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和浩特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我市的公共自行车炙手可热,人们只要拿起手机扫码,即可解锁骑行。B泰州市开展“交通安全”专项行动,切实减少和预防道路安全事故,保障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C至于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就算是号称“学霸”的同学也未必能答对。D通过中华诗词大会,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古典诗词之美,更加重视古诗词的积累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二、字词书写2 . 某班同学在社会用字调查活动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宣传栏(如下图),其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订正。(4分)改为改为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先生们,完成小题。先生们多年以后,我还能清晰地记得陈继会先生当时看向我的那个又深又长的眼神。那是2000年的深秋,我与先生步行于郑州大学的南北大道上。道路一边是苍苍如盖的雪松,另一边是整齐干净的草坪,我刚把硕士论文的初稿递到陈先生手里,就脱口而出:“我想考博!”陈先生盯着我看了良久,然后爽利地答道:“好啊,我支持!”有一年到深圳去看望陈先生,我忍不住问起那个有意味的眼神,他说:“那不是怀疑,是惊喜!”陈先生是乡土文学研究的专家,我最初报的选题却离“乡土”十万八千里,他反复读了读题目,笑着说:“你宏大的学术构想值得肯定,不过,这个题目够你写一本大书的,现在做有点浪费了,先放一放。”待我后来再回头看那个题目,才知道当初自己是多么幼稚多么不懂得天高地厚。生性敏感如我,假如在问师之初就遭逢狂风暴雨般的批评,或许早就退却了。是谦和儒雅的陈先生,在我学术的起步期,以委婉含蓄的方式,开导我这个初出茅庐、不明治学之道的后生,以耐心厚道的言行引领我读书、作文,把我引向学问之途。待我到山东大学读博,导师是孔范今先生。刚上了几次课,我就被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讲授震住了。而他一再强调的“读原典”的“原典”,很多我也未曾认真读过。一时间,我心生焦虑。为了节省时间,我有时就在宿舍备些干粮,闷在屋里几天不下楼。孔先生听说后,每每在校园里碰到我同屋,都一再嘱托人家下楼时要叫上我。博士论文选题时,我选定从晚清民初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角度来写“苏曼殊文学论”。我惴惴不安地把提纲呈给孔先生。他看完,喝一口茶,掐灭手中的烟蒂,又慢慢点上一支,然后用右手轻轻地敲击着桌角,操着一口曲阜普通话说:“你喜欢苏曼殊的诗文,关注那个风云突变的时代文人的文化求索,又有了相对扎实的理论准备,能写好。”先生顿了顿,接着说:“读书就像撒网,要撒得开,也要能收得住。现在你不要急于发文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孔先生引领弟子治学既厚爱又严苛,能够得到他的肯定,我自信了许多;而其“重积淀、厚基础”的严谨学风也培养了我们这些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对史料的重视。在我心中,孔先生一直都是不言自威的,但毕业后我越来越发现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一面。2011年,我们在郑州大学相聚,孔先生在宾馆里给在场的三个弟子谈了一天学问,并指导我们“如今,该读哪些书”,还一再告诫我“不要长年熬夜”。至今想起来那一幕都无比温暖。2015年我去看望孔先生。老先生让茶递烟,嘘寒问暖,那样的开心。次日,孔先生请我到一家酒楼重聚。我到时,老先生已先到了,他欣然拉着我翻看菜单,说这个好吃那个好吃,我说,哪能点那么多!他说:“我说了算,都要!”然后嘿嘿一笑:“上次施战军回来就没好好吃顿饭!”那一刻,我看见先生的目光瞬间暗淡下来,夹着香烟的手有些颤抖他又想念远方的弟子了我在南京大学的博士后生涯是从参加丁帆先生的一个项目开始的。我主笔的“新世纪乡土生态小说研究”部分,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丁先生一向推崇思想自由、学术独立,鼓励师生间平等对话、畅所欲言。研究推进的每一步,一个概念、一个观点或一处表达,我都与丁先生交换意见。遇到双方各持一端时,丁先生会呵呵一笑:“那,咱们再想想吧!”至今,丁先生修改的书稿还摆在我案头,那上边有红笔、黑笔还有铅笔写下的批语,既有击节叫好的褒扬,也有犀利明快的批评,条条直言不讳。丁先生为师的格局和风度,激发了我学术探索的极大热望,也作用到我的执教理念。丁先生是有多重“身份”的人,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分身有术、游刃有余。会议上,火车上,刚刚还听到他振聋发聩的发言,转眼他已打开笔记本沉入写作,其不竭的学术激情和旺盛的生命活力,许多年轻人也难以望其项背。其实,多年来丁先生患有严重的失眠和耳闷,甚至一度面瘫,但似乎疾病也奈何不了他。他将内在的悲凉与悲悯化作启蒙理性的坚守和文化批判的哲思,其勇猛精进,像是传奇。这些名满士林的先生们扮演着各有风采的师长角色,叠印在我岁月的底板上,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为学为师之道。特以此文向先生们致敬。(取材于黄轶同名散文)3 . 抓标题阅读文章,是默读的重要方法。请根据题目“先生们”,拟出两个期待解决的问题。4 . 默读文章,要能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请从文中摘录关键语句,补全行文思路。行文思路关键语句回忆先生们待我到山东大学读博,导师是孔范今先生。致敬先生们特以此文向先生们致敬。5 . 默读文章,需要在关键处做好批注。文中描写了陈继会、孔范今和丁帆三位先生对我说话时的“笑”,请参照示例,结合上下文,在其余两处“笑”中任选一处作批注。示例:陈继会先生的“笑”包含着对我的包容和委婉的提示。我的选题既不是先生专长的领域,设想又过于宏大,是我当时能力所不及的,要重新考虑;6 . 默读文章,要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中心句的意义。作者说“先生们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为学为师之道”,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先生们在“为学”和“为师”之道上,给了我哪些启发?7 . 名著阅读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卿卿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项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选自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1)选段中唐僧赶走悟空的原因是(_)A悟空打死了六个强盗B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幻化的人C假悟空打倒唐僧,抢走了行李D悟空发怒毁掉了人参果树(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要回答。_(3)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讲演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去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下面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短的话说说。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节选自西游记第6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_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国庆节,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又火了,全国各地纪念建国70周年快闪活动中,使用得最多的歌曲就是这首。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子,后填词。1962年,秦咏诚作了一首小提琴曲海滨音诗。张藜很喜欢海滨音诗的旋律,就跟秦咏诚说:“我太喜欢这曲子了,你能不能给我抽出一段让我填词?”之后,秦咏诚就把海滨音诗的一些段落拿出来,重新改了一下,就成了后来我和我的祖国的曲子。多年之后,张藜在回忆录中回顾了当年填词的情景:“1985年,当秦咏诚把曲子写出来后,我却久久不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歌词。”张藜把曲谱揣在兜里,一揣就是半年。有一次去广西出差,第二天一早起来他推开窗户远望,一轮旭日缓缓升起,把对面山川映照得如诗如画。联想到自己走过的路,尽管曲曲折折,但毕竟和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此情此景,一下开启了他的灵感,张藜脱口而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感觉找到了,他一鼓作气又写下:“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和我的祖国于1985年发行,30多年后人们还在唱,她为什么这么打动人呢?首先是很好地概括了产生时所处时代的精神。很少说有一首歌在当时都不受欢迎还能流传下来的。因为如果没人听、没人唱,歌就不存在,所以大部分经典歌曲首先得受到当代人的欢迎。无论是词还是曲,先得是那个时代精神的产物。我和我的祖国是1984年创作、1985年发行的,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国家建设初见成效,就出现了我和我的祖国。第二,她找到了一个超越性的点,把一个小小的我对祖国的情感和普遍的人生哲理,高度提炼出来了。张藜先生是大连人,从小就跟海很亲,他就把我的祖国和我,比作“海和浪花一朵”。这样一个意象不论是今天还是当时或者未来,大家都会认同。个人的命运必须跟整个国家紧紧结合在一起,就像浪花依托海一样。往小了说,这是个人和祖国的关系,往大了说,这也是人类跟大自然的关系。当这样一种共性被集中提炼出来,这首歌就有了超越性,直到今天仍然可以被老老少少都喜欢,就算00后、10后听了也不会觉得有哪里不懂。当然,除了词写得好,曲肯定也要好听。我和我的祖国的曲也是老少咸宜的,从音乐的角度上,也获得了一个很高的超越性。她既很讲究,又不是普通的流行歌曲,本身就有很高的审美高度。不光可以独唱,还可以混声合唱,也可以领唱加合唱,小孩子主唱也可以,不像有些歌可能就只适合标准化演唱。而我和我的祖国这样一首题材很大的歌,就算是一个小娃娃来唱,一样也会很感人。所以非常好的时代性、人民性,还要加上非常高的艺术性,就使我和我的祖国具备了超越时空的这种品格,也就是说她获得了经典性。8 . 下列对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诞生情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我和我的祖国是张藜根据自己喜欢的曲子填词的。B我和我的祖国的曲作者是秦咏诚。1962年他创作了小提琴曲海滨音诗,把其中一些段落抽出来作为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的曲子。C我和我的祖国曲子写成后,词作者张藜却未能当即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歌词。D1985年,张藜去广西出差时找到创作灵感,完成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填词。9 . 下列对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成为经典的原因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很好地概括了产生时所处时代的精神,是那个时代精神的产物。B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提炼出个人对祖国的情感和普遍的人生哲理,使这首歌有超越性。C我和我的祖国曲很好听,有非常高的审美高度和艺术性。D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不是普通的流行歌曲,老少咸宜,适合多种场合歌唱。10 .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打动了许多人,从发行到现在人们还在歌唱。B一首歌如果在当时不受欢迎,没多少人听,也没多少人唱,就一定不能流传下去。C非常好的时代性、人民性、非常高的艺术性,使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获得经典性。D经典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在将来还会有顽强的生命力,会被继续传唱下去。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1 . 选出加点实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亡以应:通“无”,没有B且焉置土石:哪里C年且九十:已经D杂然相许:纷纷12 .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宋城上而待楚寇B汝之不惠/此之谓失其本心C以残年余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D其如土石何/其真不知马也13 . 句子的翻译无误的一项(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你的力气,曾经都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于是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14 . 选出对文意的理解有误一项( )A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这是情节的高潮。最后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地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终被移走这是故事的结局。B本文通过将愚公的大智大勇与智叟的鼠目寸光对比,突出人物形象,在命名上故意颠倒,增强讽刺意味。C太行王屋的高大、路程的遥远、工具的简陋、人力的匮乏,都体现了移山的困难,但他得到天真孩童的帮助,可见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D愚公之妻与智叟对移山态度不同,前者是提出必须解决的问题,后者是挖苦与阻止。五、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沈 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木图沈 括予奉使按边,始为木图,写其山川道路。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镕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故也。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上召辅臣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注释)木图:木版地图。按:巡察。赍:j携带。15 .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第二板已具具_(2)瞬息可就就_(3)以纸帖之帖_(4)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旋_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用讫再火令药熔翻译:_(2)则以木刻上之翻译:_17 . 请你根据选文填空。活板排版过程依次为准备一块铁板、_、放上铁框子、_、用火烘烤和_六个步骤;沈括制作木版地图依次经历了实地观察、_和用木料雕刻三个步骤。六、情景默写18 . 古诗文理解默写填空(1)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要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往往会想到王勃的诗句子是_,_。 (2)论语中阐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志气的句子是“_,_”。(4)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暮景色的句子是“_,_ 。”(4)行路难中描写宴饮奢华的诗句是“_,_。” (5)出师表中表现严明赏罚的句子是:_,_。(6)古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