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之三诗歌形象_第1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三诗歌形象_第2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三诗歌形象_第3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三诗歌形象_第4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三诗歌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鉴赏(三),鉴赏诗歌艺术表现之把握诗歌形象,贵阳一中语文组傅念飞2009年2月制作2009年11月修改,诗歌中的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自己,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作品着力刻画的形象(第二、三人称),有时可以合而为一,鉴赏依据,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例1、题李凝幽居贾岛,诗中的李凝是什么身份?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例2、秋夕杜牧,这首诗中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对其是怎样的感情?,(其一)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其二)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例3、长干曲崔颢,这两首诗中的主人公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景物形象,(1)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2)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即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3)景物描写的方法A.观察描写的角度,指高低俯仰远近大小等,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B.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虚实结合,如白居易夜雪。D.明暗对比,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E.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例1、蝉虞世南,分析这首诗中所描写的形象的特点。,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例2、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李忱,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祝学习进步,学如逆水行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