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延边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某豌豆细胞内两条染色体及相关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常情况下,图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 该豌豆连续自交3代,子代中与该豌豆表现型一致的比例为1/8c. 豌豆杂交实验中,父本要去雌蕊,母本要去雄蕊d. d基因和d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豌豆的一个细胞内的两条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其同一位置上含有一对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d、d。【详解】图中d和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正确;该豌豆的基因型为dd,表现为显性性状,其自交3代后,与其表现型一致的比例=dd+dd=1-(1/2)3+(1/2)3=9/16,b错误;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母本要去雄蕊,但是父本不要去雌蕊,c错误;d基因和d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两者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2.如下图所示,某红花植株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a. 亲本红花植株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亲本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花红白条花白花961,为9331的变式,说明花色由2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而推知亲本红花植株为双杂合子。若控制花色的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则后代中的红花为a_b_,红白条花为a_bb和aab_,白花为aabb,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红花植株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a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相同的基因,因此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不会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亲本红花植株能产生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正确;依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d正确。【点睛】本题的切入点为图示中的后代的性状分离比(961),由此准确定位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此基础上,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对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判断。3.下图表示由某种农作物和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三个品种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通过、的方法培育品种最不容易达到目的b. 品种的体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c. 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d. 过程常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详解】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通过诱变育种、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a正确;品种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4个,因此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c正确;因为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过程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可能处理萌发的种子,d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d。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b. 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 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数量异常遗传病d. 我国奶牛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遵循基因突变的原理【答案】a【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所以细胞分裂期也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和后期,b错误;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而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所形成的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c错误;我国奶牛主要品种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属于杂交育种,遵循基因重组的原理,d错误。故选a。5.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b. 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同源染色体中缺失1条造成的遗传病c. 人群中发病率高的多基因遗传病适宜作为遗传病的调査对象,如冠心病d. 患遗传病的个体不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主要分为三大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详解】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21号染色体出现了3条,a错误;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造成的遗传病,b错误;调查遗传病一般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患遗传病的个体不一定都携带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的21三体综合征,d正确。6.人类的多种遗传病是由苯丙氨酸代谢缺陷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所致;尿黑酸在人体内积累会使人的尿液中含有尿黑酸,这种尿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成黑色。下如图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如图为甲、乙两个家庭的系谱图(两个家系中的个体均不携带对方家系中的致病基因)。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苯丙酮尿症、尿黑酸症的病因分别是缺乏酶和酶b. 家系乙中-4携带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c. 家系甲中-3可通过减少苯丙氨酸的摄人来减缓症状d. 两家系中6号个体婚配,孕期内应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以避免生出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子女【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显示不同的酶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途径不同,若酶缺乏会导致苯丙酮酸增多,若酶缺乏会导致黑色素增加,若酶缺乏会导致尿黑酸增多。图2中甲家系和乙家系中都有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和尿黑酸症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患者正常去双亲都是相关疾病的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详解】据图1分析已知,若酶缺乏会导致苯丙酮酸增多,引起苯丙酮尿症;若酶缺乏会导致尿黑酸增多,引起尿黑酸症,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家系乙中尿黑酸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3的父母都是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4携带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b错误;家系甲中-3是苯丙酮酸尿症患者,其可通过减少苯丙氨酸的摄人来减缓症状,c正确;由于两个家系中的个体均不携带对方家系中的致病基因,因此两家系中6号个体婚配,不可能生出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子女,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图1中不同的酶催化的代谢过程及其产物,判断不同的酶缺乏可能导致的疾病,还要能够根据“无中生有”的典型特点等判断遗传系谱图中两种疾病的遗传方式。7.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1条染色体b. 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联会紊乱,故高度不育c. 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配子中有3条染色体d. 丁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基因型可以写成aabb的形式【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条染色体;乙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2条染色体;丙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丁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1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条染色体。【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1条染色体,因此其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联会紊乱,故高度不育,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因此其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配子中有3条染色体,c正确;丁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其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但是其基因型不可能是aabb,因为aabb代表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染色体组的概念,掌握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能够根据同一种形态的染色体的数目判断图示四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以及每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8.下图为某动物的精巢中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乙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甲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c. 乙产生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可能不相同d. 丙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依次为2、2、2【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甲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乙所示细胞中,而甲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b错误;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分离,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可能不相同,c正确;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染色单体,其形成的子细胞也没有染色单体,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规律性变化,能够根据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分离的物质的种类等判断各个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9.日前,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孟德尔显性遗传病及糖基化疾病卵子死亡,表现为某些患者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疾病的致病基因为细胞连接蛋白家族成员panx1存在突变,突变通过影响蛋白糖基化、激活通道、加速atp释放,致表现型出现。这是目前发现的panx家族成员异常的首个离子通道疾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该疾病发病过程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与囊性纤维病类似b. 推测细胞能量供应异常是卵子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c. 科学家研究的患者家系中,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d. 该疾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为女性不孕及试管婴儿反复失败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基因突变的主要特点:普遍性:生物界中普遍存在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低频性:突变频率很低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多害少利性: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详解】a、该疾病发病过程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与囊性纤维病类似,都属于基因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b、推测细胞能量供应异常是卵子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b正确;c、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错误;d、该疾病致病基因的发现,为女性不孕及试管婴儿反复失败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d正确。【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认真阅读题干并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并加以分析可准确作答。10.某二倍体植物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a1的长度较a2短b. 正常情况下a1和a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c. 该变异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d. 该变异只有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会发生【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基因a1中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后形成基因a2,属于基因突变,a1与a2为一对等位基因。【详解】基因的长度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a错误;a1与a2为一对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的,b错误;该变异为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的提前,因此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c正确;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d错误。11.如图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含有基因b、b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将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b. 图中的染色体1、3、5、7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c. 此细胞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细胞质分裂为均等分裂d. 果蝇基因组计划应测定图中8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果蝇的细胞中含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因此该果蝇为雄果蝇;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据图分析,含有基因b、b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将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将形成ab和ab的重组类型的配子,a正确;图中的染色体1、3、5、7为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果蝇为雄果蝇,因此其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c正确;果蝇基因组计划应测定图中5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错误。12.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c. c中碱基对若发生替换,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详解】a、a是基因,基因中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不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b、b、c基因位于一个dna分子上,在遗传时遵循连锁定律,交叉互换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误;c、c中碱基对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c正确;d、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错误。故选c。13.如图示为野生型链孢霉几个基因的表达过程,据图作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图中所示的4种基因向后代传递时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b. 由图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c. 该图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d. 若野生型链孢霉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则一定是基因4发生了突变【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一条染色体上含有4个基因,分别控制了4种不同的酶的合成,而这4种酶分别催化了谷氨酸形成精氨酸的代谢途径中的每一个过程。【详解】图示4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的,b正确;图示没有体现出基因随着染色体的行为而发生某些变化,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c错误;若野生型链孢霉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则发生基因突变的基因可能是基因1或基因2或基因3或基因4,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个基本方式,能够根据图示过程分析染色体、基因、酶、代谢之间的关系,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14.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白化病患者缺乏酪氨酸酶,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b. 同一株水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形不同,体现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 原发性高血压与多对基因表达产物有关,体现基因与基因相互作用控制同一性状d. 抗生素阻止细菌内rna和mrna的结合,体现抗生素可通过影响转录而影响性状【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解】白化病患者缺乏酪氨酸酶,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a正确;同一株水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形不同,说明生物性状受基因控制,同时还受环境影响,b正确;原发性高血压为多基因遗传病,体现了基因与基因相互作用控制同一性状,c正确;抗生素阻止细菌内rna和mrna的结合,体现抗生素可通过影响翻译而影响性状,d错误。15.下面是几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 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 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a. 环丙沙星会抑制a过程,利福平将会抑制b过程b. e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时,遵循at、ua、cg、gc的原则c. 过程d涉及的氨基酸约20种,trna最多有64种d. 除青霉素外,其它抗菌药物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或表达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a表示dna分子的自我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rna分子的自我复制,d表示翻译,e表示逆转录。【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环丙沙星能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进而抑制dna的复制过程,即图中的a过程;利福平能够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进而抑制转录过程,即图中的b过程,a正确;e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即以rna为模板形成dna的过程,因此其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t、ua、cg、gc,b正确;d过程表示翻译,该过程涉及到的氨基酸最多20种,trna最多61种,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环丙沙星、红霉素、利福平分别抑制了dna的复制、翻译、转录,而青霉素抑制了细胞壁的形成,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识记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中心法则及其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箭头两端的物质的种类判断各个字母代表的过程的名称,进而根据题干中不同抗生素的功能和选项内容分析答题。16.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若甲是dna,乙为rna,则此过程以甲为模板,酶为 rna 聚合酶等b. 若甲是dna,乙为dna,则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等c. 若甲是rna,乙为蛋白质,则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d. 若甲是rna,乙为dna,则此过程为转录【答案】d【解析】【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详解】根据图示,若甲是dna,乙为rna,则此过程表示转录,需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a正确;若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表示dna复制,需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b正确;若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c正确;若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逆转录,原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对中心法则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7.真核细胞中的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能指导蛋白a合成的模板mrna降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b. 这种特异性sirna含有a-u碱基对c. 这种特异性sirna会影响蛋白a合成的翻译过程d. 这种特异性sirna会缩短细胞周期,可用于肿瘤治疗【答案】d【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紧扣题干信息“细胞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准确答题。【详解】通过题干信息可知,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促进dna的复制,a正确; sirna是一种双链rna,故含有a-u碱基对,b正确;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能指导蛋白a合成的模板mrna降解,故会影响蛋白a合成的翻译过程,c正确;此种sirna会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使细胞分裂速度减慢,即可能使细胞周期延长,d错误;故选d。18.反密码子、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 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详解】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为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故选b。19.某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如图所示,表示生理过程,、表示结构或物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用某药物抑制过程,该细胞的有氧呼吸将受影响b. 物质上也具有基因,此处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c. 为同一生理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 为同一生理过程,所用密码子的种类和数量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种真菌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示意图,其中为dna的复制过程,为转录过程,为翻译过程,为转录过程,为翻译过程,为核膜,为环状dna分子。【详解】据图可知,细胞核dna上的基因通过转录、翻译形成的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有氧呼吸,因此用某药物抑制(转录)过程,该细胞有氧呼吸将受影响,a正确;物质上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b错误;为dna复制,需要解旋酶与dna聚合酶,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二者不是同一生理过程,需要的酶也不相同,c错误;均为翻译过程,由于翻译的模板mrna不同,所用密码子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密码子的数量也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0.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叙述正确的是a. dna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b. 转录产物rrna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c. 每种trna只能结合一种氨基酸,结合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 分裂期的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基因转录水平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的过程;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dna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分别和各自的母链组合在一起,a错误;转录的产物有trna、mrna、rrna三种,其中mrna经过修饰成熟后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b错误;每种trna只能结合一种氨基酸,但是结合过程中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分裂期的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所以基因转录的水平下降,d正确。21.如图所示为某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肽链若排出到细胞外,则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 为了快速合成肽链,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一条肽链的翻译c. rna聚合酶的主要作用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氢键d. 1个核糖体中可同时容纳2个trna【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发生了原核生物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且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翻译以转录形成的mrna为模板,形成肽链,发生在核糖体。【详解】原核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图示两个核糖体分别与同一条mrna结合,同时进行两条相同肽链的合成,进而加速了肽链合成的速率,b错误;rna聚合酶的主要作用是形成rna中两个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同时还能催化dna解旋,c错误;1个核糖体中可同时容纳2个trna,d正确。22.下列关于科学探究思维和方法的选择,对应错误的是a.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学的两个定律 假说演绎法b.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数学模型建构法c. 观察某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荧光标记法d. 科学家证实 dna 的复制方式 同位素标记法【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生物科学史上的一些科学家的探究思维和方法,本题的科学家的探究思维和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据此答题。【详解】孟德尔根据多年对豌豆等植物性状遗传的研究,通过假说一演绎的方法提出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a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dna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b错误;现代分子生物学采用的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是荧光分子标记法,通过荧光分子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正确;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通过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复制,d正确。23.关于下图dna 分子片段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dna 分子片段共有氢键 14 个b. 该 dna 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 a+c/g+t 的比例上c. 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的dna分子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 7/8d. dna 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dna分子的一个片段,含有2条链,分别被15n、14n标记;两条链上碱基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共含有6个碱基对。【详解】据图分析可知,该片段含有6个碱基对,包括4个a-t对和2个g-c对,因此含有的氢键数=42+23=14个,a正确;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c/g+t 的比例都等于1,因此该比例不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b错误;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的dna分子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比例=1-122+1=7/8,c正确;从过程看,dna 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d正确。24.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膜内陷的位点取决于纺锤体的位置,纺锤体在中间,细胞对称分裂,若偏离中心则不均等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纺锤体在细胞中位置决定细胞分化的方向b. 动物细胞纺锤体形成与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有关c. 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次分裂纺锤体都偏离中心d. 癌细胞的无限增殖过程中没有纺锤体的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纺锤体的位置决定了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有丝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极体分裂形成第二极体时,纺锤体位于中间,c错误;癌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因此有纺锤体的形成,d错误。25.某种鸟为zw型性别决定,羽毛有白羽和粟羽,受1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该鸟有白羽和粟羽2个品系,每个品系均能稳定遗传。将白羽与粟羽两品系杂交,正交时后代为白羽和粟羽,数量相当。反交时后代全为粟羽。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反交的结果表明粟羽对白羽为显性性状b. 正交和反交的结果表明a、a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 参与正交的雌鸟和雄鸟的基因型分别为zaw、zazad. 将反交产生的粟羽鸟互相交配,后代全为粟羽【答案】d【解析】【分析】两个品系均能稳定遗传,说明是纯合子,将两品系杂交,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说明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而不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题意,正交时后代为白羽和粟羽,反交时后代全为粟羽,可知正交的亲本及后代为:zaza(白羽)zaw(粟羽)zaza(粟羽)、zaw(白羽),反交的亲本及后代为:zaza(粟羽)zaw(白羽)zaza(粟羽)、zaw(粟羽),据此分析。【详解】a. 根据题意可知,纯合的白羽和粟羽杂交,反交时后代全为粟羽,说明粟羽对白羽是显性性状,a正确;b. 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表明a、a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是位于z染色体上,b正确;c. 据分析可知,参与正交的雌鸟和雄鸟的基因型为zaw、zaza,c正确;d. 反交亲本及后代为:zaza(粟羽)zaw(白羽)zaza(粟羽)、zaw(粟羽),将反交产生的粟羽鸟继续交配,后代会出现zaw(白羽),d错误。26.如图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以下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 与b. 与c. 与d. 与【答案】b【解析】【分析】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四个精细胞中两两相同,但是题中要考虑交叉互换。【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则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精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图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可能是与或者与,故选b。27.下列选项中,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详解】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是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多样性无关,错误;同源染色体分离不会导致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正确。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故选c。28.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2n=8)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则该细胞a. 含8条染色单体b. 为次级精母细胞c. 含4个染色体组d.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详解】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不含染色单体,a错误;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错误; 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受精卵的叙述错误的是a. 形成受精卵过程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和卵细胞核的融合b.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 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每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答案】b【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详解】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融合,a正确;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b错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生物体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正确;受精卵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且每次分裂时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d正确。30.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所提供的卡片种类和数量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卡片种类磷酸脱氧核糖碱基atcg卡片数量12123342a. 构成的dna片段,最多含有氢键12个b. 最多可构建45种碱基序列的dnac. 最多可构建5种脱氧核苷酸d. 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一分子磷酸相连【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且配对的碱基数目彼此相等,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即共形成5个脱氧核苷酸对。【详解】这些卡片最多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而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构成的双链dna片段最多有12个氢键,a正确;这些卡片可形成3对a-t碱基对,2对c-g碱基对,且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确定,因此可构建的dna种类数少于45种,b错误;表中所给碱基共有四种,只有一种五碳糖,因此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dna中绝大多数脱氧核糖与2分子磷酸相连,只有末端的脱氧核糖与1分子磷酸相连,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表格,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可形成的脱氧核苷酸对数及dna分子数的种类数,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二、非选择题31.完成关于基因的部分探索历程的填空。(1)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_。(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s、s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型,否定了这种说法。(3)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用35s、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_和_,通过搅拌离心后发现32p主要分布在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中。(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研究表明,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_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科学家们发现基因是_。(5)以下是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以上实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经研究发现“红脸人”体内只有adh。则“红脸人”饮酒后会因血液中_含量相对_(填“较低”或“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答案】 (1). 基因在染色体上 (2). s (3). 蛋白质 (4). dna (5). 沉淀物 (6).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7).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 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9). 乙醛 (10). 较高【解析】【分析】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1)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例如: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红蛋白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红细胞呈镰刀状蔗糖多水分保留少b囊性纤维病:cftr基因缺失3个碱基cftr蛋白结构异常功能异常;(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a豌豆粒型:豌豆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插入外来dna序列)不能正常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少皱粒b白化病:酪氨酸酶基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制约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白化病。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1)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利用加热杀死的s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的s型菌全为s,否定了这种说法。(3)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根据dna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可知,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由于dna注入大肠杆菌,通过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存在沉淀物中,因此发现32p 主要分布在沉淀中。(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进而科学家们发现基因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5)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而上图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据图可知,红脸人只有adh,没有aldh,说明“红脸人”饮酒后会因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点睛】易错点:(2)排除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的理由是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有突变产生,则加热杀死的s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的s型菌不可能全为s。(3)熟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思路:选择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观察子代噬菌体是否带有放射性。其中特别注意的是沉淀物中主要含亲代噬菌体的dna,上清液中主要含亲代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32.taf1是编码重要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研究发现其不同的变异类型会发生以智障和发育畸形(如招风耳等)为特征的不同临床症状。在图1所示的m家庭中,致病基因是由突变导致的(-1不携带致病基因);图2表示n家庭中与taf1基因有关的致病机理。(1)据图1判断,m家庭所患的遗传病类型是_。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x连锁显性遗传病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x连锁隐性遗传病(2)m家庭中-1号的基因型是_(t-t),-1与-2再生出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3)据图2判断,n家庭中与taf1基因有关的变异类型属于_。a易位b重复c缺失d倒位(4)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联会异常,n家庭患者减数分裂时畸变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的模式应是_。abcd(5)据题干信息判断,如果一对夫妇想生育孩子,为了降低生出taf1相关疾病患儿的概率,他们可采取的措施包括_。(多选)a遗传咨询b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组安全年度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智能医学研究所招聘工作人员17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度江西各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湖北襄阳市神农架林区审计局招聘投资审计专业技术人员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勤务辅警招聘2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招聘3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天水市武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2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福建南平市山点水园林有限公司招聘及拟进入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绿色通道”引进教师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福建漳州长泰区中医院招聘2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高三运动会课件
- 法语幼儿教学课件1
- 钩针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阳豆门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海上风电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课件
- GB/T 13090-2025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 (2025)学法用法考试题及答案
- 巴以冲突的原因
- 占用道路施工组织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