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5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确预测命题前瞻1.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解析】选d。材料中“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体现西周崇尚德政、慎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注重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体现了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故d正确;儒家伦理道德始于春秋时期,a错误;材料中西周先王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并非强调个人道德修养,b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德政和仁爱思想,并非仁政思想,c错误。2.晋文公邀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由此可见“春秋笔法” () a.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b.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 c.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 d.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解析】选b。题干中的“春秋笔法”对“杀”的不同表现方式,体现了孔子希望重塑西周的礼乐制度,故选b;题干不是评价历史人物,排除a;孔子是保守主义者,反对过激的社会变革,排除c;中央集权是法家的政治诉求,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排除d。3.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主张“性本恶”,需要外力教化。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民本思想得以丰富b.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c.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d.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解析】选a。荀子强调通过礼法并用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同时注重爱民,是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故选a;汉代董仲舒将君权神授的思想融入儒家学说中,排除b;荀子提倡礼法并用,强调社会秩序,君民平等是不可能的,排除c;荀子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不等同于法家思想被儒家接受,排除d。4.由孔子到孟子,“孝”的内涵由家庭、道德伦理慢慢走向政治、道德二重化。孝道与治道开始慢慢地融合,并成为历代帝王和圣贤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孝”由家庭推向社会,把个人的伦理道德升华为治国平天下。这体现了 ()a.儒家理想化的治国追求b.儒家思想成为了专制统治的工具 c.追求个人品德的重要性d.统治者提高个人修养以治理天下【解析】选a。依据题干中“孝道与治道开始慢慢地融合”“把孝由家庭推向社会,把个人的伦理道德升华为治国平天下”的信息反映了要把儒家的伦理变为治国的主张,故选a。到汉代儒家思想才成为专制工具,故b错误;题干反映的是把儒家伦理与治国的结合,故c、d错误。5.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出() a.礼乐制度分崩离析 b.学术适应现实政治需要 c.士人阶层日益崛起 d.“百家争鸣”局面异彩纷呈【解析】选b。材料信息所反映的诸子百家的宗旨是“以其学易天下”,即其学说服务于政治,故b正确;a、c、d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6.白狄鲜虞建立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山国文化()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感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解析】选b。“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得贤,其次得民”等反映了华夏文明对中山国的影响,故选b;强调民生过于片面,排除a;题干没有强调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排除c;教化民众过于片面,排除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家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汉代以后,特别是宋明以降,随着封建道德的日渐强化,“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愚忠愚孝”“三从四德”等教条,也贯穿于中国家训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 清代后期开始,家训开始走向衰落,不过在衰落的过程中也有几许亮光。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能够“睁眼看世界”的人,在对家人子弟的教育指导上,在传统家训中也掺进了一点点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现代因素,但终究因时代所限没能形成大气候。现代以来,家族传统观念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想和道德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 摘编自周舸中国家训的历史血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训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现代家训的走向及其成因。(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家训的现实意义。【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和家训,都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孕育、发展和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的制约,受到维护封建家庭和氏族延续的思想的局限,受到封建尊亲忠君和轻视妇女等观念的影响”可知,长期孕育、等级尊卑观念强、受儒学熏陶是中国古代家训的重要特点。 第(2)题第一问走向,根据材料二“清代后期开始,家训开始走向衰落”可知,中国近代家训的走向是渐趋衰落。第二问成因,根据材料二“家族传统观念逐渐被看成是一种思想和道德桎梏,加上受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家训文化的影响力已逐渐减弱”可知,西方民主思想冲击和近现代女权运动的影响是近现代家训开始衰落的重要原因;再结合史实,传统家训本身的缺陷、思想解放潮流的冲击、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等因素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家训不断衰落的重要原因。 第(3)题须完全结合所学和现实进行作答:在现代社会中,家训制度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家族、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答案:(1)特点:长期孕育;等级尊卑观念强(或封建伦理纲常色彩浓厚;重视传统道德的传授等);受儒学熏陶。(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崇左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年金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广安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赤峰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特种作业人员考试(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仿真试题及答案
- 朝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达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吕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綦江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月相》课件教学课件
- 学习勤奋的重要性:议论文(5篇)
- 瑞金市2025年公开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4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兵团线上考试试题及答案
- 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建议收藏
- 安全生产法(2025年修订版)
-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01(江苏)
- 2025年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青年骏才”招聘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数据安全培训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真题及答案
- 2025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公安分局文员招聘30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