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新人教版 时间:第10周 时长: 60分钟本试卷分I卷(单项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写在试卷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卷。第I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关于哲学的产生、正确的观点有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哲学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A、B、C、D、2、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要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A、B、C、D、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D、夸大意识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4、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广告:“移动用户编辑短信到,联通用户编辑短信到,小灵通用户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及今生命运”这种广告A、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 B、是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认为世界本质是物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5、“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是一个A、唯心主义命题 B、乐观主义命题C、悲观主义命题 D、唯物主义命题6、“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征是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8、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和具体科学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具体科学对哲学有反作用9.哲学的基本问题为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10.“心外无物”和“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分别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世界是否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意识对物质是否具有反作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 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 、 、12、“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1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句话说的是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无限的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扩展、在加深C、人们的意识总是能正确地反映一切客观事物D、人们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是由于人们得出了对客观事物相同的反映14、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谈到自己的治学经验时,强调“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其中“法”指A物质的客观性 B意识的能动性C事物的规律性 D实践的历史性15、“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一谚语包含的哲理是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B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C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体现的道理是A、世界观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是否正确B、思维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是否正确C、一个人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他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D、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会不同17、掩耳盗铃的行为,否认了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不可分的C、物质现象的可知性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18、列子天瑞记述了“杞人忧天”的故事,这个杞人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世界是物质的 B、否认了物质世界是运动的C、否认了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了物质世界运动的绝对性19、培根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这就是说A、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发展 D、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20、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他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B、并非所有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C、艺术创作只凭主观虚构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近几年来,太湖流域因片面强调发展生产,肆排放污水,造成太湖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太湖无锡流域突然大面积蓝藻暴发,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据此回答第2425题。21、从哲学上看,上述做法错误的根源在于A、利用自然过于充分 B、没有对自然物进行彻底改造C、没有充分认识到自然界的客观性D、没有认识到自然界先于人与人的意识而存在22、要纠正地方轻环境污染治理、重GDP追逐的偏向,必须教育地方官员树立“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表明A、意识具有反作用 B、人的意识具有差异性C、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3、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A、B、C、D、24、中国古代的哲学大师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教导人们“师法自然”,即以自然为师。这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人对自然无能为力,只能做自然的奴隶、人应该成为自然的朋友、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界、人类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应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和基础25、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决定;30年后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这两次做法、都是国家领导人的意志的体现、都是由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都是由农民的意愿决定的、都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2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27、金融危机、大小非、粮食危机、5.12、山寨版、奥运经济、房地产救市、4万亿、抱团事件、免检事件、三鹿奶粉等热门关键词频繁出现载网络搜素引擎中。这些关键词内涵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的某种认识。从哲学上看这都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的产物、对事物的抽象思维 、对事物的具体感觉28、“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对列宁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规律与联系是没有差别的规律与联系的差别在于是否具有客观性规律是一种联系,但联系未必是规律规律是指本质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联系、 、 、 、29、道山晴雨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长相很丑的人叫画家给他画像,嫌画得不好,让画家改了几次,最后还是说他画丑了。从哲学上看,故事中的丑人一再让画家把自己画漂亮一点,这种想法A是正确的,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B是错误的,因为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C是正确的,因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是错误的,因为主观对客观不会产生任何作用30、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C.人的思维的变化和发展 D.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第I卷答题区 60分)题号12345678910第I卷总分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II卷 40分)题号313233第II卷总分得分总成绩第II卷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区。31. (12分)甲同学说:“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所以,没有必要在哲学上浪费时间。”乙同学说:“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不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试分析评论上述两位同学对哲学的看法。32.(15分)万卡特拉曼一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一施泰茨和阿达一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工作,是根据DNA所含有的各种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如果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么细茵就无法存活。在医学上,目前许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但出现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新问题,进一步了解核糖体,有助于研制出疗效更好的抗生素。3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使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方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许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如今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帮助直接了挽救了生命及减少人类的痛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