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第四课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学习目标】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怎样的?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及其方法论是什么?3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课前预习案】(一)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什么?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对立统一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二)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1、对立(区别):(1)含义不同(2)特点不同:运动是怎样的?静止是怎样的?2、运动与静止统一(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反对夸大绝对运动不可知论;反对夸大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诡辩论,最终陷入唯心主义。(三)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什么?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及其方法论)内容(1) 规律的客观性是什么(2)规律的普遍性是什么方法论要求:2个(1)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受到惩罚。+材料分析(2)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材料分析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的原理要求;内容: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材料分析;又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材料分析反对: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机械唯物主义。本课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辨析】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2、规律对人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规律有好坏之分。【合作探究:辨析】:1、只要实事求是,办事情一定能成功。2、“制天命而用之”“女娲补天”说明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课堂探究:简答】:简答: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课堂有效练习】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1.(2020重庆卷).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2.(2020江苏卷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20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3、(2020海南卷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4、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5、(03年全国)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6、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深度撞击”号经过170多天的飞行,成功地在距地球1亿多千米外准确命中坦普尔1号彗星内核。“深度撞击”被比喻为“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撞击的成功,表明( )A.客观规律是可以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C.人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7、水利专家说,治理淮河的思路逐步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也就是试图完全消除洪水灾害,转变为承认洪水的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设施,力争将洪水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结合材料中淮河领域洪水“管理”的实践,谈谈如何理解“治水要按规律办事”。【课后拓展案】1我国中央气象台和各地方气象台站组成一套严密的气候监测体系,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不可或缺。这表明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人们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 B C D2、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A、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B、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3、我国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上草”的“枯荣”表明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 B、规律性 C、可知性 D、运动5、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A、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不变B、事物处于不变化的状态C、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运动过程中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6、“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 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 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7、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的哲学含义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8、“宋人有看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也!余助苗长也!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也。”此典故的哲学寓意是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9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材料二:2020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给震区民众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说明我们应怎样理智看待自然灾害,做好预警自救工作?10辨析:.规律是客观的,是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的,因而是不变的。哲学第四课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堂练习答案1 C2D 3D4A 5D 6A7、答案:(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洪水有其特有的规律,治水要尊重洪水本身的特性。(2)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治水思路的转变说明人们对洪水规律认识的深化,并逐步纠正不合规律的思路和做法,按规律办事,使洪水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课后拓展答案1C 2B 3B 4 D 5C 6D 7A 8A9(1)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此我们要理智、冷静对待。(2分)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又是可以认识的,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能力,做好预警自救工作,把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2分)10、(1)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这是正确的。 (2)但不能由此得出规律是不变的结论。因为规律是由客观事物的性质所决定,并与一定的条件联系着。只要事物的性质没有变化和条件存在,就存在并起作用;如果事物的性质变化了与之相联系的条件不存在了,规律就不存在了。 (3)不同的物质形态,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规律。因此,我们应充分注意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按变化着的客观规律办事。哲学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学案课堂练习:1-6DABBCD7(1)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因此,认为自然界具有物质性的观点是正确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