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监测一模试卷_第1页
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监测一模试卷_第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监测一模试卷_第3页
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监测一模试卷_第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监测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监测一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七上澄海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B . 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C . 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D . 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2. (2分) (2017八下钦州港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北宋韩愈的马说、郭沫若的石榴都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B .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体结构是总-分-总。C . 海燕是高尔基早期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运用象征手法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D .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不平凡”既是作者用来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文章的感情线索。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9八上阜阳期末) 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当我像平时一样(mn)步于一道小溪发缘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i)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明。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梭罗瓦尔登湖)(1) 给拼音写汉字或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mn) 步 _(fi) 红_ 凄苦_(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3) 文中“澄明”的意思是_(4) 文中划线的句子修辞是_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2分)4. (2分) (2016八上崇仁期中)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 , 并怡然自乐。树树皆秋色,_。_ , 端居耻圣明。杜甫春望中“_ , _ ,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正所谓“_ , _ , ”只要我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办公楼即使再简陋陈旧,一样是最美的“民心大厦”。(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语句填写)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7七上越秀期末) 阅读下面的名著西游记选段,完成下面的问题。那怪道:“你这厮甚不晓得哩!我这宝杖原来名誉大,本是月里梭罗派。吴刚伐下一枝来,鲁班制造工夫盖。里边一条金趁心,外边万道珠丝玠。名称宝杖善降妖,永镇灵霄能伏怪。只因官拜大将军,五皇赐我随身带。或长或短任吾心,要细要粗凭意态。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养成灵性一神兵,不是人间凡器械。自从遭贬下天门,任意纵横游海外。不当大胆自称夸,天下枪刀难比赛。看你那个锈钉钯,只好锄田与筑菜!根据选段内容填空:“那怪”是_(人名),理由是:_;“你”是_(人名),理由是:_。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6. (16分) (2017七下耒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守桥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的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颗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从屋里冲了出来。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着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了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贯遍了全身。老葛剁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妻子拿来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一头栓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妻子站在桥上,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满脸的担心,说:“慢点,慢点,不要慌!千万不要让洪水把你冲下去了。”老葛没回答,坐在树上,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的最粗的树枝。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走到桥头,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长也来了。跟在村长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长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长把绳子拴在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树枝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长都来到了现场。村长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长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开始了湿润。(1) 阅读文章第段,概括补充“守桥”的情节。开端:老葛看见洪水涌来,一颗大桃树堵在了桥洞口。发展:_;高潮:_;结局:村长和年轻人合力拉开了堵在桥洞口的大桃树。(2) 第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3) 品味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大响,大叫一声:“坏了。”(“轰的一声大响”有什么表达效果?)(4) 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7. (17分) (2019武功模拟)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茶文化”。请你将“茶文化”的“茶”字的笔画顺序写到下面的田字格中。 “茶”的笔画顺序:_。(2) 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材料一: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茶文化与文学艺水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微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材料二: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外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3) 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管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请你根据采访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原因。(4) 如果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的对联。(只填序号) 从来佳茗似佳人日高人渴漫思茶欲把西湖比西子尝尽溪茶与山茗上联:_下联:_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8. (18分) (2018八下永州期中)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节选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注】地著:即土著,指定居在一起。(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具答之_无论魏晋_君安能以有其民哉_(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对一处一分)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4) (甲)(乙)两文中都写到百姓离家逃难,各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结合两文简要说说怎样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八、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9八上天台月考) 下面是汪曾祺写的“家常酒菜”系列中的“拌菠菜”一文片段。请你模仿这篇小短文的语言风格,创作一篇不少于150字左右小短文,介绍你会做的某道“家常酒菜”。 我做的拌菠菜稍为细致。菠菜洗净,去根,在开水锅中焯至八成熟(不可盖锅煮烂),捞出,过凉水,加一点盐,剁成菜泥,挤去菜汁,以手在盘中抟成宝塔状。先碎切香干(北方无香干,可以熏干代),如米粒大,泡好虾米,切姜末、青蒜末。香干末、虾米、姜末、青蒜末,手捏紧,分层堆在菠菜泥上,如宝塔顶。好酱油、香醋、小磨香油及少许味精在小碗中调好。菠菜上桌,将调料轻轻自塔顶淋下。吃时将宝塔推到,诸料拌匀。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9九下许昌模拟) 任选一题作文。(一)有一个地方那儿,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那儿有失落和泪水,也有鲜花和掌声。那儿,我们遇见了美好,学会了坚韧。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年秋天,一群天鹅从遥远的北方飞到天鹅湖的一个小岛上,准备去南方过冬。岛上住着一对老渔夫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取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爱心。终于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