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_第1页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_第2页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_第3页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_第4页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有关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B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D.人类的活动打破了碳一氧平衡导致了温室效应2 . 炒马铃薯前,将切好的细丝放在盛有清水的碗中过了一会后,碗里出现的现象是( )A碗里的水增多了,马铃薯变软了B碗里的水增多了,马铃薯变硬了C碗里的水减少了,马铃薯变软了D碗里的水减少了,马铃薯变硬了3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导管存在于木质部,主要用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B筛管存在于韧皮部,主要用于运输有机物C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D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无机盐通过筛管运输4 . 下列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是( )A松树B高梁C桃树D柳树5 . 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密不可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生长能使细胞的体积增大B细胞分化能形成不同的组织C细胞分裂能使细胞的数量增多D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改变6 . 下列有关生物圈和栖息地的说法,你不认可的是( )A生物圈的厚度约为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B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C生物圈包括全部大气圈、岩石圈和部分水圈D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7 . 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 )A沃森和克里克B达尔文C施莱登和施旺D林奈8 . 下列哪项不是绿色植物生活所必需的条件( )A水B阳光C土壤D无机盐9 . 根据你具有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偶然碰到钉子后,感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产生感觉的功能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C呆小症、贫血、侏儒症都是人体激素分泌异常产生的疾病D玉米种子和花生种子的子叶数目和功能相同10 . 许多农户把干红辣椒和玉米棒子等挂在屋檐下,一般来说他们不会发芽,原因是( )A空气不足B温度较高C缺乏水分D缺乏营养物质11 . 下列关于种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种子的大小形态差异很大,因此基本结构也有很大差异B各种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都贮藏在胚乳里,胚乳中富含淀粉等物质C种皮不是胚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胚的各部分D萌发的种子一定具有完整的胚,因此结构完好的种子都能萌发12 . 如果切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狗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能:( )A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B提高血糖浓度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抑制新陈代谢13 .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B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左右C生物圈仅有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组成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14 . 下列关于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萌发需要适应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B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水量是不同的C对于繁殖后代来说,雄蕊没有雌蕊重要D桃的果实是子房发育来的,子房中的胚珠发育为种子15 .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B呼吸作用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过程C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进行光合作用D进行光合作用时,一定进行呼吸作用16 . 用糖拌西红柿,不久会有许多汁液流出,其原因是外界溶液的浓度( )(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其状态如图( )所示A小于乙B大于甲C小于甲D大于乙17 . 冬季,菜农将菜豆的种子播种到蔬菜大棚里下列哪项不是其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A土壤的肥沃程度B经常中耕松土C适时适量地浇水D控制温度适宜18 . 下列植物能形成果实的是( )A银杏B黄山松C白菜D葫芦藓19 . 如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子房B传粉和受精过程中,花粉管依次经过柱头、花柱、子房、胚珠C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内有卵细胞D这朵花正在进行异花传粉20 .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清水、碘液B清水、酒精C生理盐水、碘液D生理盐水、酒精21 . 在植物叶片细胞中,能把太阳的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质B细胞核C线粒体D叶绿体22 . 动、植物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人体组成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组织细胞器官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23 .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组成胚的结构是( )A胚芽、胚轴、胚根、子叶B胚芽、胚轴、胚根、胚乳C种皮、胚轴、胚根、胚乳D种皮、胚轴、胚根、子叶24 . 在下列条件下,播种在土壤里的种子,可能萌发的是( )A种子的种皮和胚乳受到少许损伤B种子处于休眠状态C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不适宜D土壤板结而缺乏空气25 . 有不法分子盗剥杜仲树皮,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有输送有机养料的( )A木质部B成熟区C伸长区D韧皮部二、填空题26 . 如下图一示显微镜,图二示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二中a过程,首先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是_,丙的形成是_的结果。(2)大豆种子早春播种覆盖地膜的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_,戊的果荚如果有10粒种子,则受精过程至少需要_个精子。(3)花的颜色往往是花瓣的颜色,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_中。27 . 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物镜有10和40,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物体,放大倍数最低是_,最高是_。28 . 种庄稼要施肥,养花种草也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_。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_。29 . 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等等。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小麦与蚜虫之间是_关系。30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现象;“一猪生九子,与母十个样”属于现象。31 .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三、综合题32 . 下图是大豆发育不同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合称为_,将来可以发育成新的 _。(2)由 A 中的_发育而成,主要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3)E 是由花的_发育而来, D、E 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_。33 . 冬天,我们也能吃到如西红柿、黄瓜、豆角等新鲜的夏季蔬菜,这是菜农们利用温室栽培的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产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光合作用,降低温度可使呼吸作用,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CO2浓度也大大增加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有机物的结果(3)学生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中,叶片见光的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说明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被黑纸遮住的部分没有变蓝,说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34 . 豆制品因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图中新植物体的幼体是胚,它是由_(填数字序号)构成的;(2)C中把土壤中的水分运输到根、茎、叶的结构是_,该植株的主根不断伸长,主要是依靠根尖_区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分化的结果(3)E是由D中的_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经过重要的生理过程是_D的主要成分是_;(4)大豆体细胞中有20对染色体,在大豆幼苗生长的过程中,随着细胞数量的逐渐增加,每个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_35 . 如图甲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图乙叶片结构图,图丙是该小组绘制的玻璃钟罩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完全培养液内,除了有充足的水分之外,还应该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_。一定时间后会发现玻璃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出现,这主要是通过植物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