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选考33题仿真2019 Ⅰ Ⅱ Ⅲ卷高考模拟演练_第1页
第3部分 选考33题仿真2019 Ⅰ Ⅱ Ⅲ卷高考模拟演练_第2页
第3部分 选考33题仿真2019 Ⅰ Ⅱ Ⅲ卷高考模拟演练_第3页
第3部分 选考33题仿真2019 Ⅰ Ⅱ Ⅲ卷高考模拟演练_第4页
第3部分 选考33题仿真2019 Ⅰ Ⅱ Ⅲ卷高考模拟演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第一、二、三卷高考模拟试题精选33道模拟试题通讯员学生书籍P1851.(1) (2019山西吕梁模拟)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过ab、bc、ca三个过程回到原始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是正确的()A.过程ab中的气体必须吸收热量B.工艺bc中的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在这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释放的热量在d.a、b和c三种状态中,a状态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在E、B和C两种状态下,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容器壁上气体分子碰撞的次数是不同的。(2)冬天,当温度为0时,用气泵给自行车轮胎充气。自行车轮胎的体积为2103立方厘米,内部有压力为P0=1大气压的空气。气泵给轮胎充气,每次压力P0=1大气压。众所周知,在1个标准大气压(1个大气压)和0下,1摩尔空气的体积为Vmol=22.4升,Avon Gadereau常数为NA=61023摩尔-1,与充气过程中轮胎体积和温度的变化无关。给轮胎充气10次后:轮胎中气体的压力;轮胎中空气分子的数量(保持两位有效数字)。分析(1)在ab过程中,当体积不变时,W=0,但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增加,即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必须吸热,所以A是正确的;在bc过程中,如果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即U=0,但如果体积增大,气体确实对外做功,W0,当热力学第一定律U=Wq,Q0时,气体吸热,那么B是错误的;在过程ca中,温度降低,即U0,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 q,气体释放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功,所以C是错误的;在状态A、B和C中,状态A的温度最低,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D是正确的。B和C两种状态的温度是相同的,分子的平均动能也是相同的。然而,在C状态下大分子的密度很小,并且每单位时间内每单位面积的内部容器壁的气体分子碰撞的数量很小,因此E是正确的。(2) (I)充气10次后,轮胎在1标准大气压和0下的气体体积为V1=V+10V0=4103 cm3膨胀过程遵循等温变化。根据波义耳定律,有p0V1=pVP=2 atm()V1=V+10V0=4103 cm3=4 L轮胎中空气分子的数量是n=NA解是n1.11023答案(1) ade (2) (I) 2atm (ii) 1.110232.(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T1和T2温度下经历等温变化。相应的两条等温线如图所示。图形上对应于T2的两点A和B代表气体的两种状态,然后()A.T1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T2时的平均动能在b.a到b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在c.a到b的过程中,气体从外部吸收热量。在d a到b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在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在e.a到b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起作用。(2)(2019福建南平适应性试验)如图所示,相同结构的保温筒甲和导热筒乙均固定在地面上,相同横截面积的保温活塞甲和保温活塞乙由水平刚性细杆连接,保温活塞甲和保温活塞乙与两筒之间无摩擦。一定量的气体装在两个圆筒里。开始时,活塞是静止的,活塞和每个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气缸B中的气体压力等于大气压力P0=1.0105帕,气缸A中的气体温度Ta=300K,并且环境温度被设置为保持恒定。现在气缸A中的气体被电热丝慢慢加热。停止加热达到稳定状态后,气缸B中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处于启动状态。查找:(I)乙缸气体的压力;(ii)气瓶气体的温度。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体积相同时,有p1p2。根据=,T1T2,所以A是正确的;对于理想气体,其内能仅由温度决定。从A到B的过程是等温的,所以气体的温度和内能不变,所以B是错误的。在从A到B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增加,当它在外部工作时,内能不变。它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出的:U=W q。气体必须从外部吸收热量,所以C是正确的,E是错误的。在从A到B的过程中,如果气体温度不变,分子运动的强度不会改变,而气体体积增加,分子密度降低,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的壁上碰撞的次数减少,所以D是正确的。(2) (I)对于气瓶b中的气体,波义耳定律p0V=pBV铅=1.25105帕(ii)加热前,气缸A中的气压等于气缸B中的气压P0=1.0105帕因为活塞是通过刚性细棒连接的,所以加热后pa=Pb (3)是稳定的VA=V根据气体状态方程=Ta=450k由联立方程 求得。答案(1)自动呼叫分配器(2)(一)1.25105帕(二)450千3.(1)“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实验步骤如下:(1)用体积V1向纯油酸中加入乙醇,直至油酸乙醇溶液的总体积为V2;(2)用注射器吸取溶液,逐滴滴入小量筒中,滴n滴时体积为v0;(3)将2厘米深的水倒入边长30-40厘米的浅盘中;(4)用注射器将上述溶液滴到水面上,待油酸膜形状稳定后,将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板上,在玻璃板上画出油酸膜的轮廓;(5)将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有许多边长为A的小方块的坐标纸上,读出轮廓范围内的方块总数为N上述过程中省略的步骤是_ _ _ _ _ _;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为d=_ _ _ _ _ _ _。(2)如图所示,厚度均匀、长度L=72厘米的细玻璃管AB垂直放置,开口朝上。玻璃管中有一个长度为H=24厘米的水银柱,长度为X0=24厘米的空气柱在其下端封闭。系统温度恒定,外部大气压力恒定,P0=76厘米汞柱。现在慢慢将玻璃管倒置。如果空气可以被认为是理想气体,那么在倒置后,找出水银柱相对于B端的移动距离。分析(1)在步骤(3)中,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涂抹在水面上;油酸的分子直径为d=,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油膜面积为s=Na2。同步解是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