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升检测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升检测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升检测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升检测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升检测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提升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惮( )归省( )冗长( )粗犷( )烧灼( )亢奋( ) 羁绊( )嗔视( )粲然( )撺掇( )踱步( )颦蹙(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致信儿子麦家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做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我没有到过费城,但可以想象,那边的月亮不会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边的楼房一定也是钢筋水泥的;那边的街弄照样是人来车往的;那边的人虽然肤色貌相跟我们有别,但心照样是要疼痛的,情照样是要圆缺的,生活照样是有苦有乐、喜忧参半的。世界很大,却是大同小异。也许最不同的是你,你从此没有了免费的厨师、采购员、保洁员、闹钟、司机、心理医生。你的父母变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机、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劳,饿了要自己下厨,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泪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寻医生。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样,你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长辈。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长大了。但这,只是仿佛,不是真实。真实的你只是在长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这条路必定是漫漫长长的,坎坎坷坷的,风风雨雨的。我爱你,真想变作一颗吉星,高悬在你头顶,帮你化掉风雨,让和风丽日一直伴你前行。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为什么?因为我爱你,因为那样的话,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苍白的、弱小的,至多不过是一条缸里的鱼,盆里的花,挂着铃铛叮当响的宠物。迭样的话我会感到羞愧的,因为你真正失败了。你可以失败,但决不能这样失败,竟然是被太阳晒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风冻死的。作为男人,这也许是莫大的耻和辱!好了,就让风雨与你同舟吧,就让荆棘陪你前行吧。既然有风雨,有荆棘,风雨中不免夹着雷电,荆棘中不免埋着陷阱,作为父亲,我爱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护好自己哦。说到守护,你首先要守护好你的生命,要爱惜身体,要冷暖自知,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言语的,肢体的,个别的,群体的。青春是尖锐的,莽撞的,任何冲突都可能发生裂变,而生命是娇嫩的这一点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放下任何一切,别无选择。其次,你要尽量守护好你的心。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它应该是善良的,宽敞的,亮堂的,干净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善是良之本,宽是容之器,亮了,才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魉。心若脏了,地狱无处不在,天堂也是地狱;心若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关于爱,你必须做它的主人,你要爱自己,更要爱他人,爱你不喜欢的人,爱你的对手。爱亲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爱你不喜欢的人,甚至仇人敌人,才是道德,才是修养,才是不凡的。儿子,请一定记住,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爱他人是最大的爱自己。呵呵,儿子,你的父亲真饶舌是不?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如果实在想了,那就读本书吧。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读书就是回家,书这一张纸比钞票更值钱!请容我最后饶舌一句,刚才我说的似乎都是战略性的东西,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这也许就是战术吧。2 . 请根据提示填空。在信中,父亲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对即将开始国外生活的儿子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学会自理,_,_,_,爱己爱人,读书安心。3 . 根据提示揣摩下面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怀。(1)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对不起,儿子,我也不会这么做。(提示:如何理解句中的“不可能”和“不会”?)(2)好吧,到此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别想家。(提示:如何理解“我不想你”?)4 . 结合上下文,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心若脏了,地狱无处不在,天堂也是地狱;心若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5 . 读罢此信,你一定有很多感触。请拟写一段推荐语,把这封信推荐给你的同学。阅读一片枣林的召唤,完成下面小题。一片枣林的召唤李登建一树一树的绿浪,你不由得怦然心动,脉管鼓胀。这片枣林里有很多几百年树龄的老树,三四百岁的顶多算是壮年汉子,五六十岁的不过是小儿童。而不论老的少的,枝干都疙疙瘩瘩,树结挨着树瘤,主干部分更是黑鳞斑驳,伤痕累累,那是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印记金丝小枣树每年都得开枷,树干上割一遭韭菜叶子宽、深到木质部的口子,以阻止花期养分倒流,多坐果。农谚云“芒种到,枷枣树”,农人都舍了麦田,提着篮子,拿着刀或镰,来到枣林。裹着枣花香气的暖风一缕缕一缕缕吹拂着,脸庞痒痒的、酥酥的,这是平原上最轻松最惬意的时节。谁会想到枣树们在忍受“割腹”之痛?但一个甜蜜的约定就这样揣在了心里,结结实实、粗手大脚的枣树们,和平原上质朴的庄稼人一样憨厚,从这一刻起,它们带着伤痛,没白没黑、顶风冒雨向前方迸发。秋天,枣儿熟了,又大又密的枣儿缀满枝头,沉沉的,风晃不动,那纷披的枝条仿佛一挂挂金瀑,流光溢彩,壮丽无比。哪一棵枣树不是凝紫垂丹,哪一片哪一坡不飞虹落霞?三天两头来枣园转悠、左瞅右瞧等消息的枣把式,眼睛眯着,皱纹里漾着得意,摘下一颗放进嘴里,“嘎嘣”,脆脆的,甜甜的。他们一分钟也不能耽搁,急巴巴找出长杆,但那和粗壮的手臂接在一起的长杆却不肯用力,只在树头上轻轻地抹。这亲密的接触让枣儿们大为感动,它们满怀欣喜从空中倾泻而下,哈哈地大笑,痛快地叫喊,欢畅地蹦跳。树下的炕席、床单、包袱皮上堆成玛瑙山丘,而成群结伙的顽皮“小子”则专钻草丛,在沟底栖息,可苦了捡枣儿的老婆婆。我从没见过这阵势,只恨眼睛、耳朵不够用,这里红雨阵阵,那边雷声隆隆。团团热浪猛烈地冲撞着我的胸口我再也忘不了这片枣林,我好像它们能给予我某种感召和引领。地处渤海湾沿岸,黄河泥沙沉积,大海被驱赶着步步东移,海潮退去却留下了盐碱。这块土地并不肥沃,或者说有几分贫瘠。但是,枣树却不怕盐碱,不怕干旱,碱不死,旱不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这里生存了,一代一代繁衍生息,至今遍地都是它们的子孙。乡亲们亲昵地称它们“铁杆庄稼”。瞧它们的根,利器一样,猛往下扎,汲取地下苦咸的水,捧出来的却是世上少见的甘果。又一次看枣林是在冬天,这很重要,如果没见过冬天的枣树,你还不能真正认识它们。枣树们站在雪地上,就那么孤寂地站着,叶子凋零殆尽,当初光鲜的果实此刻正煨在别人的火炉里,自己只剩下裸露着的黑色枝桠。但是它们并没有让我们这帮前来赏景的人失望,那黑色的枝桠纵横交错,如蛟龙遨游,如乱箭穿云,如鹿角牛犄角,坚硬,倔强,刚直,遒劲,傲然。在这儿,我头一回发现“黑”是那么美,那么有力量,它竟突破铺天盖地的“白”的围困,跳起熊熊烈火般的舞蹈。等静下来,这“黑”与“白”又组成一幅简洁的版画,格调清新,意境深达,是一件大作品。老北风卷着雪粒呼啸而来,根根枝条铮铮作响,这是古老平原上悲壮的琴声。“唐枣树喊我们去了,快走啊!”我招呼同来的文友来枣林是不能不瞻仰唐枣树的。这棵老枣树实际植于东晋,1680多岁,树身像一块布满青苔的假山石。像一堆锈蚀的铁。尽管有三五根树枝被劈断,整体看树冠却依然茂盛。啊,平原上耸立着这样一棵巍峨的大树,这块土地就不一般了,就有了魂。你看,这棵老枣树高擎着一杆绿色的旗帜,身后集结着百万大军,从遥远的地方走来,正气势雄壮她向前方进发。庆云人把这棵老枣树尊为神,写进县志,为它立碑,给它装了铁围栏。一位叫周德宝的七旬老人,雷打不动,早出晚归,义务看护它。我们每次来,老人都像见到亲人一样,笑哈哈地迎上前,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历史上瓦岗英雄罗成曾在树下拴马歇脚,以枣充饥;唐太宗赐给它“唐枣”的名字;明燕王扫北,它借漫天大雾庇护逃难的百姓;抗日战争时期,倭寇的铁蹄踏入枣林,他们找不到神出鬼没打游击的八路军,气急败坏地向老枣树挥起屠刀,当地村民舍身相护(和所有的千年树神一样,它也有一串传说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唾沫乱飞这是一位出色的讲解员他还讲他亲眼见到的一幕:世纪初一年夏天,一场狂风暴雨摇撼着庆云平原,唐枣树訇然倒地,这可把人们吓坏了,它哪里还经得住这般折腾?扶起它的时候大家心情异常沉重,都不抱什么希望了,可是它却又慢慢活了过来!老汉一边比划一边说,干枯的眼里闪着泪花。我围绕唐枣树转了一遭又一遭,不愿离去。唐枣树始终沉默不语,神态安详。这是一位饱经沧桑、阅尽人间的圣哲,我能感觉到它目光深邃,里面包含了很多智慧,我想从中读出一点什么,即使读不出,在它的绿荫下站一站,那种踏实、安恬、幸福的体验也叫人难以忘怀。(有删改)6 . 文章首先叙述 _的情景,接着描写_的画面,而后描写_的景象,最后记述瞻仰唐枣树的见闻与感受。7 . 文章第段和第段对枣林的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这两段中的一处语句,进行赏析。_8 . 文章-段,主要记述作者一行人瞻仰唐枣树的所见所闻与所感。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谈谈这三段文字对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_三、文言文阅读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小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即更刮目相待(_)(2)蒙辞以军中多务(_)(3)及鲁肃过寻阳(_)10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和“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为师矣B以刀劈狼首C东临碣石,以观沧海D以我酌油知之11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2 . 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详写孙权劝学及劝学的结果和吕蒙的学习过程,说明了学必有得,秉烛未晚的道理。B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也从侧面进一步表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C文章主要是运用直接描写,表现吕蒙的才略大进,突出吕蒙的自信。D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大有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只要学习就可以广交朋友。13 . 孙权是怎样说服吕蒙学习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回答下列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yn y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14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出淤泥而不染(_)(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_)(3)陶后鲜有闻(_)(4)而名之不可(_)15 . 翻译下面的句子。(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16 . 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哪些语句?为什么?17 . 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四、情景默写18 . 名句默写。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兔从狗窦入,_。(十五从军征)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了农村淳朴的风土习俗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19 . 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这首诗用来渲染惆怅别情的景物有哪些? (2)简析“江风引雨入舟凉”中“凉”字的妙处。六、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水浒传中的的及时雨宋江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之首,在 _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他极力主张接受朝廷招安。不久被奸臣_等用毒酒害死。七、作文21 . 最近“点赞”一词风行网络,并且进入许多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口头用语。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中,“点赞”名列其中。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值得点赞的人和事吗?请以“我为他(她)(它)点赞”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