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食用菌菌种生产_第1页
第4章--食用菌菌种生产_第2页
第4章--食用菌菌种生产_第3页
第4章--食用菌菌种生产_第4页
第4章--食用菌菌种生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菌种概述第二节菌种生产设备第三节菌种培养基第四节接种第五节菌种培养与质量鉴定第六节菌种保藏与复壮,第四章食用菌菌种生产,一、菌种概念二、菌种类型三、菌种生产程序,返回本章,第一节菌种概述,一、菌种概念,返回本节,二、菌种类型,返回本节,(一)级别不同的菌种,1.一级种(母种),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二级种(原种),返回本节,返回本节,3.三级种(栽培种),不可再扩,返回本节,返回本节,生产总过程,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二)状态不同的菌种,返回本节,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三、菌种生产程序,返回本节,一、制培养基设备二、灭菌设备三、接种设备四、培养设备五、保藏设备六、菌种厂布局,返回本章,第二节主要生产设备,一、制培养基设备(一)原料处理、配制设备,切片粉碎两用机,返回本节,拌料机,返回本节,装袋机,(二)培养基分装设备,返回本节,装瓶机,挖瓶机,返回本节,菌种袋,颈圈,返回本节,菌种瓶,返回本节,二、灭菌设备,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常压,返回本节,三、接种设备(一)接种环境及器具,返回本节,观察窗,紫外灯,操作孔,接种箱,返回本节,2.接种室,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使一定工作区达到相对无菌、无尘状态的电器,3.超净工作台,返回本节,要求:前端为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4.接种工具,返回本节,固体菌种接种枪,液体菌种接种枪,返回本节,四、菌种培养没备,1.培养箱培养少量菌种的恒温电器(2040),返回本节,2.培养室培养大量菌种的恒温房,返回本节,五、菌种保藏设备保藏母种:冰箱(4)左右,返回本节,六、菌种厂的布局根据菌种生产流程合理设置,返回本节,一、概述(一)概念及要求(二)培养基的类型二、各级菌种的培养基(一)母种培养基(二)原种、栽培中培养基三、培养基的灭菌,返回本章,第三节菌种培养基,一、培养基的概述(一)概念及要求,返回本节,(二)培养基的类型,返回本节,粉状,条状,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二、各级菌种的培养基(一)母种培养基,1.通用配方,2.配制过程,返回本节,煮沸20min,取定量滤液,制马铃薯滤液,滤液沸时加入,融后加余料,融化琼脂,调解pH,勿污管口,控制装量,分装试管,10%NaOH或HCL,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1.种类(1)棉籽壳培养基,返回本节,配方(%),(2)颗粒培养基,返回本节,返回本节,栽培种的装袋,返回本节,三、培养基的灭菌,(一)母种培养基的灭菌,无菌检验约30条件下空白培养23天,返回本节,母基灭菌与摆斜面,返回本节,(二)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灭菌,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无菌操作二、母种的接种(一)分离法1.组织分离2.孢子分离(二)转管法三、原种、栽培种的接种,返回本章,第四节菌种的接种,必备,返回本节,1.组织分离,(一)分离法,步骤,返回本节,二、母种的接种,步骤,返回本节,2.孢子分离(有性繁殖),单孢分离的菌落,返回本节,多孢分离,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采收孢子,返回本节,钩悬法,25、24h现孢子粉取出分离材料,返回本节,孢子印法,返回本节,3.接种孢子,用接种环蘸孢子液或孢子粉涂布于平板上,返回本节,(二)转管法,返回本节,三、原种、栽培种的接种,返回本节,接栽培种,用接种匙(镊、铲)取枣大原种放于袋的两端或瓶中料面上,返回本节,栽培种接种,返回本节,一、菌种培养(一)培养条件(二)技术环节二、菌种质量鉴定(一)母种质量鉴定(二)原种和栽培种质量鉴定,返回本章,第五节菌种培养与质量鉴定,一、菌种培养,返回本节,(二)技术环节,返回本节,返回本节,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二、菌种质量的鉴定,(一)母种质量的鉴定,、,返回本节,好母种,返回本节,2.鉴定,耐干湿性试验,耐高温性试验,返回本节,出菇试验,返回本节,(二)原种、栽培种质量的鉴定,返回本节,产生原基,返回本节,黄水,污染,返回本节,一、菌种保藏(一)保藏目的及原理(二)常用保藏法(三)保藏注意二、菌种复壮(一)菌种的衰退(二)复壮方法(三)防衰措施,返回本章,第六节菌种保藏与复壮,一、菌种保藏,(一)保藏目的及原理,目的,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二)常用保藏法,以母种形式保藏,1.斜面低温法斜面菌种置,46冰箱中(36个月),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矿油保藏法,无菌检验?,返回本节,返回本节,3.自然基质保藏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二、菌种的复壮,(一)菌种的衰退,返回本节,(二)复壮法,1.繁殖交替法,2.经常改变培养条件3.转管时只取尖端菌丝,返回本节,返回本节,本章主要内容,1.菌种类型(母种、原种、栽培种的作用)2.高压锅、接种箱、接种室的构造及使用3.培养基(PDA、颗粒培养基的配制方法)4.接种(无菌操作、各级菌种的接种法)5.菌种保藏(目的与原理、3种方法)6.菌种复壮(简易复壮法、防衰措施),返回本节,1.设计菌种厂的依据是什么?2.怎样防止菌种的衰退?3.怎样判断菌种的衰退?4.自然基质保藏法是怎样进行的?有何优缺点?,1.黄毅.食用菌栽培.北京:高等教育出社,19982.中国食用菌菌种网,作业题,1.栽培时为何不用母种作菌种?2.母种扩成原种的目的是什么?3.怎样使用接种箱?4.菌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思考、讨论题,课外学习资源,返回本节,本章参考资料,1.中国食用菌杂志.云南:中国食用菌编辑部2004.16,2005.162.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第6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3.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