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用正楷和行楷将作品内容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堵车,是一种城市病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起北京那是首堵,一上路就堵是上海,广州堵得很广泛,成都自然成天堵,重庆更是重复地堵。”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顽疾。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一病症也日益严重。比如,1982年美国全部交通延时7亿小时,到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7亿小时,其中26个市区延时现象几乎增加6.5倍。专家研究发现,在汽车出现之前,甚至是更早的古罗马时代,人类的通勤时间一般维持在1小时左右,这一现象被称作为人类的“洞穴本能”。从生物学含义上说,母亲的子宫很像洞穴。而几十万年前人类又以“穴居”的方式生存,因此人类对类似空间会产生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现代人眼中的家就如同平静、安稳的“洞穴”,“1小时”是人类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到的一种时间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经济学家雅科夫扎卡维也发现,不管是在美国的城市还是非洲的农村,大多数人花在路上的时间基本上也是1个小时左右。不用说,堵车打破了这种平衡. 不但大大延长人们在路上的时间,有时还会耽误很多事情,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甚至因为堵车,很多人办事和思考的方法都会有所改变。造成堵车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比如车辆数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布局的不合理,人们不良的驾车习惯等。但一旦成为城市病,那么身居其中的人们随时都有可能赶上。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许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面对疾病,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情。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就诞生了一系列“堵车产业”。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广播业在濒临式微的时候,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才能施展拳脚。十有八九的车主会将车内广播频道调在交通台上,随时收听哪里堵车了,哪里的道路出了事故;也可以听听电台的音乐和主持人的说笑调侃,以此打发时间。但“堵车产业”不能真正医治好堵车这个病,城市政府的管理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也许有人会说,城市大了,车子多了,堵车增多是自然现象。但这未必就是必然现象。就说日本东京吧,市区人口1300多万,汽车保有量约800万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不到8平方米,然而即使是通勤高峰也鲜见长距离堵车。因为在日本,平日很少有人开车上下班,一是停车场有限且收取昂贵费用,二是日本的公共交通足够便捷。这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呢?2 . 第节画线句在文中具体是指:_。3 . 对上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节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美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B“洞穴本能”就是指人类对洞穴有一种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C从古至今,从城市到乡村,人们的出行时间都维持在1小时左右。D个人自身以及客观环境等复杂的因素都可能是造成堵车的原因。4 . 以下能替换第节加点词语“濒临式微”和“施展拳脚”且不改变文意的一项是( )A面临转折发生变化B面临转折发挥特长C将要衰败发挥特长D将要衰败发生变化5 . 结合文本,判断下列措施中不能很好缓解堵车现象的一项是( )A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B建造更多更便宜的停车场地。C合理控制城市无限扩张的规模。D形成良好而规范的驾车习惯。6 . 有人认为上文可以用“日益严重的堵车现象”为题,你觉得好吗?请简述理由。仰望母亲大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我愣愣地看着母亲。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11心思,早巳不在洗衣了。12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巳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13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14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15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16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J乙t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17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看,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羸弱而又坚强。18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根据2008年3月7日浙江日报徐卫卫仰望母亲改写)7 .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1)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2)你看外面的大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8 . “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这句话有怎样的含9 . 仔细阅读第至第段,请写出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10 . 文章后半部分写对母爱的感触,材料丰富,耐人寻味。请摘录其中的一条,分析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示例)材料: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的话。分析:运用这一材料,写出了作者与史铁生作品的情感共鸣,表现了自己对母爱的理解。11 . 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为标题?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弈棋尽可消闲,似难借以行乐;弹琴实堪养性,未易执此求欢。以琴必正襟危坐而弹,棋必整槊横戈以待。百骸尽放之时,何必再期整肃?万念俱忘之际,岂宜复较输赢?常有贵禄荣名付之一掷,而与人围棋赌胜,不肯以一着相绕者,是与让千乘之国而争箪食豆羹者何异哉?故喜弹不若喜听,善弈不如善观。人胜而我为之喜,人败而我不必为之忧,则是常居胜地也;人弹和缓之音而我为之吉,人弹噍杀之音而我不必为之凶,则是长为吉人也。或观听之余,不无枝痒,何妨偶一为之,但不寝食其中而莫之或出,则为善弹善弈者耳。(节选自清李渔闲情偶寄)(注)整槊(shu)横戈:严阵以待。槊,古代的一种兵器,即长矛。噍(jio)杀之音:噍杀,指声音急促,不舒缓。12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弈棋尽可消闲岂宜复较输赢则是常居胜地也但不寝食其中而莫之或出(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或”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观听之余,不无技痒A或王命急宣 (三峡)B或异者之为 (岳阳楼记)C而或长烟一空 (岳阳楼记)D一食或尽粟石 (马说)13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是与让千乘之国而争箪食互羹者何异哉?14 . 翻译下列句子。(1)故喜弹不若喜听,善弈不如善观。(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15 . 李渔认为“弈棋尽可消闲,似难借以行乐;弹琴实堪养性,未易执此求欢。”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简要陈述你的理由。四、情景默写16 . 默写填空(1) _,往来无白丁。陋室铭(2)苔痕上阶绿,_。陋室铭(3)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4)马说一文的主旨句是:_。(5)天净沙 秋思表达出诗人一个长期流落异乡之人的悲哀之情的诗句是:_。五、诗歌鉴赏诗歌赏析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17 . 诗中展现的是一幅(1)_(填季节)风景图,从(2)_这一景物可以看出。18 .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字填入诗歌结尾“”处,并简述理由。A、眠 B、憩 C、玩我选(_),理由:_六、综合性学习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春风和x( ),吹开了江南的姹紫嫣红,争yn( )斗艳。桃花似霞,梨花若雪,映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令游人分外。田野里,戴着蓝花布头巾的阿婆在一片辉煌的菜花里采着浆麦草,安xing( )的背影被春光绘为一幅透亮的水彩画。灶台前,阿婆xin( )熟地用浆麦草汁和上糯米粉,包入豆沙枣泥馅,捏成一枚枚翡翠般深绿的青团,随着蒸气袅袅而起,馨香满屋,。春去春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