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SM/TD/LTE/WLAN四网协同发展思路与建议,TD利用率低,全国大部分省份利用率不到15%(2011年12月统计),GSM核心城区频率资源使用已近极限,站点新建/扩容受限,需真正发挥多网协同作用,避免业务承载过多依赖GSM,缓解GSM压力,GSM900M/1800M宏站超配、负荷过载严重,普通城区话务密度120Erl/Km2、站点密度为4站/Km2,WLAN分流作用有限,四网协同面临挑战:2G负荷超载、3G利用率低、WLAN分流作用有限,BSC/RNC,AC/可信接入,HLR,MSC,Internet,ApplicationServer,AAA,GGSN,GTP隧道,AP热点自动发现通知终端自动开启WLAN,WLAN承载PS自有业务,承载,WLAN分流,GSM900M/1800M,Macro,TD-SCDMA,WLAN分流,BBCloud,iPico+WiFi,iMicro+WiFi,宏宏/宏微协同,话务下沉,话务下沉,Macro,TD-LTE,TD分流,BBCloud,统一认证签约数据,GSM/TD/LTE/WLAN多制式间分层协同,共同分担数据流量;各制式内分类建站,业务量逐步下沉、向高密度小站型转移GSM通过网络结构优化提升承载能力、GSM/TD分流缓解GSM压力,WLAN热点精确部署分担蜂窝网数据业务,总体建议:立体分层实现架构优化、多接入方式相互协同实现业务均衡,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MBB的核心因素:站点、频谱、分流、管控与演进,SGSN,Pico,Pico,Macro,目录,1,颠覆WLAN传统模式,做好第四张无线网,2,优化GSM架构,深化覆盖、提升网络质量,3,建设TD精品网,促进用户和业务发展,4,加快TD-LTE端到端验证,推动产业成熟,重新定位:WLAN将成为MBB热点热区的数据业务第一承载网,WLAN成为降低MBB数据业务成本、提升网络带宽的重要手段,WLAN已成为终端设备的标准功能配置,海外MBB成熟市场WiFi扮演重要角色,某热点大楼WiFi实际承载了MBB网络70的流量,某运营商期望WiFi承载MBB网络数据流量55%,第三方机构预测,到2015年全球公共WLAN热点达580万,私有热点将达6.5亿;同时WLAN承载的数据流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02011年支持WiFi的终端出货7.5亿台,其中智能终端4.8亿;到2015年支持WiFi的智能终端比例将超过90,保有和保持用户增长:主动满足用户数据业务需求,避免高价值用户流失承载和培育数据业务:WiFi是数据流量的主要承载体,保障用户数据业务体验和高速宽带需求构建高效率流量承载架构:在WiFi、GSM、TDS和TDL网络间合理分配数据流量,实现网络承载合理分布,用最低的成本提供用户满意的数据业务,Macro,Micro,6亿GSM用户(移动互联网潜在用户),WiFi,LTE,TDS,GSM/GPRS/EDGE,AP,上亿的WiFi终端个人用户,LTE终端的普及需要很长时间,5000万TDS放号用户,Micro,Pico,Micro,Pico,Pico,AP,Pico,WLAN对中国移动的战略价值:承载数据业务和保有用户的主要方式,WLAN是中国移动四网协同战略关键环节,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量承载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移动全国共建设215万AP,网络规模领先于国内其他运营商,中国移动大力建设WLAN,面临诸多挑战,WLAN“热装冷用”的主要原因,用户体验差:不知道热点位置;认证复杂;干扰严重,能用WLAN吗?,商业楼也有WLAN?!,热点区域覆盖复杂,WLAN无法自动唤醒,WLAN无法智能分流,热点区域宏网负荷大,WLAN部署没能有效匹配数据业务热点,无专业部署运维手段:选址不准导致热点闲置;海量AP管理复杂,非电信级产品:产品性能差、故障率高,恶劣天气,设备又出故障了,移动数据业务增长迅猛,但WLAN在手机上的分流效果不明显,从用户上网习惯统计来看,2G手机上网方式占有最大比例,占42.3%,GSM手机通过WLAN方式上网占比极低,仅3.7%,面向电信级应用的WLAN部署建议,WLAN与蜂窝网络协同、精确选点及专业部署运维、电信级产品,WLAN与蜂窝网络协同,精确选点与部署运维,AP热点自动提醒,培养用户习惯,均衡网络负荷基于TGW的WLAN可信接入PS域,提供无缝业务体验统一认证方案,支持EAP-SIM、EAP-PEAP认证TD-HSPA/TD-LTE回传,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WLAN精准选点,指导热点选址,避免“热装冷用”四级AP管理架构,降低海量AP管理难题大容量电信级网管,与蜂窝网络共网管平台,将蜂窝网技术引入WLAN,实现与无线网络的统一规划、部署和运维,电信级产品,路由器架构AC:高集成度,高转发能力,支持灵活组网AP设备引入LTE关键技术,支持2*2/3*3MIMO、智能天线高可靠性产品,满足电信级网络要求网络自动优化,抑制干扰,提升系统性能,AP热点自动提醒,引导用户优先使用WLAN网络,实现机制:终端访问PS业务时,向网络侧发送注册请求,查询WiFi资源网络根据CellID和APList的对应关系,向AC查询WLAN侧的网络负荷等信息网络向终端下发所在区域的AP信息终端自动打开WiFi,根据指定的SSID和信道接入WLAN网络,价值:通过蜂窝网络将WLAN热点推送给用户,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和接入热点,提升用户体验蜂窝网络高负荷时自动引导用户接入WLAN,均衡网络负荷,WLAN与PS协同,实现基于TGW的可信接入,实现机制:终端接入并通过EAP-SIM认证接入WLAN网络通过TGW(TrustedGateway)为数据业务建立GRE和GTP通道终端开始访问PS业务/Internet业务并为业务计费,价值:用户可通过WLAN接入中国移动自有业务基于SIM认证,终端侧无需任何改造用户获得与蜂窝网一致的PS业务体验,基于数据业务地图精确选点,实现WLAN精准部署,客户价值:热点精确定位:准确识别话务热点,避免“盲目部署”、“热装冷用”精细化网络分析:提供精细化管理和咨询决策网络综合评估:分流效果评估、现有各网络扩减容评估,1,BSC/RNC采集数据:终端行为数据MR数据业务识别数据,WDA模型分析:业务构成用户行为终端能力,通过栅格化的数据业务话务地图呈现热点,2,结合实物地图最终确定需要部署的WLAN热点,4,3,围绕性能和可靠性提升,AP设备的无线基站化设计成为发展方向,更高吞吐量,MIMO复用最多支持2个空间流,MIMO复用最多支持3个空间流,50%速率提升,300Mbps,450Mbps,改善边缘吞吐率33MIMO可以通过BeamForming技术获取阵列增益,改善边缘吞吐率采用BF技术后,3*3MIMO相对于2*2MIMO可以获得的增益为:单流1.7dB,双流3dB(需要终端侧支持BF),提升覆盖在空旷场景,通过STBC和MRC技术,33MIMO相比22MIMO下行增益提升3.4dB,覆盖距离提升50%;上行增益提升1.7dB,覆盖距离至少提升22%,无线基站可靠性设计技术,可满足AP电信级可靠性要求,33MIMO,空口性能显著提升,无线基站(RRU模块)经过防水、振动、冲击、碰撞、温度循环,交变湿热等系列测试。该方面经验借鉴到WLANAP后可保障AP(尤其室外型)可靠运行,WLANAP设备继承RRU技术:高低温、-高湿、凝露、盐雾、结冰、太阳辐射-,山东经验:规模建设、简化认证和灵活资费相结合,WLAN用户/业务发展迅速,按场景分阶段进行,经历从校园区、社会热点到住宅区的覆盖,AP和活跃用户规模发展,WLANAP和用户发展情况:截止11年12月AP规模达40万,活跃用户达150万,WLAN规模发展后,三网分流效果日益明显,灵活资费策略促进用户大发展,资费便宜:山东移动WLAN套餐活跃用户平均单价低于1元/h(远低于全国水平2-3元/h),套餐丰富:WLAN套餐共420种(全省性套餐106种),完全覆盖各类人群和场景,营销手段多样:采取免费体验,主动、交叉营销、团购等方式进行WLAN营销,山东经验:精确选点实现WLAN高精度部署,分流效果明显,实施精确选点区域单AP流量和使用时长分别是非精确选点区域AP的5.3倍和3.9倍使用精确选点区域WLAN流量占全网数据业务比例达到77.5%,比非精确选点区域高14.5%811月的GSM数据流量统计,精确选点区域比非精确选点区域多下降3.4%,2011年5月17日7月15日对山东15个地市实施了WLAN精确选点,共交付8290个业务热点针对临沂交付的107个热点进行了实际勘测分析,确定其中97个为实际热点,准确度超过90%,临沂现网WLAN精确选点后效果如下图:,山东经验:SIM统一认证实现T+W数据卡规模发展,盈利能力高:T+W数据卡ARPU为27.54元,是WLAN用户的3.35倍,是WLAN用户平均ARPU的2.37倍网络压力小:T+W数据卡流量75%在WLAN上承载,提升TD利用率同时不会对TD网络造成太大冲击,山东移动在2011年1月份网络侧开通SIM统一认证能力3月开始发展TW数据卡(支持WiFi终端进行SIM认证,可通过TD和WLAN两种模式接入)目前已发展20万用户,其中活跃用户16.2万,山东移动要求后续发货全为T+W数据卡,目录,1,颠覆WLAN传统模式,做好第四张无线网,2,优化GSM架构,深化覆盖、提升网络质量,3,建设TD精品网,促进用户和业务发展,4,加快TD-LTE端到端验证,推动产业成熟,GSM网络发展现状与策略建议,依托和发挥GSM优势,围绕容量,深化架构优化、LTE/3G技术2G化、感知运维,提升质量、效率和用户体验,GSM网络发展现状总结GSM是中国移动最重要的网络基础,承载全网99%语音计费时长和95%手机数据流量,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承载主要业务,中国移动当前正处于2G向TDS/TDL、话音向数据网络升级转型时期,后续GSM网络定位为“主要承载语音(占比不低于55),适度承载数据”,数据业务资源占比较高(11年全网平均46%),承载速率有待提升(11年平均3.8kbps),各网络业务承载现状,总体目标:保持GSM网络的语音质量领先优势,确保网络资源使用效率策略建议:优化GSM网络架构、分场景进行底层网建设,实现GSM网络建设精细化;引入PCC架构,进行数据管控,确保网络资源使用效率;引入干扰控制、语音质量提升类的新技术,确保GSM语音质量领先优势,新架构:依托传统大网牵引热点区域业务下沉到底层,优化GSM网络架构,典型城区站间距、站型配置受限,宏站新建、扩容受限,语音等级1需求电平5年抬升17dBm,核心城区“三高”问题加大网络干扰,网络底噪逐年抬升,某省会城市2011年第四季度GSM投诉统计,室内覆盖问题仍然是影响用户感知的重要因素,GSM面临容量、干扰、覆盖三大挑战,业务发展促进网络架构从平面向立体纵深演进,通过双频网容量均衡、话务下沉底层、“三高”整治等措施重铸网络架构,解决容量、干扰、覆盖等难题,通过结构化整治实现容量可持续发展,通过系列化形态小基站实现底层网多场景覆盖,网络覆盖投诉比例高达67%,室内用户投诉比例高达80%,底层网需求分析与应对办法,物业无法进入,物业可进但入户困难,覆盖无法精确预测,物业可进但传输难进,窗边兵乓切换,高层频率干扰,覆盖死角,外泄严重,规划设计阶段,优化提升阶段,宏站结合PICO补充覆盖,隐蔽性、可安装分布式基站+高低错位立体覆盖,话务地图+MICRO话测工具+WINPROP仿真软件,PICO+墙边站+宏站覆盖,分层立体频率组网+邻区优化,RRU共小区组网+单/双位置组发射+切换算法优化,高低对打+室分系统+PICO补盲,内外圆方案+物理分层+室分切换特性+泄漏检查工具,MiniRRU进一步降低GSM底层网建设站址获取难度,PCC架构下的无线资源管理,有效提升数据业务承载效率,PCC可实现MBB的精细化运营(开源节流):包括忙时热点QQ业务无线资源优化、FUP、忙时热点VIP用户QoS保障、高价值业务QoS保障、自有业务精准营销以及用户和业务综合QoS保障等,成都现网应用单PDCH速率提升42.4(忙时占用PDCH数量节省34.5%,),成都应用,网络繁忙情况下,VIP用户业务速率提升30%以上,当GGSN监测到无线音乐下载后,启动QoS更新流程,提供保障的下载带宽,成都现网应用PCC可为移动音乐地带下载提供带宽保障,开启PCC无线管控,部署要求:硬件:引入新网元PCRF软件:SGSN、GGSN升级支持PCC软件功能BSC侧软件升级支持PCC功能,3G语音技术2G化,主观感知增强,呼叫流程优化,AMR自适应语音编码WB-AMRAMR自适应门限调整,TFO&TrFO编解码优化,ANR&ANC抑制噪声AEC回声抑制ALC自动电平调整ACLP失真修复,AMOSFRBMOS,+0.3MOSEFR+0.1MOS,+0.0MOSAMR+0.2MOS,+XMOSWB-AMR+YMOS,主观感知增强(ANC,ANR,AEC,ALC,ACLP),语音质量,Fair,Good,Excellent,Fair,Good,Excellent,高载干比,低载干比,+0.1MOSTFO&TrFO+0.1MOS,+0.1MOSE-Coder+0.1MOS,+0.2MOS,语音修复,+0.0MOS,编码优化与修复,E-coder语音帧修复,LTE/3G技术持续引入GSM:保障语音,应用创新语音技术带来水晶音质,CCCH流量需求增多,CCCH流量需求减少,业务信道扩展CCCH固定CCCH,动态多CCCH应对信令风暴,寻呼容量提升4倍,实现信令与业务容量动态平衡,LTE/3G技术持续引入GSM,提升GSM网络性能,PS功控降低网络干扰:广东、浙江现网测试,语音质量明显提升,网络同步+EICC提升GSM系统抗干扰性能:,PS功控+PSDTX,不功控,绍兴开启功控前后语音质差比例对比,PS功控+PSDTX,动态多CCCH,软同步+硬同步,广东汕头软同步网络EICC相比异步网络EICC,HQI(03)提升1.73个百分点(干扰受限场景),高效运维:运用软工具简化运维,提升效率,无需频繁上站,无需中断业务,远端定位,解决仪器贵、问题复现难、依赖投诉等问题,实现主动高效运维,降低OPEX,天馈物理故障,物理连线错误,上下行通道故障,天馈检测,互调干扰检测,远端天馈互调检测、外部干扰定位检测,后台工具解决大网日常维护中疑难问题,固化、传承和推广运维经验,有效缓解网络扩张带来的维护力量薄弱问题,信道类型自动调整,单板状态定时检查,用户允许接入等级自动控制,例行维护应用,iSStar二次平台,“一键式”网络健康体检,目录,1,颠覆WLAN传统模式,做好第四张无线网,2,优化GSM架构,深化覆盖、提升网络质量,3,建设TD精品网,促进用户和业务发展,4,加快TD-LTE端到端验证,推动产业成熟,持续完善TD深度覆盖,奠定TD-SCDMA精品网络基础,城市弱覆盖典型问题集中在城区深度覆盖差、建站要求高、弱覆盖点零散,需从设备、天面和站点等方面综合解决,居民区场景:双通道RRU+小型美化天线,天线1、2、3、4:采用全向灯杆美化天线,上海绿城二期,天线5:采用定向高增益窄波束射灯天线,天线6:宽波束板状定向天线,CBD室外园区:采用“室内打室外”方式解决覆盖空洞,避免高成本架杆和建室外机房,城区路面弱覆盖点:GT共站、超小型天线、Mini机房等低成本、快速填补零散覆盖空洞,杭州,G/T共站共天馈建站:利旧GSM宽频天线或采用双频天线,超小型智能天线,缓解天面受限问题,城区楼顶Mini机房建站,低成本、低能耗延伸覆盖,广西,室内建站覆盖陆家嘴绿地,成本大幅降低,上海陆家嘴,租用30米抱杆和机房,成本高,传统方式建站,室外打室外方案,覆盖空洞,G/T分流关键措施,保障分流效果,提升基站发射功率,拓展小区“硬覆盖”,优化互操作参数,增强小区“软覆盖”,降低GSM/TD互操作门限,苏州2RNC数据分流比提升20%,互操作下降50%,加强GSM高话务区TD连续覆盖,建立终端评估体系主动规避终端问题对网络影响苏州、上海、东莞、石家庄、武汉等运用基于基于IMEI的“终端性能分析”和BOSS话单分析对主流终端排名,甄选分流比高、KPI好的终端指导市场推广基于终端评价体系建立“终端红黑榜”指导终端批量入网工作,G/T分流终端措施,提升智能机业务感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智能机数据业务感知:建议增加H载波配比,首先将利用率低R4载波修改为H载波,增大小区带宽改善上行带宽:加快部署HSPA、AUE和应对PS并发开启3PS特性,积极应用新技术,确保用户感知不下降,精细基础网优,结合新技术规模应用,分流后网络KPI可恢复到分流前的优秀水平,数据业务感知增强:广东省完成GT分流后,华为区域AUE(上行带宽能力提升)、TPE(TCP无线侧增强)开启规模达50小区,网络调整与市场营销双管齐下促进TD-SCDMA网络用户和业务量发展迅速,国际教育园面积:3.2km站点:12(GT共站)用户:6万GSM利用率:85,校园网:国际教育园区,T网数据承载已“四分天下”,苏州通过网络调整和终端/用户营销策略,业务发展效果迅速体现,截至11月,智能机渗透率已达25%,东莞智能机发展与分流方案良性互动,提升TD网络利用率,TD网络利用率提升,网络调整是G/T分流的基础,同时必须结合市场营销和终端质量提升才能实现TD业务的快速发展,TD网络业务量快速增长,校园大力放号,网络侧GT分流,话务量翻一番,目录,1,颠覆WLAN传统模式,做好第四张无线网,2,优化GSM架构,深化覆盖、提升网络质量,3,建设TD精品网,促进用户和业务发展,4,加快TD-LTE端到端验证,推动产业成熟,商用部署中试验局,截至2011年底全球29个国家的49张LTE网络已经正式商用目前全球共签订18个TD-LTE商用合同,全球LTE(FDD/TDD)部署进展,全球TD-LTE商用合同,LTE(FDD/TDD)全球商用部署进展,TD-LTE终端/芯片2012年具备大规模商用能力,多模芯片成主流,高通/海思拉动多模芯片产业进程,多款数据卡可支撑网络商用,12年手机开始上市,2011,2012,2011,2012,MDM9x00-GCUL,Balong700(R8)-LTETDD/FDD,MSM8960-G/U/C/TDS/LTETDD/FDD,Balong710-G/U/TDS/LTETDD/FDD,SQN3110-LTETDD/FDD,WD5000-LTETDD/FDD,FG3100-LTETDD/FDD,FG3800-LTETDD/FDD,E392GUL,B593LTETDD/FDD,B593GUL,InnofideiTD-LTE,QuantaLTEFDD/TDD,QuantaGUL,智能手机GULCL,TDS智能手机G/U/TDS/LTETDD/FDD,多模多频段平板,CPE/USB/MobileWiFi等终端超过60款可用,日本软银部署全球最大TD-LTE商用网络,日本第三大运营商,主营WCDMA业务,拥有3000万用户,占日本人口总数23%以终端和业务为核心推动MBB发展,预计未来5年数据流量增长超过40倍(现有3G频谱资源无法支撑业务发展)TD-LTE建网目标:2013年底承载80%数据业务,日本软银通过TD-LTE建设支撑MBB快速发展,站间距小于100米,站点密度高达50100站/km2,站点高密度导致容量与干扰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肥正规品牌策划活动方案
- 2025年新能源企业绿色生产设备升级与节能报告
- 2024-2025年太阳能硅片硅碇行业光伏产业政策环境与机遇报告
- 测试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
- 动作表演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畜牧专业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2课数据分析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青岛版2024第三册-青岛版2024
- 动物救助应急预案(3篇)
- 旅游文化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第16课 创造改变生活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心理健康苏教版四年级-苏科版
- DB1750-2019水电站(厂)防雷与接地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 牛常见病防治课件
- 你不懂咖啡课件
- 危险物品储存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表
- 装饰工程保修单
- IInter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 EnglishDrama英语戏剧写作及表演技巧课件
- 华科版五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共24课时)
- DB11T 827-2019 废旧爆炸物品销毁处置安全管理规程
- GB∕T 1186-2016 压缩空气用织物增强橡胶软管 规范
- DB31∕T 926-2015 城镇供水管道水力冲洗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