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1页
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2页
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3页
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4页
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I)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荤菜(hn)镌刻(jun)眺望(tio)崭露头角(zhn)B一泻千里(xi) 拈轻怕重(nin)吮吸(shn)刻尽职守(k)C俶尔(ch)怡然(y)狼藉(j)毳衣(cu)D对峙(ch)岑寂(cn)承载(zi)雾淞(sng)2 .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羚羊木雕和爸爸的花儿落了都采用了插叙手法。B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识破骗子的阴谋诡计。C“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史册。D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建议。3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识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上辈的读书人,大凡从乡野走出去的,都有一点泥土的气味。像张中行、季羡林等大师,在讲着那么深的学问的时候,还能从他们那里隐约地领略到蟋蟀的吟唱和野草的幽香。现在你就是听易中天、于丹、钱文忠讲乡野的故事,多少也能听出城里的水泥丛林和堵车的情绪。A乡土气息是过去很多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作品的特质。B乡野生活对上辈的很多读书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C不是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就不能在他的作品中品味到乡土气息。D现在很多读书人讲的乡野故事中都流露出了种种城市的气息。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B沙洋县城市“亮化工程”已经完成,每到傍晚,沙洋街头华灯初上,灯火阑珊。C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5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D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最后一次讲演(节选)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我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烈的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6 . “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_7 . 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8 . “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什么意思?“光明”指代的是什么?“打破这个黑暗”的意思又是什么?9 .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堵车,是一种城市病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起北京那是首堵,一上路就堵是上海,广州堵得很广泛,成都自然成天堵,重庆更是重复地堵。”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顽疾。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一病症也日益严重。比如,1982年美国全部交通延时7亿小时,到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7亿小时,其中26个市区延时现象几乎增加6.5倍。专家研究发现,在汽车出现之前,甚至是更早的古罗马时代,人类的通勤时间一般维持在1小时左右,这一现象被称作为人类的“洞穴本能”。从生物学含义上说,母亲的子宫很像洞穴。而几十万年前人类又以“穴居”的方式生存,因此人类对类似空间会产生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现代人眼中的家就如同平静、安稳的“洞穴”,“1小时”是人类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到的一种时间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经济学家雅科夫扎卡维也发现,不管是在美国的城市还是非洲的农村,大多数人花在路上的时间基本上也是1个小时左右。不用说,堵车打破了这种平衡. 不但大大延长人们在路上的时间,有时还会耽误很多事情,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甚至因为堵车,很多人办事和思考的方法都会有所改变。造成堵车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比如车辆数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布局的不合理,人们不良的驾车习惯等。但一旦成为城市病,那么身居其中的人们随时都有可能赶上。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许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面对疾病,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情。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就诞生了一系列“堵车产业”。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广播业在濒临式微的时候,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才能施展拳脚。十有八九的车主会将车内广播频道调在交通台上,随时收听哪里堵车了,哪里的道路出了事故;也可以听听电台的音乐和主持人的说笑调侃,以此打发时间。但“堵车产业”不能真正医治好堵车这个病,城市政府的管理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也许有人会说,城市大了,车子多了,堵车增多是自然现象。但这未必就是必然现象。就说日本东京吧,市区人口1300多万,汽车保有量约800万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不到8平方米,然而即使是通勤高峰也鲜见长距离堵车。因为在日本,平日很少有人开车上下班,一是停车场有限且收取昂贵费用,二是日本的公共交通足够便捷。这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呢?10 . 第节画线句在文中具体是指:_。11 . 对上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节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美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B“洞穴本能”就是指人类对洞穴有一种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C从古至今,从城市到乡村,人们的出行时间都维持在1小时左右。D个人自身以及客观环境等复杂的因素都可能是造成堵车的原因。12 . 以下能替换第节加点词语“濒临式微”和“施展拳脚”且不改变文意的一项是( )A面临转折发生变化B面临转折发挥特长C将要衰败发挥特长D将要衰败发生变化13 . 结合文本,判断下列措施中不能很好缓解堵车现象的一项是( )A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B建造更多更便宜的停车场地。C合理控制城市无限扩张的规模。D形成良好而规范的驾车习惯。14 . 有人认为上文可以用“日益严重的堵车现象”为题,你觉得好吗?请简述理由。阅读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5 . 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B总结上文C统领下文D开门见山16 . 失去创造力的原因是( )A经常保持了好奇心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C自我压制D相信灵感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17 . 拥有创造力的人的主要表现是( )A没有渊博的知识B没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C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D留意自己很小的想法或灵感18 . 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比喻论证C因果论证D类比论证三、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9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弗敢加也(2)小信未孚(3)一鼓作气20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1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写鲁庄公的“鄙”是为了反衬曹刿的“远谋”。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句话充分说明鲁庄公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得到民众的支持。C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D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四、情景默写22 . 默写古诗文名句。(1)强国一代要树立像范仲淹一样“_,_”的抱负。(范仲淹岳阳楼记)(2)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中,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干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_,_。(3)送别时,可借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来勉励和安慰朋友。这两句诗是:_,_。(4)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_,_”这两句诗表示慨叹。(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3 .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全诗通过描写三个画面,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请用简明的语言分别概括性写出是哪三个画面。24 . 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六、名著阅读25 . 简答题(1)读完平凡的世界,你觉得主人公孙少平是一个怎样的人?(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书中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七、综合性学习(材料一)办公室需要植物吗?某科学杂志近日报道,英国卡迪夫大学研究人员对英国和荷兰两个大型商务区办公室进行了监控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办公室增加绿色植物之后,员工的心情得到明显改善,三个月内工作效率提高了15%。原来绿色植物可以提高员工注意力,缓解眼睛疲劳。新研究还发现,绿色植物如芦荟、橡皮树等还可以吸附污染物颗粒及灰尘;有些芳香类植物如柠檬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消毒杀菌作用,从而显著改善家居环境的空气质量;虎尾兰、仙人掌、金琥等绿色植物还能吸收电脑、手机等发出的电磁辐射。(材料二)常见植物单位面积吸收甲醛量mg*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