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前半期预测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C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D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2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习俗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B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C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字雁冰,代表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四世同堂等。D雨果是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入木三分,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B上海迪斯尼公司认为经济放缓不会阻止游客摩肩接踵,因为它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C上海一新建的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别出心裁。D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觉得轻松,记得牢固。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芦花荡选段,完成文后题目。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洗一洗就精神了!” 老头子说: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4 . 选文第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5 . 选文第段属于哪一种记叙方式?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6 . 从选文内容看,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三、文言文阅读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7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家无井而出溉汲(_)(2)国人道之(_)(3)丁氏对曰(_)(4)闻之于宋君(_)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_9 . 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氏询问这件事呢?10 .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情景默写11 . 古诗文默写。(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诗经关雎)(2)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3)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蓬山此去无多路,_。(李商隐无题)(5)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7)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8)大学生活结束了,临别时艾雪溪与好朋友依依不舍,但又不得不各奔前程,相隔万里。艾雪溪不禁悲从中来,但是一想到王勃曾道“_,_”便也就释然了。五、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2 . 前两句诗中,“涨”字用得极妙,试分析其妙处。13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历来被人们称道,请赏析这两句诗。六、语言表达14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阙厚重,平和的弦乐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空中还漂浮着若有若无的雨丝清晨推窗望去,雨虽停了但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ABCD七、名著阅读15 . 红星照耀中国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是由谁引见的?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八、综合性学习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活动一:解读“和”之义组内同学搜集了下面关于“和”字起源的资料,请你和他们一起解读。(材料一)“和”字源于“龢”。而“龢”又从“龠”从“禾”。说文:“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 龠是中国古代竹制的吹奏乐器,最初只有三孔,后来发展为多孔,即今所谓的排箫。“龢”以左旁的“龠”表形,以右旁的“禾”表声,表示吹时,从长短不同的竹管发出的“和和”乐音以调和众声。(材料二)和,相应也,从口,禾声。(说文解字)(材料三)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康熙字典)16 . 通过阅读这些资料,你推测“和”的起源和_有关,它的本意可能是_,由此引申出的意思有_、_等。活动二:探寻“和”之源(材料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材料二)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17 . 阅读这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活动三:传承“和”之美18 . “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没有谁能离开他人和社会而有所成,也没有一个国家离开国际环境独立发展。小到人与人的相处,大到国与国的相交,我们都有优良的民族传承。请你从 “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中汲取智慧,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100字左右。九、作文19 . 作文。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请以“记得那一次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工程技术中级面试题及解析
- 2025年物联网高级职位面试技巧与模拟题
- 世界地图教学课件
- 2025年酒店管理实习生求职面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电击伤急诊科处理
- 电催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初入金融行业人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血透护理教案
-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门脉高压病人护理
- 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生产安全会议纪要
- 护理文书书写PDCA案例
- 哪个团队收益大+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制作瓷器培训课件
- 初中情景教学法教案课件
- 旧物募捐活动方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25年版)》解读
- 智慧城市建设的伦理考量与社会责任
- 幼儿发展评价手册使用培训
- 口腔门诊客服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