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版_第1页
鄂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版_第2页
鄂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版_第3页
鄂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版_第4页
鄂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包含相同的字,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角:jio 号角 角落 头角 群雄角逐B . 笼:lng 笼子 牢笼 笼屉 烟笼雾锁C . 量:ling 思量 打量 测量 量体裁衣D . 削:xu 剥削 削减 瘦削 日削月割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虐待 禁锢 忍俊不禁 迫不及待B . 蜷伏 煞白 通霄达旦 眈眈相向C . 闲瑕 怅然 妄下断语 怪诞不经D . 怂恿 蹒跚 神采弈弈 恋恋不舍3. (2分) (2019九下夹江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运动会上,各班运动员奋力拼搏,屡创佳绩,赛场上处处弥漫着欢乐的气氛。B . 科学实验需要周密的计划,实验过程也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需要积极的探询。C . 突然,一阵微风拂过平静的湖面,明亮的月光与水中的树影不停地晃动起来,好一幅浮光掠影的画面。D . 在学校举行的古诗词吟诵大会上,李晓华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4. (2分) (2019八上扬州月考)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宝贵 曾经 提高 酒鬼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各不相同。B . 玛丽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C . 载歌载舞 卫星发射 机灵得很 放下包袱 解说: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D .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5. (2分) (2019八上顺德月考) 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语病,其中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 随着生活多元化,使“夜猫子”一族正越来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夜猫子”们在尽情享受夜晚时光的同时,得到的却是健康的透支所付出的。为了熬夜时不饿,他们就需要吃夜宵,夜晚进食不但会使人难以入睡,还会使人隔日早晨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引起过度肥胖。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改善公众睡眠的健康水平。A . 第句中将“使”删除B . 第句在“所付出的”后面添加“代价”C . 第句将“人的健康对于睡眠”改为“睡眠对于人的健康”D . 第句将“改善”改为“增强”6. (2分) (2019八下天台期末)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语“教学相长”“鹏程万里”“无人问津”分别出自礼记孟子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B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里最常使用的手法是赋、比、兴;诗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来强化情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C . 名人传是英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D .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诗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白居易、韩愈,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9九上天河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B . 湖上影子,惟湖心亭一点、长提一痕、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C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水调歌头)D .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E . 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醉翁亭记)F .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月夜忆舍弟)(2)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三年谪宦此栖迟,_。(长沙过贾谊宅)_,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知汝远来应有意,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_,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寂寂江山摇落处,_!(长沙过贾谊宅)因思杜陵梦,_。(商山早行)(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文名句。 诗歌中常有作品表述诗人虽遭贬谪,但志向未变,豪气不减,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_,_”表现了他虽忠而获罪但仍有为国除弊的决心;刘禹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充满哲理意味的诗句“_,_”表达了他虽遭弃置但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8九上惠州开学考) 附加题:名著阅读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1) 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_,次为_,再为音乐家、钢琴家。 (2) 请品析划线句语意及表达效果。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3) 作者在家书中举克利多夫的例子的用意是什么?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9. (10分) (2019宿迁)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5月28日到29日,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部门组成的专家组来到我市,对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复查。在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交流反馈会上,专家组认为,宿迁市真正践行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理念;宿迁河道治理效果显著、工业节水水平高,各项工作均居全省前列。我市最终高分通过本次复查。【材料二】宿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245立方米,约为全国水平的五分之一,需求量多的时候,市民一半的用水量都是来自南水北调的“长江水”。【材料三】2019年世界节水日主题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学校组织同学进入社区宣传,发现仍有少数居民不以为然,认为宿迁水资源丰富,无需节水。(1) 请将材料一改成一句话的新闻。(不超过15个字,标点不占格) (2)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对我市节水工作现状作出评价。 (3) 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同学们在宣传手册上选用了一幅漫画(见下图)。请你简介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9江西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九日五首其一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出了诗人重阳佳节独自饮酒,抱病登台的近况。B . 颔联写出了诗人因为抱病在身不能喝酒,遂无心赏菊的无奈。C . 颈联中“玄猿”和“白雁”等景象,都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色。D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2)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菊花从此不须开”,是诗人对菊花发号施令,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B . 颔联和颈联通过调动视觉,听觉,表现了因为战争而背井离乡的无可奈何。C . 全诗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副他乡落日、黑猿悲啼、故国霜天、白雁南飞的凄清之景。D . 这首诗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体现了杜甫写诗的风格。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 (16分) (2019株洲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 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_不以臣卑鄙_(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 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2. (20分) (2019九上天台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梁衡山东青州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之一。当年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禹贡图上有记。现在人们到青州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顶礼膜拜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余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丸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如同情人的信物,这井成了后人怀念范公的依托。宋人有诗云:“甘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昔日心。”(范仲淹字希文)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左右供欧阳修和富弼,他们都是当年推行庆历新政时的主持。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蔚然秀地灵之气。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可知这祠的久远。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奋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以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周恩来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不是没有文才,是没有时间。皇佑三年(一五一)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岳阳楼记并不在岳阳楼上所作,洞庭湖之大观当时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范公将他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将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然而又顿然一收,总成这句名言,化为彩虹,横跨天际,光照千秋。我在院中徘徊,而对范公、欧阳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如他们这样职位的官员有多少,如他们这样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呢?我想,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同时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是这种进步的忧乐观使范仲淹得到了永恒。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选自梁衡散文集,有删节)(1) 纵观全文,分条归纳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事迹。 (2) 文章第3节为什么要写衡王刻“寿”字的史实? (3) 文章最后一段别有韵味,请简要品析它的妙处。 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长河中又迈入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4) 为什么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声长叹,是一种“大彻大悟”?读了这篇文章后,除了要学习范仲淹的忧乐观以外,你认为还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13. (20分) (2019永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杨绛先生回家记(节选)2014年9月,杨先生将家中所藏的珍贵文物字画,还有钱锺书先生密密麻麻批注了的那本韦氏大词典,全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移交时,周晓红和我在场,杨先生指着起居室里挂着的字画条幅,笑说:“这几幅虽然已登记在捐赠清单上,先留在这儿挂挂,等我去世以后再拿走,怎么样?免得四壁空荡荡的,不习惯也不好看。”遗嘱已经公证,书籍、手稿等重要物品的归属,也都做了交代。所收受的贵重的生日礼物,杨先生要我们在她身后归还送礼的人。其他许多物件,一一贴上她亲笔所书送还谁谁谁的小条。为保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她亲手毁了写了多年的日记,毁了许多友人的来信,仅留下“实在舍不得下手”的极少部分。杨先生分送各种旧物给至亲及好友留念。有文房四宝、书籍墨宝,也有小古玩器物等。我得到的是一本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28年版的英诗荟萃,杨先生在此书的最后一页写道:“学昭妹存览 绛姐赠”。我惊诧于杨先生的神奇:我从未跟她提及我喜读中英旧诗,她竟对我与她有此同好了然于心。我深知这本小书有多珍贵,它曾为先生全家的“最爱”,原已传给钱媛,钱媛去世后,杨先生一直把它放在枕边,夜不成寐时就打开来翻阅,思绪萦怀,伴她入梦。许多页面,留有她勾勾画画的痕迹。我得到的另一件珍贵赠物,是一叠杨先生抄录于风狂雨骤的丙午、丁未年(1966,1967年)的唐诗宋词,都是些她最喜欢的诗词。第一页上赫然写着:“文革时抄此,入厕所偷读。”杨绛先生表面看似理性、清冷,其实她是很多情的。她一向把读者当成朋友,把理解她作品的读者视为知己。她存有许多对她作品反应的剪报。她拆阅每一封读者来信,重视他们的批评建议。她对中学语文教师对她作品的分析,发出会心的微笑。孩子们听说她跌了跤,便寄来膏药,让她贴。许多自称“铁粉”的孩子,是由教科书里的老王开始阅读杨绛作品的。有个小青年因为喜爱杨先生的作品,每年2月4日,都给她送来一大捧花;后来他出国留学去了,还嘱托他的同学好友代他继续送花,被杨先生戏称为她的“小情人”。前些年,她还常与读者通信。鼓励失恋的小伙振作,告诉他:爱,可以重来。她劝说一个癌症患者切勿轻生,要坚强面对。告诉他忧患孕育智慧,病病也可磨炼人格。她给人汇款寄物,周济陷于困境的读者而不署名。2016年的春节杨先生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大年初一,我去协和医院探视,跟先生聊聊家常。未了杨先生又交代几件后事。我心悲痛,不免戚戚;杨先生却幽幽地说,她走人,那是回家。(文:吴学昭,有改动)(1) 阅读选文段,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捐赠家中珍藏_与读者的故事(2) 批注是一种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