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蝈蝈与蛐蛐中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俄罗斯田园诗人叶赛宁则用夜一诗赞美了夜的静谧、美好。B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法国作家雨果发表的一篇演讲稿,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C唐雎不辱使命出自西汉末年刘安编辑的战国策,塞翁失马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向编著的淮南子。D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2 .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大夫而作的。文中“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作者饱含着赞扬之情,概述了白求恩的政治面貌、年龄、来华目的等,让人们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有所了解,为下文议论的展开提供了事实依据。B“少顷”“既而”“未几”“俄而”在古代汉语里都是表示时间较短的词语。C口技选自明代林嗣环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本文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形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令读者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D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地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惨笑,或咕嘟着嘴作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种种现象,不一而足。一一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通过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下棋时被动一方的各种窘态,惟妙惟肖。3 .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磅礴(bng)逶迤 (wi)岷山(mng)毡子(zhn)B抽噎(y)急骤(zhu)猝(ch)然要挟(xi)C呜咽 (yn)澎湃(pi)打颤(chn)蜷缩(qun)D愠怒(yn)羡慕(m)惩罚(chng)逮捕(di)4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下午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B“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认同、支持和理解,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C“双11”临近,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大促销力度,以红包、优惠券、超前预售等方式吸引消费者。D参赛选手不仅能尽情欣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景,还可以真切感受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厚重历史。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黑暗中,他们没有发现任何缺口,只见一长溜整整齐齐的石墙,参差不齐。B到底要不要答应对方的要求?他犹豫不决地在屋子里踱来踱去。C草地的气候变化莫测,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忽而雨雪交加,忽而狂风大作。D这一突然到来的变故,让她惊慌失措,完全失去了自制力。6 .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是“五经”之一。B中国古代文体中的“记”是以记叙、描写为主的,如桃花源记核舟记。C立春、清明、芒种、处暑、白露、冬至等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名称。D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中国经典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漫长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7 . 下列对“中国经典”内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经典等同于“经”,其实指的就是儒家经典,因为历史上儒家思想特别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B中国经典能够做到将儒家、佛教、道教“三教合一”,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大政治特色。C中国经典中的儒、佛、道思想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D中国经典除了圣贤、宗教、学派的著作,还包含历史、文字学名著以及诗词里的名篇佳作等。8 . 下列对“中国经典”形成过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B新的经典并不是照着前世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它本身的思想与价值能被后人认可,于是渐成经典。C古代很多著述,能治世、治心、治身,被后人广泛引用,被一再解释、践行,传诵不衰,此类著述即成为中国经典。D有些著述因为符合统治者思想,充满真理又被多次引用,被皇帝“钦定”为必读书,这些书结果就成为了经典。9 . 下列对阅读经典的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阅读经典时,应该将其放在使它产生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应当活学活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B阅读经典时,既不能抛开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核,也不能因为社会风俗和口耳相传的原因而违背经典的要求。C阅读经典时,要根据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让经典知识再生和重建,使经典中一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D阅读经典时,要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阅读下面文本,回答问题一个走运的人秦文君(1)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2)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3)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4)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5)“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6)“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7)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8)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9)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10)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11)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12)“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 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13)“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14)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15)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16)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17)“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18)“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19)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20)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21)“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22)“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23)“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24)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25)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小题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第二件事(1)第三件事(2)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小题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小题3)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事例做两点简要分析。(小题4)走近主人公,你最想说什么?(50字以上)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谈独立思考茅盾有人问:如何而能独立思考?我想:这个答案可以很多, 其中之一也许是洋洋万言,引经据典,而效果等于不着一字。但是,也还有另一方式的答案: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 “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教条主义是独立思考的敌人,它的另一敌人便是个人崇拜。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但是人类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是犬儒,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诗礼之家”现在 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10 .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11 . 第 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12 . 选文三段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13 . 结合全文,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三、对比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节选自国语)(注)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14 . 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何以战/何陋之有B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下视其辙/其如土石何?D忠之属也/神情与苏黄不属15 . (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16 . 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四、句子默写17 . 诗、文名句填空,并补全作者或篇名。(1)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2)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职业防护的试题及答案
- 19《探索宇宙》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 2025年工业废气催化燃烧技术环保设备市场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
-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开发协议
- 5《做新时代的“小雷锋”》(教案)-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 第5课 建立统计图表(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人教版
- Unit4 Section A 2a-2c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5年金属包装容器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花木租协议书
- 哮喘患儿自我管理指导
- 证券行业智能化投资组合管理方案
- 银行员工消保知识培训
- 地理与劳动教育
-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教案(2024秋)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厂房消防应急预案
- 景区开发政府战略框架协议书(2篇)
- “雄鹰杯”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考试题库(660题)
- 实验室隐患排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