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春季半期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市委书记包惠在意识形态工作会上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抓实抓好这项工作。B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提出的大型文化类情感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C只有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D微电影半山云里的路生动地展示了我市优秀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是我市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实效的大胆探索和首次尝试。2 . 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圃(f)凝望(nng)颤动(chn)一代天娇B汲取(x)诓骗(kung)豁然(hu)吹毛求疵C灵柩(ji)繁衍(yn)怜悯(mn)恪尽职守D诘(ji)难狡黠(ji)藻(zo)饰根深蒂固3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花容月貌的,笑着,走着。B针对考试题目的形式多样,考生一定要有见异思迁的灵活性。C自然科学领域奥妙无穷,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D在未来的通讯行业中,5G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引起一场崭新的网络技术革命。4 .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ABCD5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撺掇/拾掇怠慢消声匿迹周而复始B震撼/遗憾蓦然天衣无缝格物致知C亢奋/冗杂漩涡袖手旁观自园其说D蠕动/妇孺狡辫接踵而至震耳欲聋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一文,完成后面小题今年故宫举办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非常火爆,一票难求。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也让人们为传统文化焕发新姿而感到振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在当下,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通过越来越多样的形式融通古今,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经过多轮富有创造力的探索改造,在许多人眼中,它已不再只是那个坐落在北京城中轴线上72万平方米的皇家庭院。不止如此,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今,说起我们与诗歌书信最近的一次重逢,自然会想到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一档档文化节目。正是在一次次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亲切感、新鲜感和满足感,也让传统文化自身更加具有“时代感”。有人说,故宫等传统文化符号的炼成并非偶然,是因为它很好地契合了中国人对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之情,激发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事实上,回顾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我们的发展有过高峰也有过低潮,前进的道路有过平坦也有过坎坷,但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始终未曾改变。事实证明,一些文化创意类产品之所以受到广泛认可,追根溯源就在于,它们真正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所谓,“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只有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群众,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走进人们心中;也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成为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6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 文章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 . 文章第段先总述_的现象,然后列举了_和_的事实具体阐释,最后强调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是因为_。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母亲是一棵树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巴巴地去看老屋门前的那棵树。老屋门前有很多树,柳树、榆树、槐树,枣树,还有水曲柳。有人问我:“树有什么好看的?到处都是。”我笑,说:“不一样的,那棵树是母亲带着我们亲手栽下的。”是的,那棵叫“水曲柳”的树,是当年母亲和我们一起亲手栽下的,对于我们来说有特殊的感情和意义。尽管老屋早已换了主人,可是那棵树依旧挺拔地站在那儿,像母亲一样,坚强地生活着。我打量着那棵水曲柳,小枝粗壮,树干挺拔高大,经风见雨之后更加茁壮。树是有灵性的,三十多年的树龄,对于一棵树来讲还不算太老,尚属年轻。可是人就不一样了,几十年的光阴,会让一个人垂垂老矣。小时候,我们几个熊孩子喜欢时时刻刻都跟着母亲。母亲干活时,我们也跟着干活,尽管那时还小,干不了什么,可是喜欢围在母亲身边的那种感觉,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的。夏天母亲在树下纳凉做针线,我们便在树下玩耍疯跑。去菜园里揪尚未长大的黄瓜和茄子,被母亲呵斥之后,落荒而逃。或者掐一朵花,偷偷地绑在小猫咪的尾巴上,然后躲在一边,幸灾乐祸地看着小猫咪满地转圈,想咬自己的尾巴却咬不到。晚上睡觉时喜欢围在母亲身边,缠着母亲给我们讲故事。那时候能读的书特别少,所以口头文学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传播途径。每天晚上听母亲给我们讲故事、猜谜语,是一项非常重大的事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如果错过了会懊恼半天。那时候经常停电,哪怕点一盏煤油灯也要继续。那时候,我常常闯祸,今天踢球把人家的玻璃打了,明天骑自行车把自己摔成个乌眼青,后天跑到村西的大水库里游泳,差点把自己淹死。那时候,常常趁中午母亲睡觉之际,一个人偷偷地跑去村西的水库游泳。并不会游泳的我,一样从这头游到那头,完全是在玩命。有一次母亲在水库边上找到我,发了很大的脾气,大声嚷嚷:“不想活了是不是?赶紧回家!”我跟在母亲身后扮鬼脸,回到家里受到了最严重的处罚:写检讨、面壁自省、饿饭。用母亲的话说,是要我长记性。我记得那时候邻村有一个女子,长得挺好看的,年纪轻轻的就离了婚。她常来找母亲哭诉生活的艰辛和不幸。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小孩子,缺衣少食,一时盯不住,不是这个惹了祸,就是那个跑丢了。有一年,她最小的孩子出了车祸,她像疯了一般,到处找人借钱,眼泪流个不停,日夜地在医院里侍候。幸好不是很严重,那个孩子被抢救过来了,可是她却从此留下一个后遗症,一看见车就害怕、发抖。每一个母亲都是一棵树,我们都是栖息在这棵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所有的痛苦与欢乐都对着树诉说。也许这棵树不是很高大,也许不是很强壮,但却在岁月里站成风景,演绎出生命的华章,用树荫无私地庇护着自己的孩子,营造出一片清凉宁静的天地。(选自合肥日报2018年6月27日,积雪草/文)9 . 文题中的“树”指代的是 _和_,通过树表达了_的情感。10 . “小时候”“我”在树下都做过些什么事?11 . 从修辞的角度,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12 . 文中提到村中女子的家事有何用意?13 . “我”家老屋门前的树“不一样的”在哪些地方?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4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蹄之( )(2)技止此耳( )(3)慭慭然,莫相知( )(4)尽其肉,乃去 ( )15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蔽林间窥之16 . 翻译下列句子。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 .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成语:启示:_四、句子默写18 . 用课文原句填空。(1)冰霜正惨凄,_。(赠从弟刘桢)(2)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念天地之悠悠,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4)行到水穷处,_。(终南别业王维)(5)俱怀逸兴壮思飞,_。(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6)_,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7)不畏浮云遮望眼,_。(登飞来峰王安石)(8)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十则)(9)剪不断,理还乱,_(相见欢李煜)(10)古诗文、俗语中有不少与母亲有关的诗句,请列举其中一句。五、诗歌鉴赏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9 . 春夜洛城闻笛中的“闻”在诗中的意思是_。20 .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所描写的情景?21 .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综合性学习材料一:在浩瀚的书海中如何为孩子选书?2 026名被访问的家长中有56%感到困难。为孩子选书,首先考验父母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自己是否是一名合格的阅读者。家长在为孩子选书的过程,实际上也在检验自己的教育涵养和对孩子的关注度。但是一些年轻的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他们回家玩手机、打游戏,很少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更别说耐着性子和孩子们游戏了。父母的榜样胜过无数教育手册。如果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己首先要阅读,关注孩子。如果家长连孩子爱好、性格、语言学习的程度都不能准确把握,又怎么可能了解阅读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选书的困境也就油然而生。同时,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出版少儿图书170万种,比2016年增长了两万种。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如果没有挑选方法,任何一位读者其实都是彷徨的。(选自光明日报,原题为为孩子选书的困惑如何解)材料二: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日人均时间分配表读书时间读报时间浏览网页时间15.38分18.91分98.85分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调查项目中国美国公共图书馆数量3 076个8 951个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个/44万人个/1.3万人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0.58本50本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7%62%人均年阅读量4.39本7本图书畅销类型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小说、科技等(参考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这是公共文化领域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按照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国家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把经费纳入政府预算,并且能够及时、足额拨付,这才是公共图书馆事业有望得到长足发展的根本。而在足额经费的保障之下,有了图书馆,是不是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呢?显然不是。实际上全国县级以及以上城市都拥有了公共图书馆,但是因为管理水平滞后,服务意识欠缺,多数基层图书馆都落得一个“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局面,造成了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有了经费保障之后,公共图书馆应该向现在的民营书店学习,举办读书沙龙、邀请本土以及外地社会各界文化人士、作家举办签售会、座谈会等,让公共图书馆成为一个文化磁场,吸引市民读者前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只有这样,各级各地公共图书馆,才有望像投入民众精神文化领域的一块石子,然后产生涟漪,向周围扩散,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环境和风气。(选自11月5日人民日报)22 . 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家长了解孩子就可以为孩子选一本好书。B家长不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是家长选书困难的一个原因。C中美两国在图书畅销类型上的差异,是两国科技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D举办名人座谈会,吸引群众阅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3 . 分析材料二,归纳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24 . 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这样”指什么?25 . 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6 .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招聘考试中的高频考点解析以机关服务中心为例
- 2025年教师招聘篮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经典试题及答案一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 栽培知识培训民族团结课件
- 2025年粮食储备技术与管理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
- 安徽省铜陵一中、浮山中学等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面试题集与答案详解
- 2025年财务经理招聘面试预测题分析求职必-备攻略
- 校长安全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陕西建筑资质管理办法
- 宝钢质量一贯制管理办法
- 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课件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
- 吊顶钢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 手拉葫芦安全培训
-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讲解
- 乡镇卫生院风险管理制度
- 移动餐车营销策划方案范文
- 2025年修订版《雇佣合同》全文
- 人工智能训练师(3级)理论知识复习题练习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