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接种、培养技术ppt课件_第1页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接种、培养技术ppt课件_第2页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接种、培养技术ppt课件_第3页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接种、培养技术ppt课件_第4页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及接种、培养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2、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和接种、培养技术、2、第一部分细菌培养基的制备、灭菌、目的是实验材料实验程序、3、目的是熟悉玻璃容器的清洗和灭菌前的准备。 掌握培养基和无菌水的制备方法。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技术。4、实验材料、药品:牛肉糊、胨、氯化钠、琼脂、蒸馏水等。 高压蒸汽灭菌锅,烤箱,细菌过滤器,酒精灯。 其他:培养皿、试管、移液管、玉米瓶、烧杯、玻璃珠等。5,实验顺序,玻璃容器的清洗和包装培养基的无菌稀释水的调制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等的灭菌,6,实验顺序1 (玻璃容器的清洗和包装),玻璃容器的清洗和干燥:例如培养皿,移液管,试管等。 棉塞的制作包装培养皿和移液管等。 3、7、实验程序2 (培养基种类)按组成成分分为:1 .合成培养基:各种纯化学物质按一定比例制备。 2 .半合成培养基:部分纯化学物质和部分天然物质制备。 3 .天然培养基:用天然来源有机物制备。 从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为:1.液体培养基:不添加凝固剂的液体状态培养基。 2 .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30g/L左右琼脂。 3 .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35g/L左右琼脂。8、实验程序2 (培养基种类)、常用凝固剂又称琼脂(明胶)、洋菜、冻结粉。 取、9、实验步骤2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步骤)、300mL烧杯,加入蒸馏水150mL。 2 .按处方准确称量各成分,依次加入水中溶解。 注: a .前者的成分溶解后,可以加入以下成分b。 加热促进各成分的溶解。 加热过程应不断搅拌,以防糊底烧焦,并适当补充因蒸发而消失的水量。 在、10、实验程序2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步骤)、3.pH调整值: 10%NaOH下将pH调整为7.6,用精密pH试验纸进行对照。 4 .分注:将培养基分注到5根试管中。 其馀均放入250mL玉米瓶,分别塞棉塞。 小心不要污染棉塞和瓶口。 5 .捆扎,贴上标签,注明哪个培养基。 6灭菌预备:培养基灭菌后,于37恒温培养24,确定无菌生长,可使用。 11、实验程序2 (培养基的分注和斜面培养基的制作)、每根试管的量为试管高度的1/41/3 .斜面的长度为试管长度的1/31/2 . 12、实验程序2 (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步骤)、 13、实验程序3 (无菌稀释水的制备)、蒸馏水将30个玻璃珠(为了破坏活性污泥、菌块或土壤粒子)放入烧瓶内,另取5根装有棉塞、棉塞的18mm180mm的试管,分别装入蒸馏水9mL,装棉,包裹灭菌。 无菌稀释水是微生物分离实验所需的材料。14、实验程序4 (培养基、玻璃器材等灭菌)、加热灭菌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法:电炉是干热灭菌器的干热灭菌的操作方法a .将灭菌后的物品放入恒温槽中,将温度调节到160维持2 h.b .将恒温槽的调节旋钮归零,直到温度下降到50左右,才能取出物品。15、实验程序4 (培养基、玻璃器材等灭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在灭菌锅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2 .把要灭菌的东西放入锅中,盖上盖子。 注意:器物不要装得太满。 3 .接通电源,加热。 4 .排除高压釜内的冷空气,打开排气阀,温度计的指示温度为100时可关闭排气阀,或者排出的蒸汽相当激烈,微带变蓝时关闭排气阀。16、实验程序4 (培养基、玻璃器材等灭菌)、5 .压力达到1.05kg/cm2(灭菌器内的温度为121)后开始灭菌,维持1530min。含有热不稳定的培养基,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等时,适当降低压力(0.56kg/cm2 ),延长时间。 6 .灭菌时间到了,切断电源,打开排气阀,打开灭菌器盖,取出物品,排出锅内的剩馀水。 7 .培养基冷却后,放入37的恒温槽中培养24小时,无菌生长后放入冰箱和阴凉处保存。17,18,实验程序4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间歇灭菌法:常压灭菌,用于在高温下被破坏的培养基的灭菌。 操作方法: a .将灭菌物品放入灭菌器或蒸笼中,每天蒸煮1次,每次在100下煮沸3060min,连续以3d重复。 b .在2次蒸煮期间,将物品(指培养基)在37的恒温条件下培养24小时,使每次蒸煮残留的芽胞在营养体中发芽,在下次蒸煮时杀死。 c .第三次蒸煮后基本无菌,但为确保无菌,可在37恒温条件下培养24,确定无菌后再使用。19、实验程序4 (培养基和玻璃器材的灭菌方法)、过滤除菌法:一般不是加热除菌的液体物质(维生素、血清等),而是用细菌过滤器除菌。20、第二部分细菌的纯种分离、培养和接种技术,旨在寻求实验材料实验程序,掌握从环境中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获得一些细菌的纯培养技能。 掌握一些接种技术。22、实验材料、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10套、无菌移液管1mL2根、10mL1根。 1瓶营养琼脂培养基、1瓶活性污泥或土壤或湖水、90mL1瓶无菌稀释水、9mL5管。 其他:接种环、酒精灯、恒温槽。23,实验程序,细菌纯种分离细菌的接种方法,24,实验程序1 (细菌的纯种分离),稀释平板法平板刻划法,25,实验程序1 (细菌的纯种分离稀释平板法),1 .取样。 2 .将1根90mL和5根管9mL的无菌水排列,用标记物按照10-1、10-2、10-3、10-4、10-5、10-6的顺序编织。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10mL无菌移液管提取10mL水样(或其他样品),放入编号10-1的无菌水(包括玻璃珠)中,喷3次移液管,用手摇动10min分解颗粒状样品。 即10-1浓度菌液。 用无菌移液管1mL将10-1浓度的菌液1mL吸入编号为10-2的无菌水中,喷射3次移液管进行清洗,得到10-2浓度的菌液。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稀释到10-6。26,实验程序1 (细菌纯种分离稀释平板法),稀释液的制备,27,实验程序1 (细菌纯种分离稀释平板法),3 .平板的制作无菌培养皿编号10套,10-4,10-5,10-6各3个,另1个是空气对照。 取1根无菌移液管,从浓度小的菌液开始,按照10-6、10-5、10-4的顺序分别将0.5mL的菌液吸入相应编号的培养皿(每次吸入时,用移液管向菌液中吹泡,使菌液充分混合)。28,实验程序1 (细菌纯种分离稀释平板法),3 .平板的制作加热培养基,冷至45左右时,右手拿放培养基的瓶子,左手拿培养皿,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拿着皿底,拇指和食指夹着皿盖接近火焰,皿盖将盘子放在桌子上,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培养基和菌液充分混合,凝结后制成平板,在30培养2448h,观察结果。 取、29、实验程序1 (细菌纯种分离稀释平板法)、3 .平板制作对照无菌培养皿,倒板凝固后,打开皿盖10min盖,30培养2448h,观察结果。30,实验程序1 (细菌的纯种分离平板刻划法),1 .平板制作:溶解到约50冷却的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放入无菌培养皿中,凝固成平板。2 .划线:用接种环取样,左手拿着培养皿,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支撑盘底,拇指和食指夹住盘盖,左手拇指和食指半开盘盖,右手把接种环放入培养皿,轻轻划线到平板上(不要切掉培养基)。 刻划结束后关闭碟盖,在30培养2448h,观察结果。 31、实验程序1 (细菌纯种分离平板刻划法)、32、实验程序2 (细菌的接种技术)、接种方法:常用的斜面接种法、平板接种法、液体接种法、试管深层固体培养基的穿刺接种法。 接种工具:常用的有接种针、接种环、接种钩、接种环、接种刀片或接种锹、玻璃包衣棒等。图-6、33、实验程序2 (细菌接种技术斜面接种法)、左手平定两个试管,用拇指按住两个试管。 外侧是菌种试管,内侧是接种的空白斜面(两个试管斜面同时朝上)。 用右手松开棉塞,以便接种时容易脱落。 右手拿着接种环,在火焰上先把环端烧红灭菌,之后有可能进入试管的剩馀部分。 将两根试管的上端对齐靠近火焰,用右手小指、无名指和手掌将两根试管的棉塞夹在一起拔出,棉塞还夹在手中,试管的口慢慢通过火焰。 1、2、3、34、实验步骤2 (细菌接种技术斜面接种法)、将烧灼的接种环放入菌种试管中。 先冷却后,用环选取一些菌种,抽取接种环立即放入接种试管的底部,在斜面上从底部向上划线。 取出接种环,用棉塞将试管插入试管架,最后再次烤红色接种环即可完成接种。 4、5、6、7、8、35、实验程序2 (细菌接种技术液体接种和穿刺接种)、液体接种法(从斜面菌种中加入培养液):用接种环采取斜面菌种送入培养液中,使环在液体表面与管壁接触轻轻研磨,将环上的菌种全部加入培养液中,取出接种环堵塞棉塞试管轻轻碰撞手掌,使菌体均匀分布在培养液中。 最后把接种环烤成红色灭菌。 穿刺接种法(斜面菌种到固体培养基的接种):用接种针用火焰灭菌后,采集少量菌种,从试管固体培养基中心垂直穿过底部,穿刺线慢慢拔出针塞住棉塞。 猩红热接种针灭菌后接种完毕。 36、实验程序2 (细菌的接种技术稀释平板涂布法)、稀释样品:方法与稀释平板分离法相同,将融解后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放入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