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的条件有立志、学习、惜时,三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其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论语十二章所选内容涉及到了关于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人生修养及治国的道理等方面。C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D狼这篇文章写了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的故事,告诉我们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从而说明对待恶势力,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恶势力必将灭亡的道理。2 . 下列选项中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公/亦以此/自矜C无丝竹之/乱耳D盖/石性坚重3 . 谦辞和敬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A敬辞:令堂、垂爱、高就、舍妹B谦辞:贤弟、家君、小女、鄙人C敬辞:令郎、奉陪、劳驾、赐教D谦辞:家慈、惠顾、愚兄、寒舍二、基础知识综合完成下列题目。4 .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小题。(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笔的“(斜钩)”体现了“劲而险”的特点。(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_)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C如深山至人,硬瘦清寒,而神 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5 . 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甲)_(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对联)上联:诗坛领袖,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_乃历史剧先锋(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轻唤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标点符号修改:_句子修改:_三、字词书写6 . 请给下面的字注音。卿涉孰遂岂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甲)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酒数行,腊涕泣曰:“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暴虐如是,能无愠乎?诸君以为何如?”皆愤愤曰:“惟命!”腊曰:“三十年来,元老旧臣贬死殆尽,当轴者皆龌龊邪佞之徒。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朝廷得报,调习兵食,非半年不可,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此时当已大定,无足虑也。况西北二虏岁币百万,朝廷军国经费十万,多出东南;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于中原。中原不堪,必生内变。二虏闻之,亦将乘机而入。腹背受敌,虽有伊、吕,不能为之谋也。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以宽民力,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皆曰:“善!”遂部署其众千余人,见官吏、公使人皆杀之。民方苦于侵渔,果云集响应。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选自方腊起义)注:行:量词,表示斟酒的遍数。渔:掠夺。轴:权要的地位。龌龊:恶浊,不干净。佞:用巧言奉承人,奸伪。花石:指花石纲,是宋徽宗时运输东南奇花异石船只的编组。尤所弗堪:特别不能令人忍受。调习兵食:调集训练军队和调拨粮饷。虏:对敌人的蔑称,这里指辽、西夏。殆:近于。7 . 解释下列语句中文言词语的意思。(1)徇蕲以东(2)能无愠乎8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民方苦于侵渔9 . 阅读两段文字,说说陈涉与方腊的起义动员有何不同。五、课内阅读10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1)太丘舍去:_(2)元方入门不顾:_(3)不亦说乎:_(4)吾日三省吾身:_阅读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1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过寻阳( )12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3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B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C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必要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D孙权的善于劝学,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14 . 解释下列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