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B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我们的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就节选自四世同堂。D“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上使外将兵”的“上”是臣下对皇帝的敬称。2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老师,前几天我垂询了您一些关于写作的问题,受益颇多,昨天我刚完成一篇大作,还请您斧正。B公历5月5日,小龙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端午节,你怎么不包粽子吃呀,吃完粽子,我还要去浏阳河边看赛龙舟呢。”C小龙请教小强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含义,小强解释道:“立春表示春季的开始;惊蛰意味着春雷惊醒了冬眠的动物;夏至表示夏天到来,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冬至表示冬天的到来,昼最短、夜最长。D小龙的姐姐生肖属羊,小龙比姐姐小8岁,因此,小龙生肖属兔。3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洗濯zhu滑稽j弥漫 m苦心孤诣zh B祈祷 q彷徨png告罄qn锲而不舍 qiC咫尺 zh迁徙x憔悴 qio广袤无垠ynD愧怍zu藩篱 fn脚踝hui涕泗横流t4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什么!”希望犹如肥皂泡,一会儿又迸裂了三四个。B我不知道那些在才艺比赛中获奖的孩子中考时到底加不加分。C你参加了初中生与社会主题作文大赛了吗?获得了几等奖?D朱自清的散文,有的质朴平淡,寓深情于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如背影;有的色彩缤纷,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如绿。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说春天是花枝招展的少女,那么冬天就应该是银发满头的老人了。B“闯红灯”是极其危险的,一旦引发交通事故,将造成不可救药的损失。C校园里大片的紫荆花开得正盛,掩映在典雅的教学楼旁,真是美不胜收。D我指着光荣榜上的名字,眉开眼笑地对妈妈说:“瞧,我多有实力啊!”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创卫生城市,创文明城区”活动开展以来,使社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B长江沿线环境大整治,不仅让长江岸线美了,居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提升。C此次深圳航空开通的航线可由南昌直达乌鲁木齐,为旅客节省了1个多小时左右的旅行时间。D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广大干部积极发挥模范传统,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称赞。二、现代文阅读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7 . 节选第三段“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使我的新也沉寂”中“大概”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8 . “那声音”指的是_9 . 文中“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跑”字与上文_字相呼应。这两个字写出_10 . 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B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C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11 . 对上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和月夜相伴去看戏的兴奋心情。B选文有三处写到了豆麦,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也即第二段中提到的“歌吹”D文中的“自失”有陶醉之意,表现了社戏对于童年的“我”诱惑力极大。阅读含泪奔跑的少年,完成下列小题。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店主催促他。“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他吞吞吐吐。“明天来吧。”“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我明天下午一定还。”他快急哭了。“那”“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12 .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用对比来凸显人物形象。例如“他”开始不情愿在城市打工而后来却主动去找擦鞋人体现了“他”在来到城市之后心智不断成熟。B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C第7自然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的痛。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13 . 这篇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他”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14 . 请简要分析“城管巡查”这一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15 . 小说的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6 . “一切景语皆情语”,针对本文划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文字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各自在文中所烘托的感情有何不同。本文: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链接: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选自科技日报)17 .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重大的损失。D阻止“提笔忘字”的现象继续恶化,就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18 .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D解决“提笔忘字”更实际的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19 .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华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三、文言文阅读(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唐柳宗元黔之驴)(乙)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不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节选自刘元卿醒世恒言贤奕编警喻)注释:醴尊:装满甜酒的酒壶。不:同“毋”,不要 大爵:大酒杯。就絷:被拘囚。2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驴不胜怒,蹄之(_)(2)益习其声(_)(3)陈之饮器(_)(4)如是者四(_)21 . 下列“之”的用法和“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中“之”相同的一项是( )A然往来视之B盍少尝之C麓人追之D大麓之人设以醴尊22 . 翻译下列句子(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_(2)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_(3)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_23 . 读了甲、乙文,你分别得到哪些启示?四、句子默写24 .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题。(1)_,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望西都,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是非木柿,_? (纪昀河中石兽)(4)_,青鸟股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5)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蹴尔而与之,_。 (孟子(鱼我所欲也)(7)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8)山舞银蛇,_。 (毛泽东沁园春 雪)(9)_,劈开,劈开,劈开!(郭沫若雷电颂)(10)然后我死了,_。 (艾青我爱这土地)五、诗歌鉴赏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5 . 诗中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