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注音及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丁卯(mo)笼罩孱(chn)头忍竣不禁B修葺(q)瞬息猥(wi)琐悲天闵人C菌(jn)子凛冽步履(l)忧心忡忡D毋(w)宁鲁无虞鲁莽(mng)不期而致2 . 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典质(抵押)举箸 (筷子)宜乎众矣 (应当)B清涟(清水)惧惮(害怕)便扶向路(沿,顺着)C鸿儒(大)干戚(盾牌)无人问津(唾液)D绥靖(安抚,平定)叹惋(感叹)触目伤怀 (心)3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二、现代文阅读惟有少年心整理书柜时,在角落里发现一旧课本,我有点好奇地想看看。伸手一拿竟感觉有点阻力,于是稍微用力把它从书柜壁上揭了下来,只听“刺啦”一阵响。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抚摩着它的苍老。天青色的封面泛灰得很厉害,边角都磨成了弧型,突得盖不住下面的书页。封底已经没有了,两根锈光了的书钉还在坚持。几道灰白的褶痕上,模糊的“昝圣骞”三个字告诉我,这是我十岁读初中二年级时用过的语文课本。我一直认为自己比同龄的孩子少了许多童年的乐趣。因为父母急盼着我成才,五岁就进了妈妈担任校长的小学里。那时的农村小学还是五年制,十岁小学毕业已经不慢了。但妈妈还是嫌慢,于是又跳过了四年级,最后以小学的年龄上了初中。正常学龄孩子的童年是随着小学毕业而毕业的,而我的童年却一直延伸到初中。看着十岁时读过的课本。翻开它吧,我对自己说,去找一找童年的踪迹。长期被挤压在柜壁上,书页间已没有了空气,很实在,也变得难以翻动。我尽量温柔地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我不敢用力,却又很想唤醒一篇篇记忆深处的文章,唤醒熟睡已久九年前的心。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穿过了白杨礼赞,望见了背影,看到了杨修之死 他们都被我打上了儿时的烙印空白处密密麻麻都是字,有的甚至就压在课本上。小小的年纪学那样的经典,只知道把老师讲的内容赶紧写下来。我还记得,当时是很在意有没有把老师的讲解完整记下来,所以也不管盖没盖上课文,只是急速地写。我那时大概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那类学生吧,对课文大多是囫囵吞枣。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师,向父母,也向自己证明:我看过了,我学过了。其实到了现在对这些课文仍然愚钝得很,何况那时年幼呢?“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一生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那时哪里懂得这些文字含义的深邃?老师说好,就用打着圆圈的线画了出来,当堂背得滚瓜烂熟却也不认为有多好。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有人认为是“做作”。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眉飞色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印象颇深的倒是两位老师的朗读。“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是一位吴姓老师的朗读,语调里淡淡的忧伤和略带忧郁的眼神,我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地走了,再拿不来的!”疾言厉色、煞有介事。我记住了这位姓潘的语文老师,也记住了贾雨村的虚伪。手里这册旧课本与案头的书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写在书中的字迹的颜色了。小时候对红颜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现在,随手 “朱批”。那个时候总认为红笔代表了正确,代表了辈分,代表了学问,是老师、父母才能用的。记得在学生中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学生用红笔是对老师的不敬,不能用红笔写人名。敬畏之余,更多是羡慕。期盼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红笔了。现在大了,这个愿望彻底实现了。所看之书,随手的圈画批注都是红笔,内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相比规规矩矩、老成持重的蓝、黑色,红色自然醒目得许多。纸上醒目换种颜色就行,人生的醒目就没有这么容易了。忽然想在这语文书里找找自己年少顽劣的痕迹,想我以前哪里是个能在板凳上安安稳稳一坐四十分钟的孩子!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画在页脚的一幅简笔画,简单到画中仅有的两个小人全由不规矩的圆和歪歪扭扭的线组成。我会心地向后翻去,果然连续十几页都有。一页页单独看,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连续翻过去,人物就都活了。内容是两个武林高手过招,有持流星锤的,有舞狼牙棒的,还有在远处发气功的。翻着,看着,耳边犹闻打斗声。在课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钟里,忙里偷闲,上演一场场孩童心中最简陋的功夫戏,也算是老师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童年依依,昔我往矣,童心邈邈,今我来思。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略有删改)4 . 阅读原文(4) - (14)段,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1)_ (2)_ (3)敬畏红字 (4)_5 . “一页页翻下去,仿佛是走进一片宁静的大海,波澜不惊。九年,竟让一本书也厚重了、成熟了。”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6 . 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1)我尽量温柔的慢慢捻开相邻的两张,缓缓掀起,再轻轻放下,无声无息,全然没有翻动新书时“哗哗”的响。(2)但有多少次“眉色飞舞”的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7 . 文章结尾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最后一句说“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种情怀却无从寻觅了”我到底失去了什么?结合全文内容回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在被称为“文化热”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中国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沉静专注”气质类型的人已经如大熊猫般稀缺,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今天我们怎样阅读(百家争鸣)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媒体信息)精典书店从驻守了18年的解放碑商圈搬迁到南滨路,但精典书店老板杨一介绍到:杨一一直是靠其他生意赚钱来补贴书店。精典书店自1998年创立以来,挣钱时少,亏损时多。当代人娱乐形式多样,电子阅读激增,网购书籍兴起,精典书店跟大多数实体书店一样,都面临入不敷出的经营困局,仅去年就亏损一百多万元。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它山之石)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而中国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仅为4.35本。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星星之火)“在嘈杂的大城市里,在一个奔腾的时代里,如果有一个地方能让你安静一下,找到一点远方的感觉,我觉得就是成功的图书馆。”全国首家晓书馆在浙江杭州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开馆,馆长高晓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希望,晓书馆能成为读者心灵的后花园,陪伴读者享受阅读、诗与远方的乐趣。据悉,杭州晓书馆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读者需提前登记预约入馆,该图书馆每日接待上限为300人。为了让晓书馆的书被更多人读到,晓书馆还将推行“伴读者计划”。从001号伴读者高晓松开始,晓书馆将不定期邀请著名作家、学者和艺术家们驻馆陪伴大家阅读,与读者促膝而谈,答疑解惑、切磋砥砺。网友评论1: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的景致已随处可见,美丽中国在日新月异!更希望晓书馆这样的文化园地越来越多,随处可见到自由读书的人们!网友评论2:这个大屋顶(晓书馆)属于万科良渚文化村的一个建筑。这个在我看来,完全是万科为了提高良渚文化村的品牌而进行的商业行为。我不认可它的公益以及图书馆属性,它就是一个纯商业炒作。网友评论3:炒作也好,商业行为也好,只要“高晓松们”能为大家提供一个美妙的地方免费阅读,修身养性,何乐而不为?8 . 通读材料,你认为什么是阅读危机?9 . 阅读材料今天,我们怎样阅读,推断民营书店衰弱的若干原因。10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B我们应该通过阅读,获得精神养分,来驾驭自己的生活,引导社会健康发展,而不是丢失人文精神,听任生活信马由缰。C很多外国政府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美好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E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11 . 结合语境,品味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一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12 . 结合阅读危机、实体书店举步维艰的现状和网友评论,谈谈你对晓书馆的看法。三、文言文阅读13 . 回答下面问题。(1)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作者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句和文中哪句话照应?(4)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5)请列举两个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四、句子默写14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越明年,政通人和,口口口口。(范仲淹岳阳楼记) (2)树木丛生,口口口口。(曹操观沧海)(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春雨春草的“绝妙佳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4)何处望神州?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北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芒鞋:草鞋。15 . 上阕“莫听”、“_”、“_”最能体现词人从容的气度。16 . 结合全词,品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妙处。六、名著阅读17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以_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其中鲁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_。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_,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_,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七、综合性学习18 . 语文综合实践。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文华文化传承的,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名著大家谈: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的所谓孝道,请列举他最反感的两个故事:“”和“”。(4)请你向你的同学推荐你喜欢的一本书并说说理由。(可以从书的内容、人物、作者情感等方面向同学介绍)综合性学习19 . 读材料后答题毕节地区赫章县可乐乡考古发现的大量出土文物充分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管理高层经理研究生项目实施方案
- 2025年建筑设计师招聘面试题及答案参考手册
- (2025年标准)股权入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股份分红收益协议书
- 2025年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操作面试题
- 2025年美容美发技师专业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教育惩戒制度落实情况调研心得体会
- (2025年标准)古茶树协议书
- 2025年碳汇管理专业人才选拔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高级软件编程技术面试题库
- JTGT 3832-2018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说明部分
- (新)旅行社部门设置及其职责
- 酒店会议服务标准流程作业指导书
-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3版 教案 -第12讲 网络防火墙
- 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 055.重症超声在重症相关操作中应用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