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是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B从芦花荡主人公老头子身上,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勇的。C蜡烛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D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题。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 )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 (门框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 (丢放)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 )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 (攒齐凑足)十二样。【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文中两处( )内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系(j)粘熏苋(jin)B系(x)沾醺苋(xin)C系(j)沾熏苋(xin)D系(x)粘醺苋(jin)【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门楣 丢 凑足B门框 丢 攒齐C门楣 放 攒齐D门框 放 凑足【小题3】下列诗句中与端午节无关的一项是( )A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C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D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国庆节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特定节日,其时间性内涵就是指1949年10月1日那个特定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现在以阅兵、游行、歌舞等方式加以庆祝,记住并分享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欢欣鼓舞地告别了他们苦难的过去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而想要全方位地分享和体验他们的快乐的必要前提条件就是能够充分地体脸他们曾经的苦难。节日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过去的那个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回忆和纪念,更重要的是其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意义。在我们回忆与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的庆祝中,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快乐,体验了他们的痛苦,同时也继承了他们那种追求民主、自由、独立、富强的不屈不挠的牺牲精神和创造智慧,这种精神是我们形成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不竭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的凝聚力的现实体现,值得我们后人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材料二)央视“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关注度数据节目直播关注度市场占有率1.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CCTV1 09:5012:59(首播)27.61765%75.3224%2.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CCTV1 13:0013:59(重播)15.5762%56.8881%3.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CCTV1 20:0021:37(重播)14.9938%54.4495%4.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CCTV1 23:0023:50(重播)11.4621%47.4111%(数据采自酷云互动)3 .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深刻的精神内涵,只能以阅兵、游行、歌舞等方式进行全面展现。B我们要充分地体验先辈苦难,从而全方位地分享和体验他们的快乐。C节日的重要意义是多重的,更重要的是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意义。D先辈们的牺牲精神和创造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传承并发扬。4 . 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小题。孔子赞赏的中庸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费的金钱。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也觉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在实质上遭到了破坏。而更严重的是,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因为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实际的可能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论语中有一段对话也值得一说。有位“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做父亲的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就去告发,大家都认为他很正直。孔子针锋相对地说:我们那里对正直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们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对孔子的这段话历来有很多争议,现代更有人严厉批评这是以亲情破坏法制。但其实孔子的意见牵涉到法律与伦理的一些根本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告发,其带来的伦理损害要远远大于偷羊之类错误行为所带来的伦理损害。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就是:“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为了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当然,中国古来有“大义灭亲”之说。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维护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父子相隐”的道理,取的是“攮羊”这样的例子。你不能说孔子不反对偷羊,但这和“大义”毕竟还有很远的距离。“文革”年代官方鼓励人民相互揭发,芝麻绿豆、扯屁撒谎皆往“大义”上靠,弄到夫妻在床上关了灯都不敢放胆胡说,这时想到“父子相隐”,会明白它的道理了吧。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经过蒲地去卫国都城,当地有公叔氏发动叛乱,阻止孔子去卫,意思大概是怕对自己有所不利。于是孔子答应和他们立下盟誓,离开蒲以后不去卫。结果才出东门,孔子就下令车子向卫驰去。子贡疑惑地问:这不是背盟了吗?孔子淡然一笑,洒脱得很: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用现代法律的概念来说,就是在不能表达本人真实意志的情况下签订的文书不具法律效果。上面说的三件事,性质都有些不同,但都表现了孔子的一种性格特点、思想特点,就是不用极端的、偏执的态度来看待道德问题。我对孔子,不像有些人崇敬得那么厉害,但很喜欢他的温厚与看重常情常理,觉得这是一位好老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曾经发过一些非常重要的议论,其中一点,是健康的道德必须建立在正常的人情、人性的基础之上。回头看孔子,他并不很背离这个道理,儒家理论,有许多是到了后来才演化得苛酷乃至奇怪的。5 . 6 . 下列对于子贡赎人一事的理解,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鲁国有对赎人者给予补偿的政策,这项政策是为了鼓励鲁国人赎回那些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B孔子赞同、维护鲁国关于赎人的政策,他认为子贡的做法对这项政策有害。C子贡赎人却不接受政府补偿,孔子认为这并不高尚,因而批评子贡的做法。D孔子认为子贡的做法可能会导致鲁国人逐渐变得冷漠,不再像以前那样热心于赎人。7 . 8 . 对于“孔子赞赏的中庸”特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道德标准,不将道德本身作为追求目标。B认为亲情是社会伦理的基础,不顾亲情会给社会伦理带来很大损害。C认为不是本人真实意志的承诺,可以不用履行。D随着封建社会制度发展成熟,它逐渐演化得苛酷甚至奇怪。9 . 10 . 下列对于孔子的评价,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他不主张脱离实际情况的道德要求。B他认为面临亲情和大义选择的时候,应该选择亲情。C他看问题不极端,不偏执。D他性格温厚,看重常情常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碗公花是谁家晒了地毯忘记收,搁在篱笆上,又是开花,又是牵扯?是谁家牧童丢绳又丢索,草路旁边,缠缠绕绕活结打了无数个。春风如笛响,春雨如长鞭,于是,东家后院、西家门前,那万万千千的活结一奔跑,就把田野踏成大荒漠。春雨一落鞭,它们就愈跑愈远,笛声吹几响,它们就开几朵花儿。我们叫它“碗公花”。童年时,我是个很爱漂亮的女孩子。不是用竹心穿成圆圈挂在脖子上,就是拔地瓜的茎叶,一搭一搭地折成项链、手镯,挂得满身都是,俨然一个公主。我自认是天下最漂亮的女孩子,成天锁在房里,看镜中戴了牵牛花的自己。但是,阿婆告诉我,摘一朵牵牛花就会打破一个“碗公”,从那以后,我很少去摘它了。在我的记忆里,牵牛花一年四季都开,仿佛从未见它歇过。念初中时,我每天要骑半个多钟头的脚踏车上学。路的旁边是河,河岸上种了一大排竹子。竹子太长了,自然地垂成弧形,像一道拱门,随着晨风轻摇,那拱竹上铺了一层牵牛花,花藤长长短短地垂下来,风一吹,藤条便一上一下地荡起来,把千朵万朵敛着养神的牵牛花一一拍醒。有时风大,连愈压愈低的竹丛,也禁不住晃过来晃过去、晃过去又晃过来,仿佛是慈爱的老祖母,抱着心肝宝贝的孙子,摇呀摇地又哄又呵护一般。我想,小牵牛花一定是老竹钟爱的孙女儿,否则,老竹怎么一大早就摇起摇篮儿,又唱曲儿又是哼歌呢?每当骑到这一段路时,我总爱加快速度,“咻”地冲过这道竹之拱门、花之山洞,然后出其不意地伸手往上一打。有时候会打下一两朵仍在睡觉的牵牛花,那种舒畅快意的心情真不知如何形容。牵牛花是最爱盖屋顶的花。人们在屋顶上铺了一层又一层的瓦片,千思万虑地想防雨。我在乡下见过一个很聪明的农夫,他的屋顶上全长满了牵牛花,铺得再周遍不过了。雨一来,牵牛花便打开大大小小的“碗公”,把雨水一点一点地盛起来,等太阳出来的时候,再把水进贡给天空。屋顶有破损落瓦的烦恼,牵牛花却愈长愈新,只要几只麻雀、几只小鸡偶尔上去施施肥,它就会安分地把屋顶守得紧紧的,不怕被风卷去。我曾问过自己,如果是花,愿意是哪一种花?刚开始,总希望是最美丽的。后来,我感动于牵牛花强韧的生命力,竟连被扯断在草堆里,还能从容地迎接阳光,把“碗公”一个接一个地打开。虽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动弹不得,但拘得了一时,岂拘得了一世?那些生命的触须必定会再度伸出来,再抓住泥土,再呼吸空气。原来,这世界对于强韧的生命力是无可奈何的。一地的牵牛花,它哪里惧忧花朵被践踏,藤蔓被截掉?踩得碎花,可踩不碎潜藏于大地腹部那双蠕动的巨掌。只要巨掌动,自有花朵不停地进出来,只要有泥有土,便天地间自由来去。11 . 阅读全文,说说不同年龄段,碗公花对作者有着怎样不同的意义。童年时:念初中时:成年时:12 . 读文章第段,说说它有什么作用?13 . 读文章-段,作者描绘了两幅生动的关于碗公花的画面,请分别概括。14 . 作者用细腻的语言对碗公花进行了精心的描绘,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有时风大,连愈压愈低的竹丛,也禁不住要晃过来晃过去、晃过去又晃过来,仿佛是慈爱的老祖母,抱着心肝宝贝的孙子,摇呀摇地又哄又呵护一般。15 . 作者说:“我曾问过自己,如果是花,愿意是哪一种花”,人如花,花亦如人。请说说从牵牛花身上,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写出两点即可)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甲)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观第五泄记(节选)袁宏远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注释)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罅(xi):缝隙,裂隙。掉:摇动。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掣折:转折。欹(q):斜靠。16 . 解释加点的词语。(1)水尤清冽: (2)其岸势犬牙差互:(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17 . 翻译句子。(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18 . 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1)小石潭记:(2)观第五泄记:19 . 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内饰染整工艺创新案例分析报告
- 配料熔制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营养强化水产加工品质量标准分析报告
- 过充过放防护技术对比分析报告
- 稀土注液收液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海洋能站能耗监测与优化
- 木片健身器材材料环保认证分析报告
- 陶瓷雕塑工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11.1 杠杆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 高一化学实验教学方案模板
- 2025年REACH 250项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第34批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 DBJT15-110-2015 广东省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2025年山东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 肺穿刺活检术前术后护理
- 智慧医院综合智能化规划设计方案
- 铝合金门窗讲课件
- 人教版-2025秋七级道法上册-2.7.2 共建美好集体教学设计
- 社会责任CSR培训教材
- 脊柱外科入院宣教
- 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