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甲醇的制备_第1页
二苯甲醇的制备_第2页
二苯甲醇的制备_第3页
二苯甲醇的制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有机合成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二苯甲醇的制备 1、 实验目的(1) 学习制备二苯甲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2) 巩固重结晶的操作方法;(3) 进一步练习半微量实验。2、 实验原理 二苯甲酮可以通过多种还原剂还原得到二苯甲醇。在碱性醇溶液中用锌粉还原,是制备二苯甲醇常用的方法,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实验室制备,对于小量合成,硼氢化钠是更理想的试剂。本实验采用锌粉还原。 3、 实验步骤(1) 仪器:搅拌器(标准口)、铁架台、球形冷凝管(标准口)、油浴锅、100温度计、250ml三颈瓶、100ml量筒、减压抽滤装置、天平、干燥器、烧杯、玻璃棒、表面皿、滤纸。(2) 试剂:二苯甲酮 1.0g ; NaOH 1.0g ; 无水乙醇 10ml; 石油醚 10ml;乙酸乙酯:环己烷 =1:2(10ml); 硅胶G 适量 二苯甲醇反应装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1、在250ml三颈瓶中依此加入1.0g研细的NaOH,1.0g二苯甲酮和10ml无水乙醇,最后加入1g锌粉,充分振摇约20min。明显感觉三颈瓶外部变热,即反应放热。NaOH溶于水放热。2、在80的热水浴上加热15-20min后取样,在薄层板上二苯甲酮溶液对照点样,展开剂选择(乙酸乙酯:环己烷 =1:2),晾干后放在紫外分析仪下观察反应进行的情况。在紫外分析仪下观察发现,只有二个紫色的亮斑。Rf二苯甲醇=0.32,Rf二苯甲酮=0.63一个亮斑为原料点二苯甲酮的荧光现象,另一亮斑为产物二苯甲醇的荧光现象,说明实验已反应完全。3、用布氏漏斗抽滤,固体用少量乙醇洗涤。将滤液倒入成有80ml预先用冰水浴冷却的水中,摇匀后用浓HCl小心酸化,使PH为5-6。抽滤过程中,发现抽滤瓶中溶液呈现淡淡的灰色;冷却过程中,加酸并不断搅拌发现,溶液上层出现白色絮状的物质。液体呈现淡淡的灰色,可能因为抽滤时漏入了少量的锌粉;4、真空抽滤析出固体,粗品于烘箱(50)中干燥、称重。然后用石油醚(60-90)约10ml重结晶,抽滤、干燥、称重。用石油醚重结晶过程冷却时,发现只有少量结晶析出。可能原因:石油醚用量不够4、 数据处理经重结晶,抽滤、干燥后,称得针状结晶的二苯甲醇为0.53g,产率为53%。5、 实验结论1、二苯甲酮和氢氧化钠必须研碎,否则反应很难进行。2、锌粉最好后加,便于振摇。3、热水浴最好是5min,10min太长了,易发生颜色变化(变黄,严重者发红),温度可以控制在70-75。4、整个反应过程要求不断振摇,是实验成败关键。5、反应液颜色为灰黑色为正常。若溶液发红,可能反应不成功。6、酸化时,溶液的酸性不宜太强,否则难于析出固体。PH=5-6。7、由于用(60-90)石油醚重结晶,故产品仪器均需干燥,否则很难溶解产物。8、产物若为桔红色即不太好,应为白色或浅黄色。六、实验讨论1、此实验中溶剂的选择是95%的乙醇,可否选择甲醇呢,为什么?答:该实验中溶剂可用95%乙醇和甲醇,甲醇作为溶剂时虽然二苯甲酮易溶于它,且反应速度快,但与95%乙醇相比,甲醇的毒性要大比乙醇,对人体的危害性要大,且甲醇的价格昂贵,故在制备二苯甲醇的时候,溶剂一般用95%的乙醇。 2、 浓盐酸在这个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答:中和过量的氢养化钠,滴加时速度不宜过快,有大量气泡放出,严禁明火。7、 参考文献1王清廉,沈凤嘉. 有机化学实验M. 高等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