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中国文学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滋味。中国的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所以特别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然而语言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即使是语言大师也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A BCD二、字词书写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甜雅。那蓝锦锻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液,又像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2 . 给加点的字注音:凝固( ) 眸子( )3 . 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改为改为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火车上的故事梅子涵1983年的时候我是助教,出去开会只能坐火车硬卧,不能乘飞机。可是1983年的时候想买卧铺票很难,我只好上车补。火车刚离开上海,我已经站在补票的车厢排队。那是七月,火车上没有空调,所有的车窗都开着,但是所有的夏天炎热还是都在车厢里。广播里说,要过了无锡才能补票。我安心地站着等。我的前面是一个抱孩子的年轻女人,旁边还有一个大箱子。孩子总在她怀里动,还挣扎和哭,女人为难地一会儿离开队伍,一会儿又回来。我对她说:“你就站在旁边吧,等会儿我帮你一起补票。”女人感激地说:“谢谢你,真谢谢你。”女人告诉我,她是去大连探亲,爱人在海军,在沈阳转车。这是一次到沈阳的车,我也是在沈阳转车。补到卧铺票,已经是深夜,我帮女人拎着箱子朝卧铺走去。卧铺早已安静地睡去,灯全熄灭。我帮女人拎着箱子摸黑地走进来时,心里只觉得那些睡着的人多幸福!我用自己天生的好视力寻找着卧铺号,我是中铺,她是隔壁一间的上铺,我让她和孩子睡在我的中铺上,我到隔壁的上铺躺下了。我离开她时,她对着我,也是对着黑很轻声地说:“谢谢你,真谢谢你!”我躺在上铺,没一会儿就睡着了。早晨醒来,车厢里已经被七月太阳照满,我看见女人坐在铺上和孩子玩,我刷了牙洗了脸,就去餐车吃面条了。火车在符离集停下了。这是一个以烧鸡著名的地方。我想,等回来的时候,要买一只烧鸡带回去。可是还没有等我想更多的,火车已经开动。接着听见的是车站上的一片混乱,脚步声和喊叫声。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回到卧铺。卧铺里也在混乱。原来,车站打错信号,火车提前四分钟开了。列车长急得跳脚,因为不少人下车买烧鸡,没来不及上车。那个女人抱着孩子,也没上车,她的箱子还在车上。车长不知听谁说的,昨天夜里是我送女人和孩子进卧铺的,于是就让我学雷锋学到底,明天一早到了沈阳先别去吉林,在沈阳逛逛,傍晚五点半他在车站通勤口等我,女人和孩子坐后面的车到沈阳,我陪他一起把箱子交给女人。我一口答应了。车长说,到吉林的票,他会帮我解决,一定有座位的!我早晨五点半到沈阳,一直逛到傍晚,傍晚五点半和车长在通勤口碰头,女人抱着孩子来了。车长把箱子放在女人面前,女人激动地和我拥抱,那是1983年,中国的普通男女,还不会这样的拥抱,但是她拥抱了我!我乘半夜的车去吉林。车长帮我买的票没有座位,他说,“真抱歉,没有座了,你以后再到沈阳来一定找我,我姓张!”我昏昏欲睡地站着,列车驶过黑夜,我没有一点埋怨,很像雷锋。故事结束。又是夏天,1984年了,我在大连开完会,陪着陈伯吹先生先到沈阳,再回上海。辽宁作协没有给我们票,只是告诉我们,上车后姓陈的列车长会为我们办好卧铺票。上车后才知道陈车长今天根本不当班。我急得发昏!因为陈伯吹先生年纪大了。我让陈伯吹先生先坐在卧铺,我站在过道上等。其实我也不清楚等什么。这时我没有雷锋感觉。结果我等到了张车长!他从过道那一头走来。我大声喊:“张车长!”我的眼泪想出来。我说:“张车长,你还记得我吗?”他看看我:“你就是那个学雷锋的大学老师!”张车长为我们补了票。他说,“今天如果没有卧铺了,我就让你们睡到列车员的车厢去!”第二个故事也结束。哪怕车厢的灯全熄了,还是会有人看见你,我送女人和孩子进卧铺就被黑暗里的人看见了。如果你“学过雷锋”,那么你会等到“张车长”。4 . 请概括第一个故事中“我”学雷锋的几个举动: _- 换铺位 - _5 . 第段的画线句中强掉“学雷锋的”的这一定语作用是_。6 . 文章中第二个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二个故事在情节上是第一个故事的延续。B表明在社会上“学雷锋”的人不止我一个。C表现“我”学雷锋的行为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表现了社会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7 . 第段画线句,若改为“因为你学过雷锋,所以你会等到张车长。”你觉得哪句更好?请说说理由。生活,需要一把剪刀一次,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题材,确信一定能写出一篇好文章。那个周末的下午从图书馆回家,我一边骑车一边在脑海里勾勒这篇文章,有一种回去后非写出来不可的感觉。忽然电话响了,是一个很要好的文友打来的。大街上很嘈杂,我决定回家后再回电。路过一家超市,超市外面正在进行换季服装削价甩卖,刚好我需要买件衣服。停车、挑选、购物,花了近半个小时,然后离开。没走多久听到有人喊我,是一个久未谋面的老领导。出于尊重,我陪他聊天、抽烟,花了近一个小时。快到宿舍,又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求我帮他写个很紧急的材料,于是赶到他办公室。写完材料,天已黑了,他请我吃饭。两人在饭店推杯换盏,一瓶白酒下肚,已到了晚上九点。回到宿舍,匆匆给文友回电话,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写出那篇文章的想法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于是睡去。第二天单位有事整整忙了一天,紧接着单位又组织我们外出学习十天,写作的计划又被打乱了。直到现在,庸常的生活和没有定数的工作,早已将那时构思的文章冲得支离破碎,没了踪影。前些日子读到捷克诗人塞弗尔写的一个故事。一个叫保尔魏尔伦的人,他的妻子生病了,他穿着拖鞋跑去药店抓药。在路上遇到了诗人韩波,韩波没费多大口舌就说服魏尔伦到比利时去旅行了。魏尔伦穿着拖鞋走了,他可怜的妻子病入膏肓,还在等他的药呢。有时,我们极像魏尔伦。“抓药”是我们的目的,可是因为太多的牵绊,我们会走上另一条岔路。我们甚至与梦想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原本可以实现的一些目标,因为一些席常的琐事而搁浅、拖拉、消磨。正如我要写的文章一样,被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枝节节所缠绕,直到泯灭。而这些琐碎事务和细枝末节我完全可以精简、压缩、忽略,甚至删除.如果成功是一棵从我们理想的土壤里破土而出的树,那么生活确实需要一把剪刀,用专注的心态,握住毅力的剪柄,用恒心的刀刃剪去那些牵绊、羁缚、错乱的枝蔓。因为,最具价值的人生需要毅力支撑,需要智慧引领,而成功之果常常结在没有乱草藤蔓缠绕的枝头上。有限的生命周期,开花的季节并不多,腐常的风云常常弥漫视野,生活多了变教,能够自给的养料也十分有限,我们必须要做一件事:精心打磨一把剪刀8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段叙述故事,较为具体,为后文的议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B本文段运用比喻说理,将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具体、通俗易懂。C第段中几个加点的词语顺序可以变动,因为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D第段中的“乱草藤蔓”指庸常的琐事和生活中“旁逸斜出的枝枝节节”。9 . 下面不属于将作者构思好的文章冲得“支离破碎”“没了踪影”的事的一项是 ( )A超市购物、外出学习。B陪领导聊天,给文友回电话。C给同事写材料,喝酒D读塞弗尔写的故事10 . 结合你的实际说说为什么必须要“精心打磨一把剪刀”?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0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让责备。 露布公开的文告。11 . 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策之不以其道D愿陛下亲之信之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_。13 . 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第(1)(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五、句子默写14 .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1);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3),关山度若飞。(木兰诗)(4),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鹧鸪)(5),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6)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7)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8),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9)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0),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六、课内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5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不以千里称也(_)(2)一食或尽粟一石(_)(3)策之不以其道(_)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7 . 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说明只要有伯乐,就可以成为千里马。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了千里马的可悲命运,从反面表明了中心论点。C选文结尾“其真不知马也”一句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点明了文章的主旨。D选文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愤慨之情。七、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和李上舍冬日书事韩驹(宋)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注释: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顾藉:顾念。18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切题,写冬日的气候物色。这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B颔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倦”字不但写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C颈联由写景转入议论,写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自己跟老并没有订立约期,而老却渐渐地来临了。D尾联进一步抒写老来的心境,说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为此挂心呢?这里的老、病、愁都与寒冬暮景有内在的联系。19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情调低落。B诗的前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满目暗淡萧瑟,哀凉孤苦,已或多或少流露了诗人的心境。C颈联诗人将愁与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在调侃中带有无可奈何之意,写得很活,把寻常叹老诉愁语全都抹绝,有强烈的新鲜感。D“飞鸿摩月堕孤音”中“摩”“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的自高而下,而且传达出听者心惊神凄的感受。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苦无依的身世。八、名著阅读20 . 捧读经典名著,汲取人生智慧。请根据要求填空。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 _的态度。九、作文21 . 大作文。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1)别人铺好的路固然平坦,但少了一份坚信,少了一份拼搏的乐趣,也少了一份奋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春不是生命的终点:议论文思维训练教案
- 宠物临时寄养合同
- 时间整点课件
- 童年情景英语单词和句型学习教案
- 合同审批流程自动化标准化模版
- 早教礼貌用语课件
- 早教唐诗0-6岁课件
- 早婚早育护理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早会课件模板
- 2025年砌筑工职业技能鉴定试卷(高级)案例分析试题解析
- 2024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电子学会2024年3月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二级真题(含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
- 弱电安全技术交底【范本模板】
- 员工荣誉证书模板
- 无人机应急通信
- 生物化学之蛋白质化学(唐炳华)
- 产品保修卡模板
- 二次装修管理培训课件
- 八年级集体备课课件
- 包装袋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