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诗经》:彤弓原文赏析_第1页
国学宝典《诗经》:彤弓原文赏析_第2页
国学宝典《诗经》:彤弓原文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宝典诗经:彤弓原文赏析 彤弓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注释】 彤弓:漆成红色的弓,天子用来赏赐有功诸侯。弨(cho):弓弦松弛貌。 .言:句中助词。藏:珍藏于祖庙中。 嘉宾:有功诸侯。 中心:内心。贶(kung):郑笺:“贶者,欲加恩惠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贶古通作况,广韵:况,善也。”中心贶之正谓中心善之。“ 一朝:整个上午。飨(xing):用酒食款待宾客。 载:装在车上。 .右:通”侑“,劝酒。 櫜(go):装弓的袋,此处指装入弓袋。 酬:互相敬酒。 【译文】 红漆雕弓弦松弛,赐予功臣庙中藏。我有这些好宾客,赞美他们在心上。钟鼓乐器陈列好,终朝敬酒情意长。 红漆雕弓弦松弛,赐予功臣家中收。我有这些好宾客,喜欢他们在心头。钟鼓乐器陈列好,终朝劝酒情意厚。 红漆雕弓弦松弛,赐予功臣插袋里。我有这些好宾客,赏爱他们在心底。钟鼓乐器陈列好,终朝酬酒情意密。 【赏析】 据古代的铜器铭文(如宣侯矢簋)及左传等书的记载,周天子用弓矢等物赏赐有功的诸侯,是西周到春秋时代的一种礼仪制度。彤弓这首诗就是对这种礼仪制度的形象反映。毛诗序说:“彤弓,天子赐有功诸侯也。”可见彤弓一诗的主旨是歌颂周天子举行宴会,将彤弓赐予有功诸侯之事。 诗一开头没有从热烈而欢乐的宴会场面人手,而是直接切入有功诸侯接受赏赐的隆重仪式,将读者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诗人所要突出描写的环节上。“彤弓弨兮,受言藏之。”短短两句既写出所赐彤弓的形状和受赏者对弓矢的珍惜,又间接表达了受赏者的无限感激之情。这样开头看起来有些突兀,不过正显示了诗人突出重点的匠心。“我有嘉宾,中心贶之”的“我”代指周天子。按照叙述逻辑,这两句本应居于开头两句之前,诗人安排在开头两句之后,补充说明事情的原委,不但没有产生句子错位的混乱感觉。而且使全诗显得曲折有致。周天子把自己的臣下称为“嘉宾”,对有功诸侯的宠爱之情溢于言表。“中心”二字含有真心诚意的意思,赏赐诸侯出于真心,可见天子的情真意切。“钟鼓既设,一朝飨之”,从字面就能够看出宴会场面充满了热烈欢乐的气氛,表面看是周天子为有功诸侯庆功,实际上是歌颂周天子的文治武功。 第二、三章与第一章意思基本相同,仅仅在个别字词上作了一下调整,反复吟唱,个别字句的调整一方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给读者造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感觉,持续增强对读者情绪的感染,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细节的变化。如周天子对有功诸侯开始是“中心贶之”,继而“中心喜之”,最后发展到“中心好之”,主人的心理变化仅仅用个别不同的字的调整就衬托了出来。再如宴会场面从“一朝飨之”到“一朝右之”再到“一朝酬之”,个别字词的变化既说明了文武百官循守礼法的秩序,又能够看出热烈的气氛持续升级。 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