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第1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第2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第3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第4页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感触很多。B校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D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2 .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篱笆玲珑候车厅重峦叠嶂B休憩年轮煞风景满院狼籍C神密依傍密匝匝巧妙绝仑D焦躁飓风蟹腿肉连棉不断3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B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南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割发代首”“望梅止渴”“挟天子以令诸侯”都与他有关。C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五言古诗,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D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著的。4 .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小红才五岁、机灵活泼,一有不明白的事儿,就缠住你问,不问个水落石出不罢休。B亭亭玉立的五层教学楼共设四十间教室,十间办公室。C这几天来校参观的人真多,车辆络绎不绝。D这篇作文几经改动,总算差强人意。5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z)孜不倦地汲(j)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B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嘲讷讷地怨怅(chng),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gu)聒地搬口。C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qi)你中了个相(xing)公。D面如冠玉,头戴纶(gun)巾,身披鹤氅(ch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6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王芳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B像(论语)十二章这样的好文章,一定要背诵下来。C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D“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二、现代文阅读麻雀的气性沈轶伦校园像个池塘。下课铃一打,学生涌到操场上玩,就是涨潮。上课铃一打,学生回教室,校园安静下来,如退潮。退潮的时候,食堂的师傅烧菜、门卫整理收发室信件,司机在车库冲洗校车。小罗背着他的修理箱走来走去,去修跑道的护栏,修花圃的栅栏、修领操台的台阶。偌大一个校园,每天总有东西坏,小罗总有东西要修。任何人都可以差遣他,老师的办公室要装个灯泡、修个抽屉,只要对着校园空地喊一声“小罗、小罗”,他总会小跑着来应一声。其实小罗当时也已中年,但老师们大都比他年长些。后来,即便新分配来做老师的大学生也跟着叫。“小罗去做那个”,“小罗过来修这个”,小罗满脸笑着应承,听凭这些比他小十几岁的老师指挥。小罗没有办公室。平时忙完了,就在自行车棚里搭个椅子栖身。每逢周五有劳动课,高年级的学生被要求去打扫校园,包括擦自行车棚。到了车棚,就是到了校园的背阴处,老师们管教不了,调皮的男生认出校长的自行车,要去拔气门芯。小罗见状,紧张地起身,像驱赶瓜田里的猹一样“咻咻”挥手,要把我们赶走。但学生知道他的身份,并不因为他是成年人而畏惧。带头的孩子捡起石头敲着自行车棚的铁栏杆,整个车棚震动起来,大家浪潮一般有节奏地大叫“小罗,小罗,猪猡,猪猡”。小罗青着一张脸。我见过他一个人把一棵台风天倒伏的罗汉松从花圃拖走,我见过他用锯子将废弃的大块黑板分开。但现在他对着一群半大的孩子,双手紧握在裤兜里,一句话也不回嘴。那年暮春时,我在校园的竹林里玩。看见一只受伤的麻雀在地上跳,双手一拢就抓住了。麻雀不是能轻易捉到的动物,一时同学们都过来围观。扛着修理箱经过的小罗看到,也停下来看。我炫耀战利品一样,双手把麻雀捧得高高凑到他鼻前。小罗瞅了一眼就断言“养不活的”。“我一定能养活。”兴头上的我,不高兴被一个修理工泼冷水。我百般抚摸麻雀褐色的羽毛,发誓会好吃好喝对待它。回到家里,父母帮着准备了大米又买来小米和玉米碎,但麻雀什么都不吃。折腾数日后,它飞到书橱底下躲藏,偶然传出几声哀鸣,但任凭我在外面撒米倒水地诱惑,它怎么也不出来。又如此几日,等到最终被找出来时,已是一具尚有余温的鸟尸。回到学校,小罗见我,问:“麻雀呐?”我咬牙不响。小罗说:“麻雀气性大,你们城里人不懂的。”我瞪着他问,“什么气不气?”小罗本来扛着一扇碎了玻璃的窗。这时他放下窗,摸了摸我的头。我嫌他手脏,一溜烟跑了。有过那么一个下午。我从二楼跑向一楼时,看见小罗正从教室里拖出几根废弃的课桌腿。见四下无人,我一时兴起,叫“小罗,小罗”。他应声抬头,下意识地张嘴回应。但见是个小学生,又把一声“哎”吞了回去。我就来了劲,继续一迭声叫他“小罗,小罗,小罗”。他停下手里的活,径直走过来。我一时有点惊讶,但也不由自主立定,从二楼的平台上往下看他。他没有上楼,只是在楼梯口站住,抬头说:“你得叫我罗老师。”说完,拍了拍手上和衣襟上的灰,抬头看着我的眼睛,等待着我开口。我不肯开口,我从楼上俯视他。他接着说:“小罗,是他们才可以这样叫的。你是小孩子,你不可以,不然就是没规矩。”我说:“对老师才讲规矩呢。”他说:“我和他们一样的,也是你的老师。我在这里工作,也就是这所学校的老师。”我想否认。但终究没有。(选自文汇报,有删改)7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上课铃一打,学生回教室,校园安静下来,如退潮。8 . 根据选文第段内容概括小罗在学校里的工作及其表现。9 . 请根据第段内容,概括与小罗有关的三件事。10 . 第段“麻雀气性大”是什么意思?以“麻雀的气性”做标题有什么好处?11 .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小罗是个怎样的人?盲人看毕淑敏(16分)每逢下学的时候,附近的那所小学,就有稠厚的人群,糊在铁门前,好似风暴前的蚁穴。那是家长等着接各自的孩童回家。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有个人,倚着毛白杨,悄无声息地站着,从不张望校门口。直到有一个孩子飞快地跑过来,拉着他说,爸,咱们回家。他把左手交给孩子,右手拄起盲杖,一同横穿马路。多年前,这盲人常蹲在路边,用二胡奏很哀伤的曲调。他技艺不好,琴也质劣,音符断断续续地抽噎,听了只想快快远离。他面前盛着零碎钱的破罐头盒,永远看得到锈蚀的罐底。我偶尔放一点钱进去,也是堵着耳朵近前。后来,他摆了个小摊子,卖点手绢袜子什么的,生意很淡。一天晚上,我回家一下公共汽车,黑寂就包抄过来。原来这一片停电,连路灯都灭了。只有电线杆旁,一束光柱如食指捅破星天。靠拢才见是那盲人打了手电,在卖蜡烛火柴,价钱很便宜。我赶紧买了一份,喜洋洋地觉得带回光明给亲人。之后的某个白日,我又在路旁看到盲人,就气哼哼地走过去,说,你也不能趁着停电,发这种不义之财啊!那天你卖的蜡烛,算什么货色啊?蜡烛油四下流,烫了我的手。烛捻一点也不亮,小得像个萤火虫尾巴。A他愣愣地把塌陷的眼窝对着我,半天才说,对不起,我不知道蜡烛的光该有多大,萤火虫的尾巴是多亮。那天听说停电,就赶紧批了蜡烛来卖。我知道黑了,难受。我呆住了。那个漆黑的夜晚,即使烛光如豆,还是比完全的黑暗,好了不知几多。一个盲人,在为明眼人操劳,我还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他,我好悔。后来,我很长时间没有到他的摊子买东西。确信他把我的声音忘掉之后,有一天,我买了一堆杂物,然后放下了50块钱,对盲人说,不必找了。我抱着那些东西,走了没几步,被他叫住了。大姐,你给我的是多少钱啊?我说,是50元。他说,我从来没拿过这么大的票子。见他先是平着指肚,后是立起掌根,反复摩挲钞票的正反面。我说,这钱是真的。你放心。他笑笑说,我从来没收过假钱。谁要是欺负一个瞎子,他的心就先瞎了。我只是不能收您这么多的钱,我是在做买卖啊。我知道自己又一次错了。不知他在哪里学了按摩,经济上渐渐有了起色,从乡下找了一个盲姑娘,成了亲。一天,我到公园去,忽然看到他们夫妻相跟着,沿着花径在走。四周湖光山色美若仙境,我想,这对他们来讲,真是一种残酷。闪过他们身旁的时候,听到盲夫在炫耀地问,怎么样?我领你来这儿,景色不错吧?好好看看吧。盲妻不服气地说,好像你看过似的。盲夫很肯定地说,我看过,常来看的。听一个盲人连连响亮地说出“看”这个词,叫人顿生悲凉,也觉出一些滑稽。盲妻反唇相讥道,介绍人不是说你胎里瞎吗?啥时看到这里好景色呢?盲夫说,别人用眼看,咱可以用心看,用耳朵看,用手看,用鼻子看加起来一点不比别人少啊。B他说着,用手捉了妻子的手指,往粗糙的树皮攀上去,停在一片极小的叶子上,说,你看到了吗?多老的树,芽子也是嫩的。那一瞬,我凛然一惊。C世上有很多东西,看了如同未看,我们眼在神不在。记住并真正懂得的东西,必得被心房茧住啊。后来盲夫妇有了果实,一个瞳仁亮如秋水的男孩。他渐渐长大,上了小学,盲人便天天接送。起初那孩童躲在盲人背后,跟着杖子走。慢慢胆子壮了,绿灯一亮,就跳着要越过去。父亲总是死死拽住他,用盲杖戳着柏油路说,让我再听听,近处没有车轮声,我们才可动 终有一天,孩子对父亲讲,爸,我给你带路吧。他拉起父亲,东张西望,然后一蹦一跳地越过地上的斑马线。于是盲人第一次提起他的盲杖,跟着目光如炬的孩子,无所顾忌地前行,脚步抬得高高,轻捷如飞。孩子越来越大了。当明眼人都不再接送这么高的孩子时,盲人依旧每天倚在校旁的杨树下,等待着。12 . 文中记叙了哪两件令我“后悔”的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13 . “盲人看”这个题目看似矛盾,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4分)14 . 本文的语言表现力很强、很生动,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句中选择两句并加以赏析。(4分)15 . 你觉得文中的盲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细节描写说一说你的理解。(4分)三、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阅读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6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 (3)白雪纷纷何所似(4)未若柳絮因风起17 . 翻译下列句子。(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撒盐空中差可拟18 .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19 . 对于文中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四、句子默写20 . 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1)黔娄之妻有言:“_,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 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_,_。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水调歌头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苏轼宕开一笔,用“_,_”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5)“_,_。”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6)“_,_。”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