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2019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为什么要读书呢?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但我认为不能完全(A.代替、B.代表)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p( )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A.领会、B.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 )语是有深刻意义的。(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2)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3)上面的文段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 的论点。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捅马蜂窝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也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的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了个枣大的疙瘩,自已都能有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包迅速消下去。转天情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人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儿叫起来,慌忙跳开。“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已也就死了。”“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势;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窗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顔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已: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2 . 速读全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 . 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_“我”捅马蜂窝_后院又有了马蜂窝。4 . “捅马蜂窝”这个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它的意思是_。5 . 读文章第1段,有似曾相识之感,它与课文_中描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十分相似。6 . 马蜂窝中有百十来只马蜂,为什么文章只重点写了一只?7 . 文末“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是作者的感悟,此句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其中“旁人“指的是谁?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于2017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和东西雁翅楼展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这幅巨型图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是绢本青绿设色。(A)说起这件传世名作,就不得不提及宋徽宗的创举兴办画学。王希孟就是画学的硕果之一。为了培养绘画人才,提高未来翰林图画院画家的综合艺术修养,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创建了专门培养画学生的学校画学。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宫廷美术教育机构,也是古代唯一的官办美术学校。(B)为提高诸生的绘画构思能力,宋徽宗亲自出题招考取士,往往以诗句为题,要求学子们遐想无限,曲尽其意。如画“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赢家的构思是画汉代历史故事“苏武牧羊”,画中的苏武正在假寐。画“踏花归来马蹄香”之句,胜者是画蝴蝶尾随着马蹄上下翻飞。画“深山藏古寺”之句,胜者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徽宗排斥那种平铺直叙、图解式的绘画构思。除了绘画,画学还十分重视提高学子们的文化素养,向他们教授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经典名著,以此作为基础课程。(C)经过这些训练,使宫廷画家们的文学修养和工于巧思的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王希孟曾经是这个画学中的一员学徒,长卷千里江山图是他存世的唯一作品。该图卷尾有时任尚书左丞相右仆射蔡京的跋文:“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据此可推知王希孟年少时是画学里的一名学生,学成后被召入宫中的文书库就职。值得揣摩的是,王希孟为何未能进入翰林图画院呢?想必是两个原因:其一,他未能通过进入画院的命题考试;其二,其画“未甚工”。徽宗对画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状物精准、写实入微;缺乏工致的写实技巧给他带来了不利影响。文书库不是宫廷绘画的创作机构,而是中央档案馆。王希孟在其中只是承担抄账、编目等书吏的活计。为了改变命运,他屡屡作画进献,希图引起徽宗的注意。宋徽宗见王希孟如此执着且有慧根,于是亲自教授。在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闰四月之前,十八岁的王希孟力戒欠工致之弊,精心绘成了该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绘成如此高头大卷,可见其用功之勤;采用如此超大的尺幅,正迎合了徽宗“丰亨豫大”的享受要求。宋徽宗收到该图后,颇为嘉许,将此图赏赐给了蔡京。于是才有了蔡京的题跋,今人由此得以知道王希孟极为简略的身世。不幸的是,很可能因为劳累过度,王希孟二十岁就去世了,可谓画坛一大憾事。(节选自余辉丹青不负少年头北宋王希孟赏析)8 . 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说起这件传世名作,就不得不提及宋徽宗的创举兴办画学。B为提高诸生的绘画构思能力,宋徽宗亲自出题招考取士,往往以诗句为题,要求学子们遐想无限,曲尽其意。C经过这些训练,使宫廷画家们的文学修养和工于巧思的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D不幸的是,很可能因为劳累过度,王希孟二十岁就去世了,可谓画坛一大憾事。9 . 如果参加宋代画院考试,题目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根据文意,下面胜出的作品会是( )A画面上河岸边系着一只空船,烂漫的桃花从岸边探向水面。B画面上斑驳破败的小船上,一个戴斗笠的渔夫在划船。C画面上一片空阔的水面,一只渺小的小舟即将消逝于山际。D画面上一个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笛。10 . 概括写出王希孟能够画出千里江山图的原因。三、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1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渔人甚异之(_)(2)悉如外人(_)(3)阡陌交通(_)(4)便要还家(_)12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选文)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武陵人捕鱼为业(选文)不足为外人道也(选文)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13 . 翻译句子。(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所选文段出自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C桃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生活是不一样的。D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15 . 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16 . 请就文中所描绘的桃源生活,谈谈你的看法。四、综合性学习17 . 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小说后,班上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观点陈述在活动中,同学们围绕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是谁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生银行衡水市桃城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光大银行济南市天桥区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民生银行烟台市莱山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广西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122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兴业银行福州市晋安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招商银行襄阳市樊城区2025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民生银行西宁市城中区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吊装安全知识培训
- 兴业银行北京市海淀区2025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光大银行兰州市西固区2025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宠物医院建设方案(3篇)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事项清单》知识解读
- 2025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三级律师试题题库及答案
-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收费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计算机视觉技术 课件全套 第1-5章 计算机视觉概述-图像噪声
- 智能课件自动生成技术解析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外饰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酒店运营管理权委托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