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气候变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_第1页
科普知识:气候变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_第2页
科普知识:气候变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_第3页
科普知识:气候变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普知识:气候变化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比如,19431954年孟加拉地区的暴雨灾害,引起了20世纪的饥荒,饿死人口达300400万。1968年1973年非洲干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灾难,使得乍得、尼日尔、埃塞俄比亚的牲口损失7090%,仅在埃塞俄比亚的沃洛省就饿死20万人。当然,这种打击往往是短暂的、局部的,虽然不至于影响生态系统,但是对人类造成的灾害却十分大。 长期的气候变化,即使变化比较缓慢,也会使生态系统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使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完全改观,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例如,在公元前30001000年的温暖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直到东部沿海都有广泛分布;安阳殷墟发现有,水牛和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甲骨文记载打猎时获得一象,表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产的。河南原称豫州,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商、周时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要的日常食品。诗经说:“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可见当时梅子是和盐一样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佐料。诗经说:“终南何月,有条有梅”。终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以来就无梅了。陕西、山西等地人民只好用醋代替梅。 秦汉时期气候也比较温暖,史记记载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陈夏”。可知当时亚热带植物的地界比现在更加偏北。 因为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布局。例如,在先秦到西汉以前,我国丝织业布局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绝大部分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当时的丝纺业中心在河北定县,其他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则主要生产麻织物;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虽然在东汉到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下降剧烈,南方各地社会生活则相对安定,丝织业有所发展,不过北丝南麻的布局一直维持到隋唐时代。从气候变迁情况看,至隋唐时代,虽然气候也有变化,但是平均气温仍暖于现代,可见丝绸之路出现在北方是有原因的。 北丝南麻布局的改变发生在宋代。因为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方不利于桑蚕生产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时北方战乱,南方经济上升,丝织业规模逐渐超过北方。北宋时镇江,三台已形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南宋时,南京、常州、镇江、苏州都拥有巨大的丝织业生产水平。丝织业重心南移,正好相当于我国气候由温暖到寒冷的时期,这个历史经验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气候变迁对农业耕作也有影响,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都说,他们那个时候,齐、鲁(河北、山东一带)农业种植能够一年两熟。在这些地方直到解放初期,还只习惯于两年三熟。唐朝的生长季也比现在长,蛮书(约成书于862年)说,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获两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麦或大麦。而现代因为生长季缩短,不得不种豌豆和蚕豆,以代替小麦和大麦。 这种历史经验仍有现实意义。例如,如果气候变暖,就能够考虑双季稻向高纬度、向高海拔扩展;若气候变冷,就得采取措施,缩短水稻的生长时间。现在流行的热门话题是:“到21世纪,地球将会变暖”。面临着这种可能出现的现实,我们将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性对策呢? 【世界气候变暖】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生存造成的损害和威胁已为世人公认,气候变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气候变暖的明显化,让各种危害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气候变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气候变暖引发的问题也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从已知向未知发展。它引发的各种新现象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最主要是它所引发的灾害以不同形式出现,让人们不能预知,同时它又是世界范同的,这使得气候变暖成为了全世界所共同注重的问题。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近一百多年来,世界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世界平均气温比一百年前上升了0。48。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世界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近三十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世界气候持续增暖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并影响大气的运行规律,各地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亦随之改变。增温造成的海水、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这个切都必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人类健康、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冲击,并造成很多当前仍估计不到的重大影响。 【世界气候变暖形成的原因】 1、人为因素 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世界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世界气候变暖的影响世界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当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世界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世界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世界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当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持续地上升趋势,根据相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持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因为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2、自然因素 世界正在处于温暖期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以前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世界气候变暖的影响】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世界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2、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合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合世界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合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很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某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 【温室效应的预防对策】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实际上世界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实现可能性。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世界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持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动森林再生。 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於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所以,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於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所以,对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5、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如此一来,或许能够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於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6、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於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所以希望减少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