优秀文化“集成块”。6 . 下面是关于读书的名家言论,你认为哪一个有助于理解第段的内容?(不少于80字)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母亲石梁衡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我又想起我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4期)7 . 文章第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8 . 请说出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母亲复杂的内心情感。9 .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10 . 试分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11 . 文章第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三、情景默写12 . 用课文原句填空。(1)五岭逶迤腾细浪,_。(毛泽东七律长征)(2)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4)与君离别意,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5)孟子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写过与此相近的句子是:_,_。(过零丁洋)(6)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_,_”(龚自珍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四、诗歌鉴赏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3 . 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14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简要赏析。五、课外阅读(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为之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辈皆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宋史苏轼传(注)涂潦,泥沼雨水。畚锸,箕畚铁锹。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虞,防止1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泛于梁山泊告知于帝B朝廷从之山川之美,古来共谈C卒全其城其如土石何D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静以修身1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决曹村”一句属于状语后置句。B“城将为之败”一句属于被动句。C“吾辈皆小人”一句属于判断句。D“轼庐于其上”句中“庐”是名词。17 . 翻译下面句子。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18 . 本文记述了苏轼率领官兵抗洪筑堤、保城安民的事迹,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六、语言表达19 . 下面是一位同学给另一位同学的安慰短信,根据提供的语境,请你在空格上补写一句话。挥挥手,让阴影消散殆尽;点点头,让信心充盈胸膛;,;相信你定会走出人生的沼泽,从而打拼出人生的精彩!七、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学生会组织举办“探索自然奥秘”“艺术修养与人生”这两个主题的讲座,学生会希望人家推荐主讲嘉宾。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从以下人物中选择合适的人选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并任选一个,结合其经历阐明你推荐他讲座的理由。元方傅雷阿龙纳斯保尔“探索自然奥秘”主题讲座推荐嘉宾:A_“艺术修养与人生”主题讲座推荐嘉宾:B_我选择_,理由:_有人说:弱者和强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在信念是否坚定。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A.骆驼祥子 B.保尔我选择_,我认为:_八、综合性学习21 .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新生事物大量出现,这必然促使一些相应的新词出现。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便可发现,语言在悄然演变。比如,现在有人叫“粉丝”,说的就是“追星族”;现在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