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6 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doc

实验06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8128461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00.72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26 上传人:乐*** IP属地:四川
3.6
积分
关 键 词:
实验06 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 实验 06 探究 不同 物体 吸热 能力 备战 2020 年中 物理 必考 精练
资源描述:
实验06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实验06,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实验,06,探究,不同,物体,吸热,能力,备战,2020,年中,物理,必考,精练
内容简介:
实验06 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探究课题: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实验装置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探究过程1.安装实验装置顺序:自下而上安装好实验装置;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2.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3.分别给两液体加热,加热时上下反复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记下不同时刻的温度。4.记录数据, 绘制T -t 图像。实验图像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食用油的温度升高的较大满分归纳考点方向器材作用实验测量仪器: 搅拌器的作用: 石棉网: 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组装顺序: 2.温度计放置位置: 3.选择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目的是: 4.通过 ,来体现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此方法为 。5.实验中各数据可能有较大差异,原因: 6.使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的好处: 1(2019兰州)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物质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水6020456煤油6020706(1)实验中应保证水和煤油的初温与 (选填“质量”或“体积”)都相同。(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3)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水升高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煤油升高的温度。(4)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中,我们用 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答案】(1)质量;(2)等于;(3)低于;(4)水;比热容【解析】(1)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升高的温度的不同;也可以让它们其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它们吸热本领的大小。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前提条件是: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2)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同,则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水的温度更低;(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水升高的温度小于煤油升高的温度,因此水吸热的能力更强;物理学中就把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用比热容表示。故答案为:。【分析】(1)判断水与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判断两种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高温度的多少。温度升高较多的,则比热较小;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控制所用的物质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所用仪器相同;(2)选取相同的加热的目的是相同的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3)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由于煤油的吸热本领小,所以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4)相同质量的水与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升高越快的液体吸热能力越弱,升温越慢的液体吸热本领越强,物理学中用比热容反映物质的吸热本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如何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来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吸热能力)的大小。2(2019莱芜区)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 ;(2)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 相同;(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 的吸热能力更强;(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3(2019丹东)小明同学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牛奶、豆浆,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本实验中,通过比较 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2)本实验中,使牛奶、豆浆 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牛奶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豆浆吸收的热量,这表明 的吸热能力强。(3)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学中引入 来表示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名称质量/g温度升高10加热时间温度升高20加热时间温度升高30加热时间牛奶350260520650豆浆3502203305504(2019南通)铁板文蛤是南通的特色佳肴,由文蛤、佐料放在经加热发烫的铁板上制作而成,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餐馆会尽量选择热容量大的炊具。热容量的定义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查阅资料知道:物体的热容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有关,由此同学们对相同体积物体的热容量作如下猜想:猜想1:物体的质量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猜想2: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同学们先用图甲所示装置,将体积相同的四个不同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示数如图乙;将四个金属块同时从水中取出,快速放入四个相同的保温杯中,杯中盛有质量和初温(约20)均相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出保温杯内水的末温,收集记录的数据如下表。金属块质量m/g比热容c/J(kg)1末温()铅5650.1310334.3铜4450.3910347.2铁3950.4610348.1铝1350.8810340.9(1)安装装置时应先固定线夹 (选填“A”或“B”);图乙温度计示数为 。(2)由表中数据可知: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吸收热量最多的是放入了金属 的杯中的水;热容量最大的是 金属块。(3)分析数据可判断:猜想1、猜想2都是 的。请选择猜想1或猜想2,说出你对该猜想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 。(4)请用热容量这个物理量,给比热容下定义: 。5(2019沈阳)在实验课上,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各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均未达到沸点)(1)小明设计的实验表格如下,在表格中横线处补全缺少的项目。物质质量/kg初始温度/ 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min水食用油(2)为了测量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小明先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再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3)在实验中,小明选用了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 。(4)小明通过实验发现在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的温度变化较大。根据这个现象可知:水和食用油相比较, 的吸热能力强。(5)小明看到另一组同学在加热时间相同时,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相比,水温始终比油温升得快。由此可判断出,放入水中的电加热器实际功率 (选填“大”或“小”)。6(2019阜新)在“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实验中:(1)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 。(2)在甲装置中,分别给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3)在甲装置中,用相同酒精灯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两种液体 相同。(4)在甲装置中,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给 加热时间更长。(5)乙装置中两个相同烧杯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灯中煤油和酒精的质量相等,进行“比较煤油和酒精的热值大小关系”实验,实验数据如表:加热时间/min0123456甲杯水温/25272932343638乙杯水温/25262728293031分析数据可知:热值较大的是 。(6)通过实验数据直接计算出燃料的热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7(2019巴中)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A、B两种液体;b用温度计分别测量A、B两种液体的初温,温度计示数相同;c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两个烧杯加热,且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A、B两液体的末温。请完成下列问题:(1)此实验的主要探究方法 ;(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 (选填步骤前的字母),更正错误后继续实验;(3)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A、B两种液体 ;(4)如图所示是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两液体的比热容关系是cA cB(选填“”、“”或“”)。8(2019贵港)为了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某实验小组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加热时,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 。(2)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加热时间t/min水200203012煤油20020306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吸热本领更强(选填“水”或“煤油”)。(3)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计算,当加热时间为12min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9(2019无锡)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时,用同一套器材分别加热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1)调节好天平后,将薄壁铝桶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铝桶的质量为 g。(2)砝码盒里剩有100g、50g、20g、10g、5g砝码各一个,为了称量90g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是: ,向铝桶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3)在组装成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时,为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应先调节好 的高度,注意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 。(4)正确组装好器材后,给水加热,当水温达到35时开始计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入下表。将铝桶中的水换成等质量的煤油,重复以上操作。加热时间/min00.51.01.52.02.5温度/水353841444750煤油354147535965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请在图丙中补画出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进一步分析图象发现:质量一定的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是相等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上述比值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10(2020泉州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及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的装置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两图的装置进行实验。(2)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实验中,同时点燃燃料后,需等待燃料 (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充分燃烧”),然后通过观察 来比较两种燃料热值大小。(3)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实验中,选用上图合适装置加热相同一段时间后,液体a升温多,由此可知:液体 (选填“a”或“b”)比热容小。这段时间,液体a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体b吸收的热量。11(2020乌鲁木齐一模)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 。(2)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c水4.2103J/(kg)】11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实验06 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探究课题: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实验装置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探究过程1.安装实验装置顺序:自下而上安装好实验装置;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2.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3.分别给两液体加热,加热时上下反复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记下不同时刻的温度。4.记录数据, 绘制T -t 图像。实验图像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食用油的温度升高的较大满分归纳考点方向器材作用实验测量仪器:温度计、停表分别用于测量温度和加热时间搅拌器的作用:使液体受热均匀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2.温度计放置位置:不要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3.选择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加热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相同。4.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此方法为转换法。5.实验中各数据可能有较大差异,原因:酒精灯规格难以保证完全相同,实验中热量有损失。6.使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的好处:易于控制产生热量的多少。 1(2019兰州)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物质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水6020456煤油6020706(1)实验中应保证水和煤油的初温与 (选填“质量”或“体积”)都相同。(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3)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水升高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煤油升高的温度。(4)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中,我们用 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答案】(1)质量;(2)等于;(3)低于;(4)水;比热容【解析】(1)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升高的温度的不同;也可以让它们其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它们吸热本领的大小。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前提条件是: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2)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加热器放出的热量相同,则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水的温度更低;(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水升高的温度小于煤油升高的温度,因此水吸热的能力更强;物理学中就把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用比热容表示。故答案为:。【分析】(1)判断水与煤油的吸热本领的大小,可以判断两种物质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高温度的多少。温度升高较多的,则比热较小;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控制所用的物质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所用仪器相同;(2)选取相同的加热的目的是相同的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3)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由于煤油的吸热本领小,所以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4)相同质量的水与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升高越快的液体吸热能力越弱,升温越慢的液体吸热本领越强,物理学中用比热容反映物质的吸热本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如何用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来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吸热能力)的大小。2(2019莱芜区)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 ;(2)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 (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 相同;(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 的吸热能力更强;(4)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2.1103J(kg),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答案】(1)电加热丝;(2)质量;吸收热量;(3)乙;(4)4.2103【解析】(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部、侧壁和电加热丝;(2)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必须要选取初温相同且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甲和乙两种液体加热,根据转换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甲和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知,加热5分钟,甲升高的温度为:602040;乙升高的温度为:402020;即乙升温小,故乙的吸热能力更强;(4)根据c,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结合(3),故乙液体的比热容为:c2.1103J/(kg)4.2103J/(kg)。3(2019丹东)小明同学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牛奶、豆浆,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本实验中,通过比较 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2)本实验中,使牛奶、豆浆 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牛奶吸收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豆浆吸收的热量,这表明 的吸热能力强。(3)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学中引入 来表示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名称质量/g温度升高10加热时间温度升高20加热时间温度升高30加热时间牛奶350260520650豆浆350220330550【答案】(1)加热时间;(2)升高相同;大于;牛奶;(3)比热容【解析】(1)根据转换法,本实验中,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2)由表中数据知,使牛奶、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牛奶的加热时间长,则牛奶吸收的热量大于豆浆吸收的热量,这表明牛奶的吸热能力强;(3)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来表示不同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4(2019南通)铁板文蛤是南通的特色佳肴,由文蛤、佐料放在经加热发烫的铁板上制作而成,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餐馆会尽量选择热容量大的炊具。热容量的定义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查阅资料知道:物体的热容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有关,由此同学们对相同体积物体的热容量作如下猜想:猜想1:物体的质量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猜想2: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同学们先用图甲所示装置,将体积相同的四个不同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示数如图乙;将四个金属块同时从水中取出,快速放入四个相同的保温杯中,杯中盛有质量和初温(约20)均相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出保温杯内水的末温,收集记录的数据如下表。金属块质量m/g比热容c/J(kg)1末温()铅5650.1310334.3铜4450.3910347.2铁3950.4610348.1铝1350.8810340.9(1)安装装置时应先固定线夹 (选填“A”或“B”);图乙温度计示数为 。(2)由表中数据可知: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吸收热量最多的是放入了金属 的杯中的水;热容量最大的是 金属块。(3)分析数据可判断:猜想1、猜想2都是 的。请选择猜想1或猜想2,说出你对该猜想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 。(4)请用热容量这个物理量,给比热容下定义: 。【答案】(1)B;99;(2)铁; 铁;(3)错误; 猜想1:铁的热容量最大,但是铁的质量不是很大,铁的比热容不是最大;(4)物体的热容量与质量之比【解析】(1)为了确保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由下向上组装,即应先固定线夹;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9;(2)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根据Qcmt知,质量相同的水温度升高的越多,水吸收的热量越多,则金属块放出的热量越多,由表格数据可知放入了铁块的杯子中的水温度升高的最多,即这杯水吸收的热量最多,也就是铁块放出的热量最多;开始时金属块的初温都为99,最后的末温是铁块最高,则铁块的温度减少的最小,由于铁块放出的热量最多,温度却降低的最小,所以结合热容量的定义可知,铁块的热容量最大;(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猜想1、猜想2都是错误的,以猜想1为例:铁的热容量最大,但是铁的质量不是很大;或者以猜想2为例:铁的热容量最大,但是铁的比热容不是很大;(4)因为热容量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而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所以比热容是物体的热容量与质量之比。5(2019沈阳)在实验课上,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各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均未达到沸点)(1)小明设计的实验表格如下,在表格中横线处补全缺少的项目。物质质量/kg初始温度/ 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min水食用油(2)为了测量水和食用油的质量,小明先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再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3)在实验中,小明选用了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 。(4)小明通过实验发现在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的温度变化较大。根据这个现象可知:水和食用油相比较, 的吸热能力强。(5)小明看到另一组同学在加热时间相同时,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相比,水温始终比油温升得快。由此可判断出,放入水中的电加热器实际功率 (选填“大”或“小”)。【答案】(1)末温度/;(2)水平;(3)多;(4)水;(5)大【解析】(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或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实验都需要记录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度,末温度以及升高的温度,所以表格中应填“末温度/”;(2)用天平测量质量时,需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3)实验中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这用到了转换法;(4)小明通过实验发现在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相同的热量,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食用油的温度变化较大,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5)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水温始终比油温升得快,说明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比食用油多,根据P知,放入水中的电加热器实际功大。6(2019阜新)在“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实验中:(1)除了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 。(2)在甲装置中,分别给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3)在甲装置中,用相同酒精灯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两种液体 相同。(4)在甲装置中,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给 加热时间更长。(5)乙装置中两个相同烧杯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灯中煤油和酒精的质量相等,进行“比较煤油和酒精的热值大小关系”实验,实验数据如表:加热时间/min0123456甲杯水温/25272932343638乙杯水温/25262728293031分析数据可知:热值较大的是 。(6)通过实验数据直接计算出燃料的热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秒表;(2)质量;(3)吸热;(4)水;(5)煤油;(6)偏小【解析】(1)实验中需要测量吸热的时间,故需要秒表来计时;(2)在“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时,应控制两种物质的质量是相同的;(3)用相同的加酒精灯给两种物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4)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多,即水的加热时间长;(5)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乙两个装置中,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由Qcmt知,末温高的吸收的热量较多;在相同的加热设备下,相同时间内,消耗燃料的质量相同,由Qqm知,水温上升高的,对应的燃料的热值较大;所以煤油的热值大;(6)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热量的散失,所以实验测得的热值会偏小。7(2019巴中)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A、B两种液体;b用温度计分别测量A、B两种液体的初温,温度计示数相同;c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两个烧杯加热,且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A、B两液体的末温。请完成下列问题:(1)此实验的主要探究方法 ;(2)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 (选填步骤前的字母),更正错误后继续实验;(3)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A、B两种液体 ;(4)如图所示是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两液体的比热容关系是cA cB(选填“”、“”或“”)。【答案】(1)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2)a;(3)吸热相同;(4)【解析】(1)由分析知,此实验的主要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2)a根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A、B两种液体,因密度不同,根据mV,故质量不同,不正确;bd用温度计分别测量A、B两种液体的初温,温度计示数相同,用温度计分别测出A、B两液体的末温,是为了比较温度的变化;正确;c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给两个烧杯加热,且加热时间相同,目的是控制吸热相同,正确。存在错误的是a;(3)根据转换法,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A、B两种液体吸热相同;(4)由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知,升高相同的温度,B加热时间长,则B的吸热能力强,则两液体的比热容关系是cAcB。8(2019贵港)为了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某实验小组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加热时,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 。(2)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加热时间t/min水200203012煤油20020306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吸热本领更强(选填“水”或“煤油”)。(3)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计算,当加热时间为12min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1)24;(2)不同;水;(3)8.4103【解析】(1)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20上面第4个小格处,读作24。(2)根据转换法,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热的多少;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不相同,吸收的热量不同,水的加热时间长,吸收热量多,吸热本领更强;(3)这些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0.2kg(3020)8.4103J。9(2019无锡)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时,用同一套器材分别加热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1)调节好天平后,将薄壁铝桶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铝桶的质量为 g。(2)砝码盒里剩有100g、50g、20g、10g、5g砝码各一个,为了称量90g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是: ,向铝桶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3)在组装成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时,为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应先调节好 的高度,注意调节温度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 。(4)正确组装好器材后,给水加热,当水温达到35时开始计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入下表。将铝桶中的水换成等质量的煤油,重复以上操作。加热时间/min00.51.01.52.02.5温度/水353841444750煤油354147535965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请在图丙中补画出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进一步分析图象发现:质量一定的水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比值是相等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上述比值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1)23.6g;(2)从右盘中取下20g的砝码,再将100g和10g的砝码放入砝码盘中,游码位置不动;(3)石棉网;充分接触;(4)如上所示;水;不相等【解析】(1)天平再次平衡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铝桶的质量为:20g+3g+0.6g23.6g。(2)根据砝码盒里剩有的砝码结合标尺的最刻度,为了称量90g的水,从右盘中取下20g的砝码,再将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实验06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能力-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8128461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